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破坏行为值得鼓励?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的破坏行为值得鼓励?

孩子的破坏行为值得鼓励?

2015-11-05

面对孩子的“破坏”你会怎样呢?生气、呵斥孩子再也不许拆东西,还是帮孩子一起完成他的“杰作”?著名的幼教专家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探索欲。

这样的“破坏性”其实是值得鼓励的。幼教专家说,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拆开,是孩子学习探索的一种表现,他们不是故意去破坏一个东西,而是因为他 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很多男孩喜欢把玩具拆开,去看车子里面到底是什么,车子为什么会动等,他是沉浸在了自己喜欢的事物里面,并 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寻找答案。

对于孩子这样的“破坏”,家长首先要对孩子有宽容的心态,因为破坏的过程就是个学习的过程。不要严厉地批评孩子,也千万不要说“不许再把玩具拆了,不然下次就不给你买了”等这样警告和威胁的话。因为家长的批评和威胁很可能会扼杀孩子可贵的探索精神。

其次,家长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并且参与进来,因为孩子“破坏”的过程,是一个手、眼都在活动的过程,能够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鼓励孩子适当地“破 坏”,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更多事物的探索兴趣。所以,当家长看见孩子把机器人拆了,应该蹲下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机器人里面是什么啊,怎 么会动的啦?”……引导、帮助他们一起寻找结果,然后再跟孩子一起把拆开的玩具恢复原样。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破坏”———探究———重建中获得心理的满 足。

家长们在鼓励孩子“破坏”的行为之余,还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引导孩子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提些问题让他们去猜、去想,比如,闹钟滴滴 答答地走,家长可以问,闹钟为什么会响,为什么会走呢?皮球为什么一拍就跳很高,如果把气放了,还能跳那么高吗?要在问题提出后,主动带领他们从“破坏” 中寻找答案。

“破坏狂”心理揭密--善意、有趣、发泄、好奇……

很多妈妈常常抱怨到:“我家的孩子简直就是个破坏狂,什么东西到他手里立刻变成废品,弄得家里都不敢随便放东西。好像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珍惜,难道破坏东西让他很高兴吗?真不知道孩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其实,对于爱破坏东西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很复杂,有很多种类型,父母需要耐心、有心地去发现,不可一棍子打死,不能轻易地以打骂来应对孩子的破坏。一般说来,孩子爱破坏有以下的几种心理类型:

1、好心办坏了事

幼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结果事与愿违。有的孩子见金鱼缸里结了一层薄冰,怕金鱼冻死,把金鱼全捞上来包在手帕里;看到 盐有点脏,把盐放在淘米篮里用水淘;出去打开水摔坏了水瓶……成人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想法是好的,接着告诉孩子失败的原因。自己不懂的事先要请教大人,自己 力不能及的事长大了再去做。

2、感到有趣

有些幼儿损坏东西,并未意识到行动的后果,而是对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觉着好玩。例如把图书中色彩鲜艳的画面撕下来折叠玩具;到田里揪下菜花、豆 角、嫩瓜;用刀、笔在墙上、桌上乱刻乱画……成人发现后要及时制止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这些东西损坏就再也恢复不了原样了。要适当引导幼儿兴趣,例如对爱 撕书折叠的,可给孩子色彩鲜艳的彩纸,由他折叠;对爱乱刻乱写的,可给他硬纸、刻刀、彩笔及作品范例,让孩子模仿着刻画。

3、发泄心理

因未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与大人赌气,故意损坏东西,发泄心中的愤怒。某些被溺爱的孩子常以此要挟成人,以达到个人目的。对这种故意破坏的行 为,成人绝不能姑息迁就,既要严厉批评,也要让孩子尝到破坏的滋味。例如摔坏了玩具,至少在半年内不买新玩具;捣熄了煤炉,让他与家人一起挨饿;砸坏了碗 碟,告诉孩子两周内不买他最爱吃的冷饮,以省下购买新碗碟的钱。孩子受到一定的惩罚后,会留下深刻印象,就不敢再由着性子耍泼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与“孩子的破坏行为值得鼓励?”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孩子的破坏行为值得鼓励?”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体罚孩子,只会“两败俱伤”
谁决定了你的教养方式?
王雅明:早教班宝宝不配合老师
王雅明:1岁前的早教机构怎么选
父爱当“潮”!奶爸日记很流行
自信的女孩更漂亮
不要本末倒置,成人比成才重要
孩子过早骑车易患“童车病”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追赶计划
王雅明:特好动的孩子怎么管?
1岁前宝宝智慧教育大行动
婴儿外部刺激并非越多越好
“放养教育”教育的回归
王雅明:怎么建立孩子的秩序感
王雅明:孩子胆小怎么办呢?
12句不该跟孩子说的话
淘气男孩是好的,调皮女孩是巧的
新研究“三岁看大”确有其事
时尚育儿:情商第一智商第二
十种溺爱方式毁掉孩子一生
晚点上学,是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1个月大婴幼儿智力开发
扔摔玩具也是一种学习
王雅明: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怎么
孩子太听话会失去其自身动力
谁给“神童”后天扫平路
解析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早教“软肋”:仅4%父亲参加教
专家断十大婆媳育儿家务事
急脾气慢性子,不同性格教育法!
兴趣班为何竟成了“负累班”
小心兴趣班认孩子没了兴趣
宝宝早用筷子的三大好处
童车里的宝宝难“长大”
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
早教的3大误区,你知道吗?
父母要真正走入孩子心里
王雅明:宝宝变得不爱说话了?
培养入眠好习惯同房不同床
家教体验:寒假是亲子关系“修复
王雅明:家长怎么配合幼儿园的蒙
规划早教平凡中见真知
警惕“独二代”的教育误区
王雅明: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父母通病!和宝宝说话五大忌
专家:春节育儿莫轻四个细节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难成大器
孩子最大的三个天性,您了解吗?
对宝宝谈钱父母之“三不要”
只为春节露两手2岁宝宝“狂”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