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那些奇怪的“恋”情节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那些奇怪的“恋”情节

孩子那些奇怪的“恋”情节

2015-11-04

宝宝不论到哪儿,都要带着她的小熊布偶,虽然小熊已被抱得破烂不堪,可她就是对其他漂亮玩具不屑一顾,如果小熊不见了就坐卧不宁,一定要找到才罢休;宝宝睡觉的时候总是喜欢抓着父母的手,父母总是要等他睡着了才能把手拿开……此时,作为父母的你,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疏导呢?

正常的“恋物”不是病

亲子依恋是婴幼儿时期很重要的心理需求。它的表现之一,就是对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所谓“皮肤饥渴”,就是说,人存在着身体接触的需要,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更为强烈,在舒适的身体接触中,孩子会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放松。所以,孩子会“恋”上被子、枕头、小熊布偶这些物品。宝宝正常的“恋物”行为并不是病态,是会随着他的成长慢慢消失的,只要情绪、行为等方面发育正常,宝宝对物品的依恋就不是异常的。通常多数宝宝只是在特定的时候才需要依恋物,如必须抱着枕头或玩偶才可入睡等等。对于这种情形,妈妈一般无需干涉,更不应生硬地制止甚至强行夺走宝宝的依恋物。妈妈惟一需要做的就是保证宝宝依恋物的卫生,其他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只要宝宝对物品的迷恋程度没有影响到生活作息,那么家长就无需过度担心。除非是宝宝的依恋行为变成了极端状态,几乎要把依恋物品24小时带在身边,那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比如奶嘴,如果只在宝宝哭闹不休时拿来使用一下就可以,一旦宝宝经常口含奶嘴不放就麻烦啦,这不仅容易造成门牙突出变形,而且也很容易产生蛀牙。更何况嘴巴里整天塞着奶嘴,宝宝就不愿意开口,学习说话的进展也会很缓慢。“恋物”本身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消极影响,而“恋物”的源头——安全感的缺失才是家长必须时刻关注的。当你的孩子突然对一件物品产生了特别的兴趣,甚至须臾不可分离,这个时候家长一方面要把对孩子“恋物”的烦恼转化为生活的乐趣,并以此为亲近了解孩子习性的契机,让孩子与家庭成员之间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另一方面,重新审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寻找孩子安全感缺失的原因,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恋物情结有原因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恋物”情结,专家研究发现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

很早让宝宝开始在儿童房里单独入睡,初入幼儿园环境变化所导致——陌生环境或陌生人群会给宝宝带来很大的刺激。很多家庭居住条件优越,很早让宝宝在儿童房单独入睡;或者宝宝初入园时,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出现各种偏异行为,恋物就是其中一种,宝宝会设法通过各种感官来安抚自身的情绪欲望。

父母工作忙,孩子由严肃的全职保姆一手带大,往往与动画相伴成长——在依恋形成的关键期,宝宝希望得到父母的抚摸和疼爱。如果父母经常与宝宝分离,由动画片陪伴、由严肃的全职保姆一手带大,宝宝就会缺乏安全感,把某些物品作为妈妈的象征或替代品,把原本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对物品的依恋上。

注重让孩子上早教班,但生活中却认为孩子嬉戏玩闹是“浪费时间”——和家长嬉戏玩闹的需求在婴幼儿的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在舒适的身体接触中,宝宝得到的不仅是感知觉的发展,还得到了心理上的放松,能够减少紧张感。所以,宝宝所“恋”之物都是那些小被子、毛绒玩具等比较柔软的东西。

妙招帮宝宝转移“恋物”

宝宝出现了“恋物”情结,妈妈该怎么办?在此推荐八大妙招给妈妈们一些帮助。

日常的、无条件地拥抱孩子——就算孩子做错了事感到不安,也可以拥抱他。经常性的拥抱给孩子这样的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不要紧;你很安全……经常与父母拥抱的孩子,绝不会将小包被或玩具熊当作他的“精神保险带”。

鼓励比惩罚有效——父母需耐心地处理孩子的坚持。有些父母会使用一些过激的方式,如把辣椒涂在奶嘴上,涂辣椒具有惩罚的意味,甚至会让孩子产生恐惧,这种影响值得深思。惩罚或给予孩子太大压力,可能会令孩子养成其他更不好的习惯。

养成睡前良好习惯——有的家长为了解脱自己,总是对孩子说:“自己抱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被子去睡觉。 ”这为孩子养成不良习惯提供了最佳理由。所以,家长应鼓励孩子睡觉时不要抱娃娃、吸奶嘴等,让他什么都不要做,好好睡觉。

陪宝宝一段时间——很多幼儿是在入睡前的不安中染上“恋物瘾”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独睡前陪伴孩子,唱催眠曲或读一两个美妙的童话,等孩子睡着再离开,就不会使他对包被、小熊之类物品过度依恋,一定会令他非常安心。

合理借助外在力量——幼儿园的老师,疼他的爷爷奶奶的鼓励,可以转移孩子对物品的依赖。但切记不要因此而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或是要求他立即改掉这些习惯。太多的压力或过于强迫孩子,有可能会使孩子更执著地依恋这些物品。

设置情境主动迁移——帮助孩子设定情境或角色,让孩子把所“恋”之物心甘情愿地送给自己最喜欢的小朋友。比如,孩子既喜欢那条粉红色的小手帕,又喜欢阿姨刚生下来的小宝宝。妈妈可以温和地引导孩子把小手帕送给小宝宝,做个有爱心的小姐姐。

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矫正——三四岁的孩子要比两岁前的幼儿较易改善。应选择孩子压力较少的年龄阶段来矫正,比如第一次上幼儿园,就不是处理问题的好时机。每个转折点孩子都要有一定的适应期,过渡一下再以温和的方式矫正要更有效些。

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钢筋水泥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人们深受其害,就不要埋怨孩子们了!可以多带孩子做室外活动,多交几个好朋友;或者出外郊游,欣赏人文、自然景观,开阔孩子的眼界。孩子的性格开朗了,对物品的依恋自然也会减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与“孩子那些奇怪的“恋”情节”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孩子那些奇怪的“恋”情节”还看
怎样改变宝宝“窝里横”的坏习惯
不要盲目阻止宝宝上窜下跳
笑包含宝宝的健康以及智慧
新妈妈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次?
怎样与暴力妈妈交涉
猜你喜欢
早教理论是否适合国内孩子
教你如何坦然面对宝宝特殊时期
玩具太多影响宝宝智力发展?
玩纸游戏让孩子心灵手巧
训练新生儿的音乐感受能力
提升孩子智力的四大法宝
四种刺激会让宝宝更加聪明
宝宝的情绪比智力更重要
开发宝宝数学潜能的几个科学妙招
6个月宝宝必须学习爬行
早教使孩子具备5大素质
0-1岁宝宝智力开发的法则
宝宝最初智力活动是学说话
婴儿分辨颜色的能力怎样训练
让宝宝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的能力
宝贝惊人的记忆力如何培养
新生儿与生俱来的“本领”
让宝宝去“发现”世界
宝宝需要什么样的智力开发
父母如何训练宝宝各种能力
如何锻炼小孩右脑
和孩子一起学习身边的数学
揭秘:聪明的孩子出生时有啥表现
1岁1个月幼儿游戏指导
老外的“玩商”开发值得学
为宝宝创造五彩缤纷的世界
如何发掘孩子的艺术潜能
训练宝宝的记忆力
妈妈素质影响宝宝智力
挖掘孩子智力不要错过八个时期
17个月宝宝的智力与潜能
聪明宝宝要多做点"白日梦"
如何教宝宝探索自己的身体
镜子能有效促进宝宝社会性发展
提高智力多给宝宝一点色彩
有利宝宝智力提升的好习惯
交响乐提升孩子智商
幽默训练从小开始培养
宝宝潜能开发营
6个洗澡小游戏提升BB智能
开发宝宝智力的小方法
宝宝"寻觅"可以提高记忆力
提升宝宝记忆的小锦囊
孩子的才华需要你来“挖”
0-3岁宝宝智力发育对照表
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如何训练宝宝听声拿玩具?
日本:培养天才BB的13绝招
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有秘诀
学习窍门让孩子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