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动手动脑学测量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让孩子动手动脑学测量

让孩子动手动脑学测量

2015-11-05

测量是认识物体的量的手段。正如我们可以通过计数认识物体的数,我们也可以通过测量来认识物体的量的多少,如长短、粗细、厚薄等。不过,测量要比计数难得多。3~4岁的孩子对物体量的感知还是比较笼统的,他们只会用“大”、“小”这样的词语来表示各种量的差异。到了4~5岁,他们才能够比较物体的长短、粗细、厚薄等量的特征差异。

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测量的情境,有心的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教孩子学测量。如果设计合理,教育得当,学习测量能够成为培养孩子测量兴趣、动手动脑、主动探究的过程,并加深孩子对物体的数与量的理解。

就测量的工具而言,测量经历了由目测到自然测量到标准测量的发展过程。目测是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多少;自然测量是利用自然物如筷子、小碗、绳子、积木、手、脚步等作为量具来测量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标准测量是利用标准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来进行测量。

3~6岁孩子适宜的学习目标:学会用自然物进行自然测量。

测量活动一:给桌子配桌布

家里的桌子要配上长短适宜的桌布,这是一个教宝宝学习测量长度的绝好机会。

告诉孩子:配桌布需要知道桌面的长度,而测量长度需要使用一个有长度的东西作为工具,比如吸管。

让孩子用吸管沿着桌边一根接一根地摆放,这样做有助于孩子在计量单位和测量对象之间建立等量联系,而理解这种等量关系,是学习测量的关键。你可以这样向孩子说明,“你看,5根吸管的长度就是桌子的长度,这张桌子有5根吸管长。”

学习重点:测量的操作规范

孩子的操作过程可能会出现操作问题,如没有从头摆放、吸管放歪了、吸管之间有空隙或重叠等。发现错误,你可以建议孩子再量一次,或者自己也测量一次,让孩子想一想,“为什么两次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孩子通过观察成人的操作或反思自己的操作,会总结出测量的操作规范:

1、从起点测量;

2、每次量满工具;

3、不留空、不重叠。

当孩子能基本掌握测量的要领时,家长再演示如何只用一根吸管反复移动来进行测量。

测量活动二:给妈妈量腰围

与量桌长相比,量腰围虽然同属长度测量,但要更加困难,因为这种长度是三维曲线。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观察生活环境,寻找适宜的自然物品作为量具。如果孩子仍用吸管,告诉他这是可以的,接着设问:

1、在没有吸管的情况下,能不能用其他物品替代?让孩子找一找。如果孩子找到的是积木、铅笔一类的替代品,肯定他再鼓励他动手量一量。

2、妈妈的腰不同于直直的、硬硬的桌边,有没有更好的测量工具呢?如果孩子能想到用柔软的绳子、皮尺来测量,那就得好好夸奖你的宝宝留心观察生活,再鼓励他动手量一量。

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重要的测量技能,即首尾相接围成圈量。启发孩子想一想,可以做一个怎样的记号让我们知道绳子的哪里是腰围的终点,打个结还是系上毛线?

2、在身边找不到顺手工具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作测量工具?

手掌、手臂……让孩子再想一想量一量。

最后,让孩子结合活动体验说说不同测量工具的特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与“让孩子动手动脑学测量”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让孩子动手动脑学测量”还看
婴儿过早教育易患自闭症
孩子爱动≠多动症
关于二胎,父母如何公平对待两个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文静宝宝≠没有多动症是真的吗?
猜你喜欢
这样做可让宝宝多长10公分
婴幼儿春季晒太阳有讲究
我家宝贝是“磨娘精”?
单亲不是溺爱孩子的理由
宝宝枕秃十有八九不需要补钙
13件小事让宝宝变得聪明
补钙过多会让小孩长不高?
让宝宝快乐洗澡妙招全搜罗
给宝宝退烧3误区家长最易陷入
《养孩子千万不要讲效率》简介
趣味教子,不羡虎妈与狼爸
告别春季小孩皮肤过敏看这6招
10引导练习帮宝宝学走路
智慧母亲培养快乐的孩子
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
单亲妈妈自助的3个阶段
小宝宝流口水家长莫胡乱擦
怎样做一个快乐妈妈?
好爸爸别让父爱匮乏
亲子关系比教育更重要
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父母批评孩子应注意什么
春季“三浴”锻炼法增强宝宝抗病
“80后”父母+“00后”儿女
如何区分爱和溺爱
冬季补好钙春季成长快
宝宝春季穿衣要注意“下厚上薄”
宝贝春季营养计划
0-6岁的宝宝最需要启发什么?
亲子游戏,从周一玩到周日
隔代教育老人应放权子女
用科学破解教科书中的错误
如何正确提升孩子智力?
早期教育变成了早期摧残?
父母管教孩子要守十三戒
春季宝宝常见病及护理大全
爸爸,不该缺席宝贝的童年
陪宝宝入睡会产生长期危害
春季怎么护理1-2个月的宝宝
口水“滴滴答”护理有方法
让孩子在犯错中自然成长
父母必读的27条育儿良言
新手爸妈呵护宝宝小妙招
春季,过敏宝宝如何护肤好?
儿童春季咳嗽并非都是“火”
帮宝宝赶走15大春季常见病
游戏:踩在大脚上行走
BB成长爬行环境很重要
早教过度会危害宝宝健康
面对胆小宝宝做个智慧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