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若悬河家长头疼不已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口若悬河家长头疼不已

孩子口若悬河家长头疼不已

2015-11-05

也许一年多以前,你还在为自家宝宝的语言发展不及别人而担心,可现在却因为他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头疼不已。

在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向你报告发生今天的新鲜事儿,向爷爷奶奶描绘他的图画。就算是大人们在谈话时他往往也想插进来,家里来了客人,即使你事先已要求他要表现得乖乖的,他也点头保证,但是不到10分钟他又会急不可耐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场景会让你觉得尴尬不已:我家宝宝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呢?

我爱学说话

或早或晚,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对说话非常感兴趣的阶段。从大约12个月左右说出第一个词语开始,孩子会日益感受到语言的力量。16个月开始,孩子的语言能力进入高速发展期,词汇与语法飞速进步。到2周岁左右,孩子可以说出简单的句子了,语言的作用就更进一步。

万能的语言

孩子学说话,并愿意多说话,是为了达到各种不同的目的。

★为了表达某样信息,或者得到某样东西。

★单纯地为了让爸爸妈妈放下手中的事情来关注自己。

★为了博得别人的赞扬、拥抱和奖励。

★自己给自己解闷玩(你会发现孩子独自一人在自言自语)。皮亚杰称之为“自我中心言语”,孩子在自己编故事玩呢。

★帮助自己理清思路。众多的心理学家都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如孩子搭积木的时候你可能会听到,“嗯,我要三角形屋顶,啊,就是这个”。

插话有理

既然说话这么有趣,三四岁的孩子爱不停地说话就不足为奇了。那么大人交谈的时候孩子插话是为了什么呢?

◆无聊

孩子反复打断成人之间的对话,无聊往往是最主要的原因。成人谈得津津有味,可关于谈话的内容,孩子基本不能理解或者也不感兴趣。这个环境他已经探索过了,没有玩具、没有小动物、没有小草小虫子,甚至连电视也没有!

儿童与成人对时间的感受不同,他们觉得时间过得慢,特别是无聊的时候。于是他转而探索自己的记忆:某个小朋友的玩具有怎样特别的功能,爸爸带我去公园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由于孩子的思维与语言基本同步,因此他只有把这些说出来与你分享才能有效地进行思考。

◆人来疯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大家都喜欢他,即使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家里来了客人让他觉得很新鲜,他也想好好得表现一下。年幼的孩子可能会发出怪声,做一些动作,比如打滚来让客人喜欢自己——因为他觉得这样很有趣,并认为客人也一定会喜欢;年纪稍大些的孩子则更愿意用语言来博得客人的欢心。在打招呼,自我介绍时,一但客人表现出赞赏的神情,他便一发不可收。隔上几分钟就想要说些什么来打断你们的谈话,向客人表示自己的聪明和可爱。

◆我才是中心

皮亚杰认为,整个学龄前期儿童总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自我中心”,因此他们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世界没有围绕着自己来转。缺乏成人的关注也常常让他们觉得没有安全感。这不是自私或不懂事,只是孩子小小的“唯心主义”。

“我就在这里,爸爸妈妈的注意力却完全不在我身上,甚至都不看我一眼!”这让孩子觉得难以忍受。他要通过一切方法赢回父母的注意。在大家面前来回走动,不行?插话,暗示成人“我在这里,我很重要”“我才是你们的注意力该呆的地方”“你们讨论的话题应该是我感兴趣的”。

如果成人关注的是比他小或与他年龄差不多的孩子,那么上述的行为则更可能发生——因为他爱你们,不希望你们把爱分给别的孩子。

今天谁也不“插话”

既然插话事出有因,爸爸妈妈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孩子的插话行为。

◆有自己的事情做

对于因无聊而插话的孩子,如果爸爸妈妈要带孩子去参加聚会,而见面的环境对孩子来说又很枯燥,那么就有必要给孩子准备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如带上一本孩子喜欢并且能够独自阅读的故事书;一本可以走迷宫,涂色的小册子;一个可以安静玩耍的小玩具;一盒彩色蜡笔盒和图画本……即便如此,由于孩子的注意力不能保持很长时间,因此,每过20分钟就应改变一下活动方式。

◆让他表现一下

如果孩子是因为要赢得他人的喜欢而不断“插话”,那么首先要恭喜你,你的孩子开朗活泼、不怯场、表现力强,愿意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这是非常好的品质。给予正确的引导,就会使孩子、家长、客人三方都满意。如在你们谈话的间歇,请孩子给大家表演个小节目,唱歌、跳舞、拳术、甚至摆一个动作,然后为他鼓掌;也可以请孩子为你们提供一些服务,如拿个小碟子,把瓜果皮清理到垃圾桶里,递上餐巾纸等,然后真诚地谢谢他,孩子会非常愿意效劳的。

◆时刻关注他

如果孩子插话是为了赢得父母的注意,那么在他插话前你就应该让他感受到你的注意力没有离开过他。如与他人谈话时经常望望他,向他微笑;当他向你展示工作的成果时,称赞他并且抱抱他;与他约定一个手势,做这个手势时,就说明爸爸妈妈在关注他。这些都会让孩子安心地继续他自己的“工作”,而不来打扰你们的谈话。

请勿这么做

严厉呵斥 ×

孩子在客人面前不断插话会让你很丢脸,为了显示家长的威信,有些父母会当面呵斥孩子。而呵斥只能产生两个结果:一是换来暂时尴尬的安静,下次类似的情景同样会出现——因为你还没有满足孩子插话所要获得东西;二是会让孩子觉得很伤心,他还太小,不能理解什么时候可以说话,什么时候不可以。

置之不理 ×

有的书中会提到,这时候应该对孩子所有的行为置之不理。因为家长的每个反应都是对孩子以后再次出现插话行为的强化。一般来说,这对学龄期的孩子是适用的,因为他们能够理解规则且能执行。而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他们在情感上对成人的要求更多,他们要一点关注、要一点喜爱、想要别人明白自己,这都是正当的,也是我们应该给予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与“孩子口若悬河家长头疼不已”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孩子口若悬河家长头疼不已”还看
猜你喜欢
专家访谈:爱探索宝宝动个不停
告诉孩子这些真正的贵族精神
家庭教育应避开的两大误区
让孩子更听话的教育小技巧
父母教育孩子该把握的六个关口
该不该送宝宝去早教?
注意:切勿陷入六种早期教育误区
养育完美女宝宝的秘诀
教育绝不是将孩子作为遥控目标
教育孩子的14大法宝
美国家庭育儿常见十种做法
父母必知五种全新育儿观
职场妈咪育儿心理
如何成为孩子真正需要的酷爸酷妈
“哄骗式”教育是否可取?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误区及矫正方法
宝妈必知,幼儿园能教会孩子的十
尊重孩子梅兰芳“溺爱有道”
育儿-从了解你的孩子开始
揭示“神童”的培养教育过程
让宝宝更优秀的15个早教区域
两种原因摧杀“宝宝的敏感期”
父母最该摒弃的十大恶习
更好的教育方法——零吼叫教养
“儿童经典诵读”家庭教育方法
养育优秀宝宝的36个有效方法
管教孩子最易犯六大错误
早教对智商影响大于遗传
父母最忌讳犯的6个教养错误
孩子早期启蒙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早教:凡事朝积极方向考虑
零吼叫的真谛:应对情绪化反应
6个生活小事件折射育儿大问题
宝宝早教考验家长智慧
0~12个月宝宝早教方案
莫将情绪化反应迁怒于孩子
情绪化反应——父母的头号敌人
解读日本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
不该被遗忘的那些启蒙教育
父母错误看待孩子的3种方式
婴幼儿早教投入多少最合理
10种溺爱行为摧残宝宝身心健康
最具破坏力谎言:为孩子负责
父母需警惕的最大教育误区
一位父亲的感言“父母的焦虑”
五种易伤害孩子的教育方式
新手父母常犯的17个育儿错误
教育的关键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教育孩子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美国天赋教育计划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