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儿童在行为表现上有哪些特征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害羞儿童在行为表现上有哪些特征

害羞儿童在行为表现上有哪些特征

2015-11-05

人类--尤其是孩童,在面对新情境和陌生人时,往往会显得腼腆、容易受惊、胆怯、犹豫或过分沉默默,可能就是一般所谓的害羞。就心理学观点而言,它是属于我们人类的一种自卫策略。就发展观点来看,它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行为特?。为此,不难了解:害羞在儿童行为中是极为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

害羞这种行为,在西方有些哲学家、艺术家把它视为一种美德;而在我国社会中也流传“沉默是金”、“孩子有耳无嘴”、“听话就是乖”等观念,因此一般人不把它视为问题,甚至相反地以为那是一种良好行为,以致比起其他行为问题就较为人忽略。

事实不然,如果一个孩童的害羞行为与生活紧密不?的话,就会造成最少的社会接触。不但减少获得他人激动增强的机会,而且也失去与人建立关系的可能,渐渐地,不敢再奢望认识朋友,日子变得孤独与痛苦,更可惜的是无法让孩童表现出真正自我,对人格发展及学业成就影响甚大。

害羞学童对其沉默寡言,不善表现的行为反应,并非不想去改善,而是不知从何着手、或应如何做。结果,只好利用眼耳去拉近他与同学、朋友的距离,希望使自己不要感到完全被孤立。换言之,在精神上,不是与人隔绝,但在个体与他人间,无形中却保持距离。因此,如何了解这类小孩并进一步提供辅导途径是有必要的。

害羞儿童在行为表现上有下列几项特征:

一、生理症状

面红耳赤,脉搏增快、心脏碰碰急跳、出汗。

二、无理性的恐惧

恐惧别人负面评价,恐惧无法面对社会情境,恐惧被人拒绝,以及恐惧亲密等等。

三、过分敏感

害羞是使人偏于极端地关心别人对其看法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逃避人与情境,以免受到任何潜在批评,同时亦会保持低侧面的行为反应,不敢抬头、挺胸地面对他人,以避免引起注意。

四、过分专注自己

典型害羞者,一向很顾虑自己,处处放不开,很难专注在任何工作上。最极端的是:不能接受游戏、跳舞、比赛或任何社会活动上的欢愉。这种人无论参与、抑或旁观,通常都过于担忧别人对他的印象。

五、自我价值感低

害羞孩子最大特征是自我价值感很低,常感自卑,也就是说害羞孩子往往缺乏自尊。当他有失败情形时,就会担心得不到父母、师长的关爱和接纳,而自贬自责。这不但阻碍他能力的发挥,也影响身心健康。

六、特殊表现

害羞孩童会有些特殊的表现:犹豫、寡欢、独立性差、被动、退缩、容易忧伤、没有领导能力;爱脸红、说话结结巴巴、咬指甲;不敢正眼对人、较不友善、尽量单独活动、活动量少、易有无目的闲逛等表现。

七、缺乏社交技巧

害羞孩童无法显现引人注意,适当插嘴、及时恭维等适宜的社会行为。

造成孩子害羞的原因有:

一.身心因素

1.遗传

有些小孩从出生以后,就显得比别人害羞一些,这类孩童在小时候即很容易恐惧而且被抑制,这可能与遗传有关。但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间接的、非决定性的因素。

2.身体残障

若孩童在身体方面有残障或缺陷,往往容易造成小孩害羞。例如:在外表明显与众不同,或器官上有了障碍(如听觉、视觉),通常会使这类小孩变得敏感和容易害羞。

3.缺乏安全感

孩童若缺乏安全感,必然会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和信赖。因此有关社交活动的参与,对他们而言,都是相当恐怖的事,结果导致自己孤立。更由于对社交活动的害怕,失去练习社交技巧的机会,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愈来愈缺乏别人的正向回馈,变得愈来愈害羞。

二、家庭因素

1.过度处罚

任何过度处罚都可能造成孩子害羞。尤其是公开申斥与羞辱,等于将孩子推上害羞的不归路。

2.不当偏见

偏见会造成害羞。因为家中的偏见是在告诉孩子,即使是他们所爱的人也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对别人做负面评估。结果使孩子误认为世界是一个由别人来评判他们的场所,因而变得更敏感、甚至恐惧评判他们的人。

3.父母示范

父母本身就很害羞、沉默,则子女也会有害羞和沉默的倾向,尤其是在遗传或体质方面已经有害羞倾向,而又生活在实际害羞环境中时,更容易使小孩变得很害羞。父母本身的社交方面接触缺乏,在无形中又剥夺和限制小孩与别人接触的机会

4.孕母身心压力

有些心理学者从母亲身心压力的观点来探讨它与儿童害羞成因的关系,结果发现有些非常胆小的婴儿,是因为怀孕期中受到母亲身体上与心理上的压力所造成。

预防孩童害羞的方法

一、强化孩童的社交行为

由于孩童很少暴露在别人面前是引起害羞的原因,因此要避免孩童产生害羞行为,则应尽早让小孩从他和朋友社交经验中,得到愉快满足。让他看见其他同龄小孩的社交经验,对他非常有帮助。心理学家提供下列几项强化孩童社交行为的途径,值得参考。

1.最基本原则是:当小孩出现社交行为时,马上给予奖赏,使社交行为能再度出现。

2.若小孩不善社交时,则父母师长可以安排小孩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互?的机会,如郊游。

3.若小孩非常害羞,可事先安排一些相当主动且令他觉得亲切的小朋友和他亲近。

二、增强孩童处事的信心

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难免要遇到压力或冲突,部分人会因没有信心去解决,产生害羞而逃避。若要使他勇敢面对和处理冲突,首要加强孩童处事的信心。通常小孩自信心,并非是大人给的,而是长期薰陶培养而成--时常指出小孩长处,使小孩自觉有成就感。只要小孩能够有效率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自然可以发展出良好自尊心。因此,从小开始,给予小孩能力可及、但稍具挑战性的工作,可以使他不断得到成功经验,则处事信心自然形成。

三、提供温暖接纳的气氛

由于害羞孩子缺乏自尊,因此要帮助小孩建立其自尊,最重要的是父母师长对孩子要付出爱心与接纳。而这种爱与接纳是无条件的,让小孩体会如何才是被尊重和尊重人,并让小孩有机会表达自己意见--包括负向意见。如此小孩在和他人相处时,不会觉得拒绝别人是很尴尬的事,也不会因为不知如何拒绝他人,而避免和别人在一起。四、鼓励小孩自我肯定

许多小孩在学会表达自己之前,或由于个人羞怯、害怕,不敢自由在地表达意见,或?於情面、避免不谐、不敢拒绝别人要求,这两者均与自我肯定有关,若小孩能自我肯定,不仅能够很大方、自然地说出心理想说的话,而且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主张而迎合别人。为达此目的,可让小孩帮助年龄较小或能力较差的小朋友做事情、玩游戏。从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建立,来培养孩童自我肯定。

五、重视师生双向沟通

目前大部分老师仍是侧重教学内容传述,忽视师生双向沟通,论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班级人数众多,另一方面是教学进度比教学方式重要。在这种情况下,班上总有少部分学童默默不作声,甚至逆来顺受,老师也未加注意,久而久之,这类学童容易成为害羞儿童,假若老师能注重双向沟通,让这些学童都能发表意见,参与班上事务决定,必会减少害羞行为出现。

如何帮助害羞的孩童?

一、操作制约法

儿童行为是否再度出现与其行为后果有关系,此种论点应用到帮助害羞儿童上,是当害羞儿童表现出我们认为满意的行为--即不害羞时,则给予增强,使这种行为再度出现,久而久之,不害羞行为会逐渐增多,相对地害羞行为就减少,终至消失。

二、社交训练

1.指导参与活动

父母师长如何帮助孩子打开羞怯的壳?首先请细心观察孩子有什么特殊兴趣没有?进而可以运用孩子的兴趣来鼓励他参与活动,藉由活动的吸引力来消除孩子的紧张和不安。比方说:孩子对画画有兴趣,可以帮他邀请几位小朋友一同来水彩写生。在有趣活动中,害羞孩子可以很自然地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久而久之,自然不会有害羞行为出现。

2.发挥补偿作用

一般儿童之所以有害羞现象,乃是因为某些方面自认不如人,若有超越他人的能耐,自然会有信心,不会害羞。任何人都可以找到能够发展的能力,假若某一方面不如人,遭受挫折的话,则可帮助他找到一些个人可以发展的特长,从而建立自信,那么害羞现象将可改善。

3.学习身体语言

害羞孩童多数不知道应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反而喜欢低下头、移开目光、处眉皱额、双腿交叉及勉强装笑等,这些征象等于告诉别人:我不是个可亲近的人。

三.混合游戏

心理学家发现最脆弱的害羞不在孩子与成人关系如何,而是在於他无法与同辈孩子交往,他生活于孤立无援的环境中。同时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不同年龄之间的交往,对年长及较年幼的孩子都有利。心理学家研究指出:辅导害羞孩童采用混合年龄(较大害羞者与一般较小孩童搭配)游戏,对害羞行为的改善,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与“害羞儿童在行为表现上有哪些特征”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害羞儿童在行为表现上有哪些特征”还看
猜你喜欢
盘点爸爸哄宝宝的10个妙招
80后育儿经:穷养还是富养
外国家长如何教育不听话BB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
科学育儿创“常熟模式”
什么是手足口病及其特征
如何对12星座宝宝进行性教育
教育孩子贵在“时时处处”
过度教养让孩子责任心变差
宝宝健全人格养成,家长需要“十
怎样与孩子的天性合作
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
父子游戏培养孩子优秀品质
“儿童防丢器”可防BB走丢?
80后如何更好地建立亲子关系
父教缺位让孩子人格缺钙
放眼未来拯救我们的下一代
宝宝肥胖需要减肥吗?
隔代寄养,谁来解围?
宝宝冬天皮肤干燥解决方法
不管多热也别让宝宝光脚丫
不能用过去的经验来教育孩子
怎样让孩子和宠物安全相处?
12步提升孩子“社会免疫力”
这10种老人才适合带孙子
增强亲子关系的“333”模式
孩子反复感冒全因家长太呵护
早期成人化父母认知存误区
十个珍贵的教育箴言
“书上说的”弄丢BB创造力
“坑爹二代”曾被爹坑?
父母的20个坏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四步慢养法为BB植入EQ种子
学洋妈妈育儿哪些事情
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最关心的10大家庭教育困惑
培养聪明精干的孩子
用十招打造“万人迷”孩子
优秀妈妈的45个育儿经
BB做错事小声说效果超乎想象
如何将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
“牛”娃从0岁开始培养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体谅心
亲密育儿七法
培养孩子的目标
3个假定助孩子自建完美世界
家长的五种育儿观念需更新
教你7招塑造健康愉快家教
如何把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
聪明的头脑没有身心健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