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抚弄性器官该如何制止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抚弄性器官该如何制止

孩子抚弄性器官该如何制止

2015-11-05

导读:自然的习性,很少会使人沉迷得不能自拔。”就算真玩上了瘾,也未必见得就是恶习。它所隐含的真正意义,或许是孩子正在同其自身或家庭产生某种矛盾或冲突,需要你帮他以更适当的方式去除那种心理压力。

孩子抚弄性器官该如何制止1

有时觉得,为人父母真是天地间最幸福的事。你赋予小孩生命后,眼看着他睁眼笑、可爱地打盹、玩得欢天喜地、入睡时唇间尽是梦的呓语,你不禁随着他的一颦一笑而萌生成就感。

可是有的时候,你会觉得育儿生活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

例如今天,算是有个颇为顺心的开始。孩子觉醒来,心情很好,在你忙着打扫房子,欢迎老姨妈来住上一星期时,他会自个儿在一边玩。姨妈到了以后,他甚至允许老女人搂他、捏他和亲亲他。多乖的孩子!过了一会儿回到客厅,却瞧见他拉着他的“小鸡鸡”,笑得一派天真。一旁的老姨妈吓坏了:“他还好吧?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保持冷静。

这时你该怎么办呢?惊叫?哄他?威胁他?假装根本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地告诉姨妈。人上了年纪难免产生幻觉?还是当个“开明”的父母,为这一刻做下标记,标题是——“老姨妈来访当天,小强意识到他有小鸡鸡”;或者是,你只是淡然地接受这个事实,同时告诉姨妈:“没关系的,他将人是一个健全而快乐的小男孩。”

相信许多父母在孩子换弄他们的生殖器时,都有过焦虑而复杂的感觉,且常陷于“是不是得趁早改掉他这个坏习惯”和“他多棒啊”的两难当中。

事实上,面对涉及人类性欲方面的任何问题时,都没有标准的解决方法。不过专家认为,你至少应该做到“保持冷静”。

“我觉得,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极度的冷静。”凯洛·卡赛博士说:“最不该有的反应,便是本能的惊叫。”如果父母有惊叫的反应,将人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因为不论“惊讶”与“恐惧”,都会使孩子产生错误的观念。比如说,孩子或许以为他们自然而愉悦地抚弄自己的身体,是种极不应该有的行为,否则你不会有这种反应。连带地,孩子也会认为,任何有过类似经历或渴望那么做的,都是坏人。

孩子通过父母得到自我认同,日后就能发展出正确的性反应。假如孩子从小对身体某一部分的自然反应有厌恶的感觉,长大后对外界事物也很难有愉悦的感应。

如第前所叙,幼儿会在几个月大时就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脚、手、耳朵、生殖器等。如果他们碰巧触到阴茎或阴核,而觉得比触摸手及或脚趾好玩,抚弄的时间便会维持得久一点(幼儿可不觉得有何不妥)。这种探索不仅正常,更是幼儿的成长和人格形成的重要一环。

但愿所有父母在初次看到孩子抚弄他们的身体时,都能说:“噢,你已经体验到了那是种多么美好的感觉了,真棒啊!”这种反应以孩子日后的性反应,具有正常、自然而积极的鼓励作用。

不必担心孩子上瘾

无奈最常见的父母的反应是“尖叫”。父母急着阻止孩子抚触他们的身体,主要原因是怕自己届时会处于尴尬状态。这种感觉无可厚非,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道德中,好是一种隐私行为。孩子在姨妈面前或别人家中这么做,你当然觉得不自在。如果他们关起门来在卧室里这么做,你可能就觉得没什么了。(无论是对父母或孩子来说,隐私权都是生活中重要而特殊的一部分,所以请让孩子确信你不会打扰他们。)

有的父母担心,一旦他们准许孩子在房间里抚弄自己的身体,以后就很难矫正这种习惯。但是专家的看法是,一个健康、活泼、快乐的孩子其实很少“过度沉溺”于其中。

哈诺·吕福博士说:“自然的习性,很少会使人沉迷得不能自拔。”就算真玩上了瘾,也未必见得就是恶习。它所隐含的真正意义,或许是孩子正在同其自身或家庭产生某种矛盾或冲突,需要你帮他以更适当的方式去除那种心理压力。

就像前述的例子,大部分孩子只是觉得,他们是在体会生命的美好。本来自有生命开始,性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与“孩子抚弄性器官该如何制止”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孩子抚弄性器官该如何制止”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喂奶方式影响孩子心理素质
宝宝也会“极度无聊”
新生宝宝不可抱着睡
教育孩子可以“偷偷懒”
儿童多动症的家庭心理治疗
探索儿童的艺术培养
专家讲堂:调皮宝宝如何管理
不同性情的孩子有不同带养技巧
幸福家庭的孩子更健康
专家:培养天才宝宝的建议
幼儿早期教育四大误区
专家解密:如何看待宝宝“性早熟
介绍80后妈咪“孩奴悲喜录”
音乐与小宝宝
新生儿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射
剖腹产宝宝易感统失调
面对孩子成长父母怎么做
专家:让宝宝的好奇心飞一会!
介绍妈妈的育儿经验
“四二一”家庭宠出的坏脾气
3种妈妈易致孩子性格缺陷
从小缺乏母爱的孩子很可怜
宝宝七种天赋自测方法
对待男女婴应区别语言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造就聪明宝宝
专家答疑:如何培养宝宝自信心?
如何激发宝宝欲望
研究发现头大的男孩更内向
你赞成虎妈狼爸的棍棒教育吗?
iPad不宜做幼儿玩具
彩色环境有利孩子智力发育
别让平板电脑伤害孩子的眼睛
宠却不惯,爱却不溺
十一之后宝宝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
家长们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导致孩子低能的N个因素
三个小故事带你认识嫉妒宝宝
介绍六大育儿新知识
您允许孩子“虚度光阴”吗?
家长哄宝宝的几种危险方式
克服害羞,让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宝宝从出生就开始学语法了?
介绍老师爸爸的育儿心得
早教几岁开始最好
婴儿的气质
从宝宝行为看天赋
有的孩子为什么不敢走路
教养宝宝的“雷区”
婴儿竟是世上最暴力的人?
胎教造就“语言神童”是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