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早教典范,你学到了吗?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国外早教典范,你学到了吗?

国外早教典范,你学到了吗?

2015-11-05

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就渗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总结了值得学习的国外五大教育典范,不妨借鉴一下。

孩子的吃喝拉洒都是早教。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就渗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与各种学校教育和素质培养相比,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与健全人格的欠缺,已经是我们目前教育再也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总结了值得学习的国外五大教育典范,不妨借鉴一下。

1、培养责任心

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0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要是孩子独立行为的结果,就要鼓励孩子敢做敢当。家长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这样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激发儿童的上进心

爱迪生小的时了侯曾经被他的班主任老师看成是最“笨”的学生。但是,他的母亲却认为,老师当面骂学生“笨”,这恰恰说明了老师自己的无能。爱迪生的妈妈把爱迪生接回家,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并千方百计鼓励他多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爱迪生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大科学家,这与母亲的教育、与母亲恰当地应用期望效应是分不开的。

家长的期望对子女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的调查表明,家长期望水平越高,他们子女的智商和学习成绩相应也越高。反之亦然。

3、捕捉儿童成才的敏感区

在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叫他画静物写生,对象是插满秋萝的花瓶。等到麦克斯韦画完交卷时,父亲边看边笑了起来,因为满纸涂的都是几何图形: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三角形,大概是表示叶子的。细心的父亲立即发现小麦克斯韦对数学特别敏感。于是父亲就开始教他几何学,后来又教他代数。果然,麦克斯韦不久就在数学方面显示了惊人的才华。

凡是发育正常的孩子,大多在五、六岁时就开始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一种极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倘若父母能够迅速及时地捕捉孩子的“敏感区”,顺势予以引导,会为孩子的成才打开通道。

4、培养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训练

在德国,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参加修鞋草坪之类的劳动。在美国,1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的小桌上,让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动手吃饭,几乎看不到父母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在美国、日本、英国教育法规中,还有专门条款规定孩子的劳动时间,家庭和学校均不得剥夺孩子的这一权利。

现在的家长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十分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由此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弊端:过度保护。而且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从小让孩子接受必要的劳动训练,是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吃苦精神,形成良好心态和健康人格的重要一课。

5、在实践中教育儿童

在瑞典,2岁多的小班学生最初学的单词除了“你好、谢谢”以外,都是森林里的植物及野果的名称。夏天,每星期中有两天老师会带小宝贝们到森林里玩耍或做小试验。例如,在地上挖几个坑,分别将塑料袋、纸、玻璃、香蕉皮等埋入,过几个星期后再挖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此对小孩讲解土地可以或不可以吸收哪些垃圾。像土地不会吸收玻璃,而且还会伤害到人和动物的脚,太阳光反射聚焦还会引起火灾。瑞典的环境建设搞得那么好,这与自身从小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与理论教育相比,实践教育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儿童接受,瑞典这种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接受、对生活及人类的热爱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与“国外早教典范,你学到了吗?”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国外早教典范,你学到了吗?”还看
如何缓解孩子叛逆心理
五招让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更加亲密
爸妈需要警惕孩子的五种性格偏向
如何使孩子在九大敏感期顺利成长
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
猜你喜欢
孩子边吃边玩与喂养习惯有关
父母最让孩子伤心的四种行为
如何改造小小“电视迷”
小宝宝爱攻击人的六个原因
宝宝任性其实缘于父母任性
孩子对家长不必“言听计从”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信号
宝宝,你怎么这么“抠门”
如何应对“踢被”小宝宝
宝宝“恋物”怎么疏导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你的宝宝舍得“分享”吗?
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
宝宝当众哭闹聪明爸妈会冷处理
六大策略帮你调教顽皮宝宝
家长必须理解的4种BB行为
宝宝19种不听话行为全揭秘
四种典型的婴儿意图
从出生开始培养四个好习惯
5招纠正宝宝的“吮指癖”
解析宝宝喜欢打人的四大真相
极度黏人宝宝如何炼成的
四招让男宝宝远离“娘娘腔”
胆大BB都是“折腾”出来的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宝宝间亲吻父母别大惊小怪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七个习惯
为人父母的七大“通病”
巧妙对付宝宝16大“不愿意”
正确对待孩子的幻想型撒谎
父母11个坏习惯宠坏孩子
家有顽皮宝宝的教育策略
3招助你远离“孩奴”焦虑
孩子遭欺负如何处理?
3岁以内的宝宝爱发火的原因
宝宝哭闹父母需控制好情绪
如何解决孩子睡觉难的烦恼
孩子为何以摔东西为乐
好父母首先是个“好演员”
孩子哭了,要不要理?
破解常见行为现象--爱咬人
提醒:孩子哭闹别马上哄
怎样让磨蹭BB乖乖上床睡觉
孩子“逆反期”的危害
教你如何纠正宝宝自私的行为
孩子不听话,贿赂or鼓励?
全职妈妈的N个心灵处方
让孩子受益终生的9个好习惯
家长九种行为最伤害孩子
称赞不要一边夸奖一边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