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忽视”是一种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故意忽视”是一种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

“故意忽视”是一种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

2015-11-05

“故意忽视”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可避免家长由于无意中所给予的注意,而加重了孩子的印象,间接地助长了孩子的不良行为。“故意忽视”方式对于减少学前儿童任性的行为尤其有效。孩子无理取闹时,若是加以责备或给予注意,反而可能在无意中奖励了不良行为。假如孩子发脾气时,你可采用故意忽视来纠正这种行为。此时,如果孩子是在安全的地方,那么你可以离开直到他的脾气发完为止,或者你转过身,假装做其他事情。当他的不良行为终止时,再给予他充分的关注。切记一定不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妥协而给予任何形式的奖励。

“故意忽视”的要点是:

(1)转移对孩子的所有注意力;

(2)拒绝争辩、责备或交谈;

(3)将头转开并避免目光接触;

(4)不要表现出生气的样子;

(5)假装专注于其他事情或离开房间;

(6)保证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得不到任何形式的奖励;

(7)当孩子的不良行为终止时,给予极大的关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与““故意忽视”是一种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故意忽视”是一种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还看
宝贝养成饮食好习惯13招
宝宝拥有好习惯将一生受益
不要无意伤害孩子对你的依恋
宝宝的情绪,父母该如何管理
2岁以下宝宝看电视有害无益?
猜你喜欢
对付宝宝哭闹以“静”制动
解决宝宝不爱吃饭的法宝
容易宠坏孩子的行为与坏习惯
警惕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
父亲暴躁会让新生儿常哭闹
美国家长这样培养孩子幽默感
怎样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
宝宝自控力小课堂
宝宝总是把书倒着看要紧吗
6大妙招改善宝宝赖床毛病
给宝宝一个机会去失败
8习惯影响BB智力发展
如何纠正宝宝的奢侈浪费习惯
孩子咬人的心理情绪问题
分阶段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小招数
听到孩子说脏话该怎么办?
延时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关于宝宝睡眠7种错误说法
适合宝宝社交和人格发育游戏
孩子咬指甲家长大意不得
为何宝宝总要大人抱着睡觉?
正确应对孩子五种无理行为
宝宝如厕训练要选准时机
扼杀孩子创造力的14种言行
宝宝玩小鸡鸡:行为解析+行为策
爱捣乱是宝宝好奇心的表现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
家长溺爱孩子十类可怕后果
警惕家庭战火“烧”了孩子
如何分辨孩子在说谎还是想象
如何应对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妈妈注意!宝宝会是你的翻版
小宝宝的忍耐力要怎样培养
怎样让宝宝快速识别色彩
用“60秒”纠正宝宝坏习惯
应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培养宝宝的好习惯方法问与答
解决宝宝入睡的“四大难”
家长的不良行为“示范”影响孩子
孩子的脸型与性格的关系
儿子为何爱搞破坏
宝宝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怎样了解宝宝的听力
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需警惕
理性对待宝宝的“坏”习惯
宝宝不理你时,你该怎么办?
孩子的破坏行为是有理由的
宝宝“人之初,本自私”?
家长千万不能放纵的几件事
宝宝视力下降竟是手机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