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

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

2015-11-04

有的父母可能对宝宝的挤眼睛、弄鼻子行为感到困惑,也曾对宝宝突然间屏住呼吸、咬人撞头而担心。其实这些现象都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慢慢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

失常行为1:屏住呼吸

宝宝受到情绪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疼痛等物理因素的刺激时,脸就会变得肿胀、通红。最初宝宝会哭叫,随即因过度换气之后屏气、呼吸暂停,因为没有氧气的吸入,二氧化碳在体积堆积,宝宝的口唇由红色变为青色最后转成为紫色。同时出现四肢强直,有的宝宝甚至出现四肢抽动,全过程短则10多秒钟,长达2-3分钟,然后重新开始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神志逐渐恢复。这种“屏气发作”实为婴幼儿时期一种呼吸方面的神经官能症。1-3岁的孩子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发作的次数也会减少,通常3-4岁时发作就会停止。

对策

●宝宝屏气发作时,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尽量避免情绪方面的刺激,以减少屏气发作的次数,一旦发作你要及时安抚,或把孩子抱到室外,换一个环境也许就能缓解宝宝的情绪。

●但是宝宝常常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父母平时要对他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宝宝屏气发作时,可以适当的克制一些,如不要刻意注意他,不要去宽慰他。这虽然很难做到,但不这样做,会间接鼓励孩子继续保持这个习惯。不过在孩子屏住呼吸这段时间内,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会不会跌倒而伤害到自己。要让宝宝明白,这种行为并不能使他得到想要的东西。

提醒:绝大多数屏气发作不超过1分钟,有的发作后立即入睡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但倘若反复出现较为严重的屏气发作就可能造成脑细胞受损害,对宝宝健康尤其是智力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宝宝屏气发作时间过长,会造成大脑暂时性缺氧,很可能导致宝宝意识丧失,四肢阵挛性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危重症状,这时应该及时去医院抢救,除了氧气吸入外,还应注射镇静药物。所以当发觉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请及时就诊:孩子在没有发脾气时突然停止呼吸;孩子在昏厥或睡着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完全醒着的时候屏住呼吸(这有可能是神经出现问题的一种信号);屏住呼吸时肌肉同时出现痉挛、抽搐现象(这有可能是羊癫疯的症状)。

失常行为2:眨眼睛、抽鼻子

在1-6岁的孩子中,几乎有25%的孩子会不停地眨眼睛、抽鼻子、耸肩膀。大多数抽动行为都是暂时性的,只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慢慢的会自行消失。宝宝的这些动作都是不自主的,可能是由于孩子正在成长的神经系统中发生了肌肉痉挛和抽动。

对策

应尽可能忽视它,不要让孩子知道你很在乎他的这种抽动,以免抽动频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单纯的抽搐并不是严重的心理紊乱或是有潜在疾病的一种信号。

提醒:当发觉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请及时就诊:孩子熟睡时,这种抽搐还不会消失;抽搐经常发生并持续3个月以上;抽搐的同时还伴有其它的行为如哼哼声和眨眼睛;抽搐时大叫大嚷,全身不停地抽动。

失常行为3:撞头

有些宝宝会随时随地摇头晃脑;有的会在童床上将后脑勺或前额往床沿、墙壁撞去;有的宝宝会不停地在床上翻滚摇动,直到身体或头部顶到床边为止;有的宝宝则有事没事猛打自己的小头。据观察研究发现,宝宝的这些节奏性动作通常出现在6个月之后。此时小宝宝已能感受到规律的节奏,所以他们会不自主地摇头晃脑,甚至撞头撞脑也无所谓。由于男宝宝的运动能力稍强一些,所以这种行为男宝宝多见。一般等到4岁以后,孩子的这种行为才会逐渐消失。

对策

把婴儿床四周包上衬垫,改用没有轮子的婴儿床,或将床靠着墙边固定好,防止宝宝乱滚乱撞把婴儿床震得到处跑而发生危险。

提醒:当发觉孩子出现以下这些情况时,请及时就诊:孩子撞击头部的侧面,可能是耳部感染疾病的一种预兆;孩子在白天并不想睡觉的时候也经常撞击头部(这可能预示着孤独症或是精神上出现了某种问题);超过4岁的孩子仍然一直撞击头部(孤独症的另一个信号);孩子撞击头部的时间过分长;孩子猛撞头部以至引起了肿胀或是受伤;如果孩子有自残倾向,甚至出现语言、智能发展延迟的迹象,以及持续性的不自主运动,也应寻求小儿神经科和儿童心理科医师的协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与“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还看
五招轻松训练宝宝的专注力
培养孩子“自助入睡”好习惯
如何帮助宝宝面对恐惧?
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
别让圣诞老人吓到孩子
猜你喜欢
爸妈做到这八点孩子拥有好性格
合理利用压岁钱提高宝宝财商
育儿真相:每天洗澡BB更聪明?
3岁前宝宝的性格偏差要注意
家长这样教宝宝学东西不发愁
2015春季北京带娃踏青的好去
0-1岁的宝宝绘本
想要拥有漂亮娃孕期胎教来助力
聪明BB养成记从音乐胎教开始
孩子们必不可少的“玩具”
适合宝宝的儿歌
让孩子走出传统模式阅读--用美
带着宝宝踏春学古诗喽!
为职场妈妈量身打造的胎教方法
儿童几岁开始学游泳最合适
让孩子在儿歌中认识春天
准妈妈如何进行音乐胎教
1-2岁的亲子游戏爸爸们走起
周末草莓采摘走起!
育儿路上你迷信过吗?
美育胎教打造胎宝宝的高雅范儿
有《淘气包》陪伴孩子童年不寂寞
清明踏青传统习俗不能丢
婴儿抚触给宝宝指尖的关爱
孩子IQ取决于遗传还是胎教
养成用眼好习惯保护宝宝视力
儿童涂鸦的发展特点
开发孩子智力不可犯的错
别在对孩子说这些话了
这些很危险宝宝知道吗?
聊聊春季带娃出游的那点事儿
开发宝宝右脑的小妙招
拒绝空气污染让宝宝阳光成长
和幼儿园老师沟通的七大策略
贫穷会影响孩子的智商
大数据教你读懂2-6岁的娃
想要宝宝推理能力强?不用愁
孩子入园后家长必须学会的技巧
大数据颠覆你的教育常识
如何给胎儿进行英语胎教
变着花样过寒假就是这么任性!
剧说:看完《灰姑娘》,给孩子补
家庭护理多动症要点
如何进行胎教4类方法最有效
家庭和谐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6个孩子进哈佛耶鲁首席妈妈的育
三岁开始宝宝成了“好色之徒”
感恩节绘本中的感恩教育
如何培养宝宝吃饭好习惯?
好创意帮你保存宝宝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