如何“降服”家里的淘气包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如何“降服”家里的淘气包

如何“降服”家里的淘气包

2015-11-05

【导读】宝宝淘气,家长一定会觉得十分头疼,但是打骂不是好办法,放任自流也不是好主意,你知道正确的“降服”方法吗?

孩子淘气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因为淘气不淘气不是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其实,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建立在探索欲望上的行动,并不是被制止了之后就能够马上停止的。其实,在大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东西,对宝宝来说都是新奇的,他想一个一个地弄清楚。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就是一种求知欲,它是创造生活的原动力,为此,淘气的孩子应该说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孩子。若家长能加以适当的引导,不但能让他们渐渐不再恶作剧,还可以使他们出类拔萃。

淘气包的利和弊

利:

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仅不应阻止,而且还应很好地爱护它、培养它。淘气的孩子总是不满足于简单的答案,喜欢刨根问底,爱挑刺,这实际上是一种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这是发明创造最需要的一种思维。淘气的孩子胆子大、敢闯、敢干,接触面广,这对扩大知识面,发展个性都有好处。未来社会需要思维独特、有个性的人才,应该给孩子一点淘气度,千万别把他们束缚得死死的。

父母一般都比较喜欢听话的孩子,对淘气的孩子常感到头痛。其实对孩子来说,淘气并不是一件坏事。发明家爱迪生年幼时,看到母鸡孵小鸡,于是也用自己的肚子去孵小鸡,这种看起来很淘气的行为,正是爱迪生探索求知精神的体现。有的孩子看到闹钟会报时,就试图拆开来看;看到父亲刮胡子,也想跟着试一试……如果父母们采取训斥、限制等粗暴态度去阻止孩子,那么孩子的求知欲就会受到压抑,由此,孩子可能变得小心翼翼,缩手缩脚,甚至造成消极的性格。淘气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他们长大后,在社会上的成就可能远远超过处处听话的孩子。

弊:

淘气的宝宝在3岁时已经爱玩爱闹,精力旺盛,过分淘气会使“人见人嫌”,因为常常会危害到他人的利益,而且,家长放任不管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降服”淘气包

提供安全的空间

孩子的淘气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当孩子通过淘气使探索欲望得到满足后,便不会继续做了,所以,父母不要过多斥责孩子,而要让他按着这个过程发展。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要做的是防范淘气带来的危害,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孩子避开那些有危险的活动,把可能有危险或不宜摆弄的东西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将刀、剪、热水瓶、药品等物放在小儿不容易触摸到的地方,把容易引起麻烦的东西锁起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基础上,尽量让宝宝在动手过程中学习观察和思考,发展他的认知能力。

让孩子自我锻炼

一个安全又可以让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父母设置绝对安全的环境,那么孩子长大后将缺乏预防伤害的意识和能力。在家庭中接受过度保护的幼儿,在心理上往往表现为胆怯、怀疑甚至恐惧,这种心理影响对日后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家长应当把安全保护作为一种体验教育来对待,让幼儿面对较为复杂的环境,依靠自我保护能力创建安全的空间。这种自我保护能力是一种“童子功”,若从小开始培养,那么你的孩子将来会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我们不能指望世界上没有陷阱,但我们可以教孩子跨过陷阱。

用事实教育孩子

对于有危险的事情,可给予适当的负面刺激,如当小儿不知深浅去动热水瓶时,家长可溅一点点热水在他手上,给他一些感性认识,或用略加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告诫宝宝。有了切肤之痛之后,宝宝自己就会收敛一些的。

所以,只要是没有什么危险,应尽可能地对孩子的活动少加限制,容许孩子淘气,等待他自己从淘气中“毕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孩子淘气的天性得到尽兴的发挥。即使是淘气地玩耍,对培养孩子的自发性和意志也都是很重要的。

当然,太淘气也不行,也不利于孩子成长,我们提倡的是给孩子一点淘气度,而不是放任自流。对太淘气的孩子还是要给以引导,把他们的精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去,决不能让他们变得无法无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与“如何“降服”家里的淘气包”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如何“降服”家里的淘气包”还看
猜你喜欢
爱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五岁孩子要iPad嫌妈穷
"隐性单亲家庭"伤宝宝
好胜宝贝也能输得起!
父母,怎么让孩子读懂你?
超级爸爸是这样炼成的
美国"虎妈"教育方式大转弯
孩子在不同年龄的心理变化
表扬BB需掌握四大技巧
这些孩子是不能打的
关爱百万农村留守儿童纪实
咋判断幼儿是否有自卑心理
从小缺乏母爱BB很可怜
教育孩子要避免的7个禁语
爸爸独特的6个育儿妙招
儿童教育怎样去规划和规定
浪费时间对孩子有益?
宝宝爱打人应该怎么教育?
"另类虎妈"造就华裔"神童"
亲子互动开心游玩小宝典
老人带孩子究竟哪儿不好
不愿上学或是分离性焦虑
管理压岁钱培养BB财商
宝宝节后怎样恢复精神状态
毁掉孩子一生的N种烂教育
保姆带大的孩子心理问题多
"在家上学"是富人的传奇?
单亲家庭教育小心3个误区
五误区让宝宝"爱放弃"
怎样面对BB圈里的攀比现象
妈妈误区让儿子变懦弱
春节后让闹宝宝变回乖宝宝
爸爸越参与育儿宝宝越聪明
合作意识能“玩”出来
让孩子面对一致的态度
母体环境可改变BB性格
单亲家庭的5大早教策略
2岁前满足孩子对亲人依恋
单亲妈加班让儿能多吃粽子
孩子被"欺负"之后怎么办?
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
宝宝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
头等大事:请个好保姆
10种宝宝必学的生活技能
学会巧妙调教省去早教费
老人带孩子溺爱也是害
误用奖赏教育惯坏孩子
信任宝宝才能有效沟通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