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知:罚孩子的10大智慧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父母必知:罚孩子的10大智慧

父母必知:罚孩子的10大智慧

2015-11-05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一定要适当地惩罚,惩罚也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和微妙的家教艺术,下面介绍父母必知的十大惩罚智慧。

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第1大智慧: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第2大智慧: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第3大智慧: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第4大智慧: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第5大智慧: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第6大智慧:及时惩罚莫迟疑

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第7大智慧:最忌讳讽刺挖苦

家长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第8大智慧: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根本就没听。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第9大智慧:就事论事莫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第10大智慧: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将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与“父母必知:罚孩子的10大智慧”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父母必知:罚孩子的10大智慧”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
不同时期应给宝宝不同的声音刺激
睡前是跟孩子沟通的黄金时间
10个妙招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给男孩定的规矩越少越好
幼儿入学用品清单妈妈备起来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
不要让成绩好坏成为奖惩孩子的唯
有时候,为了爱,你必须做个“狠
做个“慢半拍”的家长也是一种智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观?
教子三十六计培养优秀好孩子
十款小游戏让宝宝心灵手巧
胎教的方法与技巧
做宝宝的知心人,这才是父母最正
女儿在爸爸车上画画,网友直呼太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
给孩子正确传达性教育知识,这些
又是一年入园季,入园焦虑怎么破
别让手机“玩坏”了你的宝宝
怎么让0-6岁的宝宝更乐观?
孩子爱搞破坏,妈妈怎么办?
让孩子觉得“我能行”培养孩子的
不要吝啬跟孩子说“我爱你”,
准爸爸胎教三大法比妈妈更有效!
怎么缓解女孩的强迫症?
宝宝最益智的十种球类游戏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更多的
做“好玩”父母,要有4颗心
怎么让女孩更开朗?
小游戏让孩子了解时间概念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更多的
宝宝爱尖叫游戏帮他“消音”
4个胎教基本原则准妈遵守了没
带孩子坐车出行时,这些安全情况
虎妈当道,不如学做一个会示弱的
最好的和最不好的四句话可能会影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
3岁前要开发宝宝的运动潜能
切记!别用命令的语气跟孩子说话
幼儿园六一亲子游戏精选!
家长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喜怒哀乐
家长如何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怎么让女孩不再害羞
这篇教男人如何带孩子的好文!转
选宝宝玩具避开这些“隐形杀手”
宝宝爱涂鸦整洁父母先别着急
怎么养育女孩,女孩应该这样教
最好玩又益智的玩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