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

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

2015-11-04

“我女儿2岁半前一直非常乖巧听话,但从2岁半开始,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什么事都和我对着干,叫她做什么,甚至一些她平时喜欢的事,她扭头就来个 ‘不’字,有时还凶我们。”果果一直和家长唱反调的事让她的妈妈很烦恼,于是她致电南国健报求助。果果的妈妈担心,孩子如果这样下去,以后上了幼儿园岂不 是更难管?

“事实上,所有孩子在1~3岁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总是说‘不’的阶段,心理学上称之为孩子的‘第一反叛期’。”学前教育专业研究毕业生、广西幼儿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老师陈金菊告诉记者,当孩子能够熟悉地运用“不”这个词时,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芽,独立意识也在迅速发展。

可令人头疼的是,从前没有自主意识的“乖宝宝”,如今在学会说“不”这个词后,变得什么事都不合作了。陈金菊说,“第一反叛期”是孩子生长发育 的必经阶段,具体表现是,特别喜欢拒绝大人的要求,故意做大人禁止做的事。陈金菊介绍,“第一反叛期”一般会持续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为什么孩子到了2岁左右,就会开始反叛、难管教呢?桂林七田教育老师鲁娜解释,2岁左右是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的阶段,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 独立的个体,不愿意别人干涉自己的行为。当成人让他做某件事时,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会出现对抗情绪,以说“不”的方式来证明自己长大了。

对处在“第一反叛期”的孩子总是唱反调的行为,鲁娜建议家长不要过于紧张,以冷处理的方式处理孩子情绪,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平稳地度过这个反叛 期。例如,当家长在建议孩子一起出去散步时,如果孩子直接说“不”,或压根不理睬,家长千万不要训斥孩子,也别质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一起出去散步,因为家 长这些过度紧张的反应反而会火上浇油。这时候,家长不妨忽略孩子所说的“不”字,转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问问孩子“我穿这件衣服出去散步,你觉得好看 吗?”然后穿好衣服做出一副准备要出门的样子,这时孩子也会自己穿好衣服,忘记自己说过不去散步的话。

■其它问题

孩子爱哭,怎么让他更坚强?

方先生(189×××××265):我儿子7岁,比较爱哭,特别是当他没有达到我的期望时,他就会哭。请问,怎么才能让孩子改掉爱哭的习惯,变得更坚强?

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郑委答复:7岁的孩子爱哭,说明他心里委屈,为什么委屈?家长要首先反省一下,是不是对孩子太严厉了,导致他有压力?当他做得不够好,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时,他就会情绪不好,容易哭。

孩子需要的是帮助,家长如果只是嘴上说却不指引和帮助孩子,只会给孩子增加压力。打个比方,现在方先生教育孩子,就是站在高墙上,让孩子往上跳,而孩子总是跳不上去,所以他会着急。方先生应该做的是,在下面抱着孩子往上爬。也就是说,要给孩子更多切实可行的帮助。

孩子左手拿东西,要纠正吗?

黄先生(156×××××472):我的孩子2岁半,喜欢用左手拿勺子吃饭或拿笔乱画。每次看到他用左手拿笔,我就会把笔放到他的右手,可过一会儿再看,笔又回到左手去了。我现在有些困惑,该不该纠正孩子用左手拿东西的习惯,防止孩子变左撇子?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曾理答复:研究发现,左撇子形成于胎儿发育早期,基因决定孩子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所以左撇子的出现具有遗传因素, 家长不必特别对孩子进行矫正。美国人中的左撇子就占有较大比重,但很少有人会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用手习惯。奥巴马和克林顿在签字的时候,用的就是左手。

黄先生最好不要将左撇子看成孩子的缺点。因为如果家长认为左撇子是缺点,那它就会作为缺点伴随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认为使用左手有不方便之处, 他自然会进行调整。但对于真正左撇子的孩子来说,让他用右手写字、吃饭可能更不方便,如果家长强加矫正,可能会扰乱孩子正常发育,还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怎样让孩子不害羞?

梁女士(137×××××589):我女儿今年4岁半,她的适应能力不太好,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比较胆小、害羞。比如,我们经常会带她去参加一些演出,她很害怕上台,不敢展示自己。怎么才能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

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郑委答复:4岁半的孩子不敢上台展示自己,对她来说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就算一个成人,让她上台很流利地说话,也不是 一件简单的事,何况一个4岁半的孩子。如果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然后给孩子贴上“胆小”、“害羞”和“懦弱”的标签,这样下去孩子的自信慢慢都 没了。

孩子的自信来源于家长的信任。如果妈妈不认为孩子是这样的,孩子就不会是这样的;如果妈妈认为孩子是这样的,她就是这样的——这就是“皮革马利 翁效应”。家长要从心里相信,你的孩子根本没有问题,是你过于关注这个问题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不在孩子身上,反在家长身上,建议梁女士每天回家念 20遍:“我的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6岁前的教育重点是什么?

张女士(134×××××591):我邻居家的一个孩子,才2岁就能认500个汉字,3岁时已经能认2000个汉字。看到别家的孩子这么能干, 我有时也在想,要不要也教教我3岁半的孩子读书认字?现在大家都倡导不要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但我还是有些顾虑,生怕孩子还没开始上学就被别人抛在后面。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老师陈金菊答复:与智力因素相比,非智力因素对于6岁前的幼儿来说更重要。比如,0~3岁孩子侧重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培 养,3~6岁侧重良好习惯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养成,以及探索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6岁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主旋律,错过了这一时期,也许一生都很难 弥补。当孩子的自信、人际交往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在6岁前得到很好地发展后,那么当他进入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时,就会更轻松,也更出色。

如果家长过于注重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孩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一个方面,那么他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如想象力、创造力、运动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此外,在孩子上小学前,保护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非常重要的,而学习认字等智力因素是比较枯燥的,过早地培养,会阻碍孩子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本能,而这些才是孩子今后学习优秀的前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与“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还看
猜你喜欢
宝宝成长过程中育儿要注意几点
和你的孩子再长大一次吧
良好的亲子教育必备八大智慧
孩子成长别期望“种瓜得瓜”
留洋博士的亲子手记
孩子脑袋大小跟智商有关吗
婴儿长牙过慢4大原因
尊重应是关心孩子的前提
“拼养”,和平相处才开心
“一掷千金”式育儿观念大PK
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好的家庭教育浓缩成五句话
幼儿教育并非特殊教育
家庭教育被忽略的8个大于号
好爸爸是怎样炼成的?
非语言沟通的影响力胜过语言
七种教育会毁掉女孩的未来
如何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孩子
亲密育儿妈妈三大“阵营”
乌克兰父母“粗心”育儿
亲子关系类型影响孩子个性
法国妈妈的智慧育儿诀窍
新生儿脐炎可能引起新生儿败血症
让其被心底深处所吸收
最搞怪星妈小S“骗子”育儿术
职场妈妈育儿有八“忌”
“富三代”亲子策略
抢跑让中国家长陷入集体焦虑
“焦虑时代”做自信父母
美国儿科专家传授8个育儿技巧
必须向孩子表示自己的同情
孩子犯错是否真有必要惩罚
给孩子反复听一些优美的诗句
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
婴儿长牙期间各类问题详解
教育女孩子这几种方法不可取
幼教也“占坑”孩子养不起
优秀妈妈的45条育儿经验
日本男人也当“育儿爸爸”
英国孩子不“坏”爸妈不爱
儿童家具新国标,你知道吗?
英国教给孩子10句保命金言
新生儿肚脐发炎如何处理
教育男孩的十三个关键问题
婆媳育儿需要“斗法”吗?
好父母的九大“岗位职责”
粗线条妈妈育儿诀:不刻意
培养宝宝的自然观察智能
别总问孩子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教育孩子最有用的十二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