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6举动养出胆小娃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父母6举动养出胆小娃

父母6举动养出胆小娃

2015-11-05

5岁的福全,是个性格很随和的小男孩。平时,虽然不怕猫狗,可见到虫子就会哇哇哭;喜欢滑滑梯,却不敢像其他小朋友那样从下往上爬滑梯;不敢自己睡觉;不敢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见到动作快、力量大的小朋友也躲得远远的,妈妈担心自己胆小的性格遗传给了儿子,到底怎样能让胆小的儿子变得胆大一些呢?

哪些举动让宝宝变胆小?

后天的胆小是怎么“养”成的呢?有些父母也许并不知道,孩子胆小的性格有相当一部分是受到了父母行为态度的感染而形成的。

1、父母的过度保护

担心孩子磕着、摔着,总是会把孩子带在身边,寸步不离。觉得孩子无法独立处理事情,就干脆一手包办,使孩子从小形成强烈的依赖心理和被保护意识。

长此以往,孩子习惯于被父母安排,对新事物没有好奇心,同时也体验不到新事物带来的生活经验。当孩子需要独自去面对新事物时,就只好用胆小、畏缩来表示内心的恐慌。

2、不恰当的暗示

父母习惯把自己觉得可怕的东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灌输给孩子不良的暗示,比如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晚上,父母惊慌失措地抱着孩子,嘴里说着“别怕、别怕”;在找到迷失方向的孩子后,父母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痛哭流涕……这都会让孩子从父母惊恐的行为中体会到刚刚面临事情的可怕,导致他日后对某些事和物产生莫名的恐慌感。

3、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很多父母都会告诫孩子的话,看见自己的孩子在和陌生的孩子或者成人接触的时候,父母总会十分警觉,挡在孩子的前面,做孩子的“代言人”。由于没有适宜的交往方式,加上对陌生人和群体的不适应,渐渐地,孩子失去了与人交流的技巧和观察能力,就会怯生,怕在众人面前讲话,性格也变得胆小怯懦。

4、吓唬孩子

为了让孩子听话,有的父母常会用吓唬的办法让孩子听话,例如“你要是再不乖,大灰狼、大老虎就要来吃掉你”、“别闹了,再闹就叫警察叔叔来抓你。”这些恐吓的话语都会给孩子留下错误的概念,在他幼小的心里留下可怕的阴影。

5、心情急切

有的父母性情急躁,不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强行让孩子面对新事物、新环境,强迫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当面说孩子胆小怕羞,结果反而加重孩子的内心体验,欲速则不达,孩子更加紧张焦虑。

6、生气嘲笑

“这有什么可怕的?真是个胆小鬼!”这话足以让已经产生害怕情绪的孩子,更加不敢释放自己的恐惧,压抑反而使自己的情绪受到更大伤害。

孩子胆小怎么办?

1、多带孩子接触外界

很多胆小怕羞的孩子都是出门较少,不常见生人、不常与小朋友玩耍,而大胆大方的孩子一般都是接触外界机会多,见多识广。所以,不要让孩子总是呆在屋里不出门,出门之后不要过度保护,要让孩子多与人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在众人面前敢于表达自己,这是纠正孩子胆小害怕的最好方法。

2、通过提高认知克服胆怯心理

3岁以上的孩子想象力,如果听了、看了较多吓人的故事,会因为产生联想而害怕,尤其是3~4岁的小朋友容易把想象的事物与真实的事物混淆在一起,父母要经常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这是真的、那是假的,假的不用怕,通过提高认知的办法克服恐惧心理。

3、有选择地引导孩子观看影视作品

即使是儿童影视作品,也偶尔会出现一些厮杀、爆炸、血腥等恐怖场面,如经常在黑夜出现的蒙面人、妖魔鬼怪等,都会给孩子造成“黑夜有魔鬼”、“黑暗很可怕”的错误暗示,有的孩子因此害怕黑夜,不敢一个人呆着。因此,要有选择地引导孩子收看影视作品,不要让孩子看恐怖片。

4、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消除畏惧

4岁以上的孩子自尊心增强了,有些害怕来源于因经验和技能不足导致的失败,所以,父母既不能跟孩子一样在意得失成败,又不能让孩子感觉父母太不在意自己的失败体验。可以鼓励孩子倾诉,把关注点放在事件发生的情境上,而不是责怪孩子的害羞行为上,尽可能地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来,从中了解孩子遇到的具体困难是什么,然后指导孩子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孩子的能力提高了,对一个具体事物的畏惧也就随之消失了。

5、不要让孩子太依赖成人

众所周知,包办代替会导致孩子依赖成人,结果不但懒于动手,还懒于面对困难与挑战,成为造成孩子胆小畏惧的重要原因。所以,父母要放手孩子做自己的事情,遇到难题也未必完全帮助孩子解决,给孩子留出一定的适应空间和锻炼能力;千万不要总是迁就孩子,否则孩子的年龄长大了、个子长高了,但心理承受能力却仍然很弱小。

6、对害羞的孩子要特别有耐心

害羞具有一定的天性,有的孩子总是比别的孩子更害羞胆小些,不是父母能“扳过来”的,尽可能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克服胆怯,不要急着要求孩子采取行动克服胆怯。在希望孩子有明显改善之前,先给他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休整时间。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与“父母6举动养出胆小娃”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父母6举动养出胆小娃”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孩子自信心建立关键在妈妈
宝宝肥胖需要减肥吗?
“不要碰”事关礼貌
三成父母陪孩子时间没1小时
过度教养让孩子责任心变差
十个珍贵的教育箴言
5个月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
怎样帮助BB区分“我你他”
用爱心呵护孩子们成长
好父亲要学会做孩子的偶像
“弃救被撞女童”显幼教软肋
不要违背孩子的“时间表”
什么是手足口病及其特征
小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
增强亲子关系的“333”模式
这是爸爸
“牛”娃从0岁开始培养
宝宝冬天皮肤干燥解决方法
损害宝宝牙齿的八个坏习惯
怎样让孩子和宠物安全相处?
让宝宝拥有健康头发四妙招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
手足口病的5个早期症状
让孩子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这是海底世界
孩子反复感冒全因家长太呵护
从胎儿到长大成人的教育精髓
在宝宝断奶期怎样提高免疫力?
家长的五种育儿观念需更新
婴儿发热的家庭护理知识
不管多热也别让宝宝光脚丫
隔代寄养,谁来解围?
让孩子出色的7种教育
宝宝断奶前后的注意事项
初生婴儿便秘护理小知识
早期成人化父母认知存误区
婴幼儿护理保健知识大全
盘点爸爸哄宝宝的10个妙招
宝宝不得空调病注意5件事
父亲成为管教者的建议与指导
今天我们该如何做个好父亲?
孩子早教需注意因年龄施教
80后育儿经:穷养还是富养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与一贯性
带宝宝轻松看病5窍门
精英之路不容易
迂回的解决养育方式的问题
家长态度建构子女世界
如何成功管教宝宝的策略
父亲传给我的育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