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和培养幼儿良好个性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引导和培养幼儿良好个性

引导和培养幼儿良好个性

2015-11-05

导读:性特征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础上产生的。儿童出生后就有气质即神经类型的差异,如有的婴儿活泼或灵活些,有的则沉静或呆板些。这种先天气质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不断发生改变。

个性特征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础上产生的。儿童出生后就有气质即神经类型的差异,如有的婴儿活泼或灵活些,有的则沉静或呆板些。这种先天气质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不断发生改变。

到3岁前,幼儿的个性特征就明显表现出来。例如在好奇心的强度方面,有的幼儿有强烈的探索环境的兴趣;有的则对外部的环境很少或不关心。在独立意识方面,有的儿童什么都要求自己来,甚至东西掉在地上,成人帮助拾起来,他硬要重新丢下地,自己再去拾起;有的儿童则什么都要“妈妈帮我……”有明显的依赖性。在与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方面, 有的容易合群;有的经常处在哭泣、告状等防御地位。还有在情绪稳定性方面,有的即是不给他喜欢的玩具,他也能安静地玩别的玩具,有的不给他所要的玩具就哭闹,甚至拒绝要别的玩具。

做父母的应当重视幼儿最初形成的这些个性萌芽。因为,它虽然还没有定型,但它是未来个性形成的基础。在一般情况下,个性容易沿着最初的倾向发展下去。例如,个性比较顺从的幼儿,容易遵照成人的吩咐和集体规则行事,以后将仍然稳定形成为与人和睦相处、守纪律的个性。而最初形成的任性萌芽,要求别人处处依从自己个人的愿望,父母如果迁就他,任性的个性特征也将日益巩固而最终定型。因此,父母应抓住幼儿的个性萌芽,对其进行引导和培养,不要纵容孩子,要特别注意利用幼儿有明显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的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以利于最初的个性特征。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健康与否,三岁就已经奠定了基础。但3岁时的个性尚处在萌芽阶段,还未完全形成。如果父母能在3岁前,对幼儿个性上的优点有意进行培养,对幼儿个性中的缺陷和弱点,有意识进行矫正,就可以使这些缺点和弱点被掩盖而不显现,这对塑造幼儿的良好个性是十分重要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与“引导和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引导和培养幼儿良好个性”还看
脸型也能反映出孩子的性格?
马云戒儿子网瘾有妙招坚决不投网
多动症宝宝该如何判断
3招应对家中熊孩子的没大没小
家庭的关系不和谐会给孩子带来什
猜你喜欢
1岁前BB的异常表现警惕智力发
出生时间觉得宝宝性格?
7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反思幼儿园小学化给孩子正常童年
学会这三点做个好妈妈
孕晚期的光照胎教不可少
一定要告诉宝宝这些话
Stop!太多玩具会损害宝宝智
适合孩子的动物主题电影学会感恩
8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促进大运动
别让你的教养方式打消了孩子的自
准妈妈必知:优质胎教三原则
大数据揭秘男孩教养的5个禁区
2-3岁的亲子游戏天天做
动画歌曲宝宝成长的最佳伴侣
家有男孩必看:男孩就要这样养
警惕雾霾对孩子的伤害环保从BB
光照胎教助您拥有聪明宝宝
0-3岁宝宝创造力培养要点
延迟满足让BB离成功更进一步
别把孩子养成依赖人格
让游戏训练宝宝触觉敏感
语言胎教——给宝宝最动听的天籁
拓展孩子成长的宽度
美术胎教的好处
别让特长教育走入误区
让宝宝告别“胆小鬼”
宝宝心因性疾病妈妈知多少?
盘点那些提高宝宝记忆力的大招
这几种胎教方法孕妈不容错过
别让孩子的玩具成为定时炸弹
准妈妈必知:优质胎教三原则
孩子的艺术培养归根结底是美感教
如何对胎儿进行英语胎教
宝宝的睡前故事你选对了么?
给宝宝挑对动画片正确引导宝宝看
0-6岁宝宝才艺的最佳启蒙年龄
孩子一定喜欢的12种益智游戏
宝宝儿歌你选对了吗?
这样做让宝宝轻松告别半夜尿床
知道这些让家有快乐琴童
二月二龙抬头给娃讲讲老祖宗的习
5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小手抓抓抓
准爸爸如何将欢乐胎教进行到底?
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平衡游戏
抚摸胎教对宝宝温柔以待
美育教养从胎教抓起
你会陪宝宝入睡吗?7大误区需避
你真的了解早教意义吗?
1岁内宝宝图书挑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