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情形父母要坚决说NO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五种情形父母要坚决说NO

五种情形父母要坚决说NO

2015-11-04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父母一定要及时地进行制止,如果忽视、放任的话,只会让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并逐渐养成不良习惯。只有父母及时说NO,孩子才能获得正确的行为导向、持久的耐力和乐观的心态。

每个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可大体分为三种:严厉、放纵和民主。严厉的父母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坚决说NO,放纵的父母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有求必应,民主的父母则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情形下该坚决的对孩子说NO。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NO的父母,会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不是他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也要孩子懂得行为的分寸,父母若能及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坚决说NO,孩子长大以后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有求必应的父母,他们的过度溺爱会让孩子对一切事情都没有原则,想要的就要求马上去得到,这样的孩子往往不能体会父母对他的付出,更体会不到那是父母的爱。平时都会听到有妈妈在抱怨:“为什么我什么都依着我的孩子,他还这么叛逆呢”?“为什么我说他几句,他就要闹着离家出走呢”?答案正是因为父母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爱,但这种爱,并不仅仅是父母无条件的给予,也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迁就孩子的无理要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别忘了给孩子“成对”的教育,也就是说,让孩子经历“奖励”与“惩罚”,而“惩罚”的前提,就是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坚决说NO。

什么时候该对孩子坚决说NO呢?

父母对孩子坚决说NO的时间要趁早,一定要在孩子6岁之前。父母若在6岁之前对孩子说NO,尽管孩子会因为你的坚决而感到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或是跟你耍耍小脾气。可是等孩子6岁之后再对他说NO,他不会再简单地哭闹、也不会再简单的耍耍小脾气了,而是有离家出走、服毒自杀、甚至跳楼威胁的种种可能性,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有了对付家长的各种能力和选择。所以,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说NO要趁早。

一、当孩子做出危险行为的时候

当孩子做出危险行为的时候,父母要坚决地对孩子说NO。比如,孩子一边拿着家里的剪刀一边到处疯跑的时候,还比如孩子爬到家里的阳台栏杆上向下望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说NO千万别犹豫,而且说NO一定要及时。

其实,这正是因为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出现危险行为的时候及时给与制止。如果孩子的这种行为得到了及时制止,孩子就会意识到行为的危险性,从而形成良性的行为模式,建立起自己的“行为疆界”,保证了孩子健康、安全的成长。

二、当孩子违反社会规则的时候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遵循不同的社会规则,这样孩子才能更快速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一般孩子到了2岁的时候,就可以明白一些简单的规则了。这个时候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游戏有游戏规则,交通有交通规则,当他们违反这种社会规则的时候,父母就会坚定地他说NO,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如“抢小朋友的玩具是不礼貌的行为”、“红灯停,绿灯行,不能闯红灯”、“乱扔垃圾不是好孩子”等等,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应用规则来教育孩子,让孩子自觉遵守这种规则,这样才会保证孩子在长大以后不会轻易触犯到社会规则。

三、当孩子有意伤害别人的时候

孩子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所以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是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为根据的。比如说,他们生气的时候,就会打人或咬人。他们不知道这样给别人带来什么不好,他们所知道的就是,在他们生气或者遭受失败的时候,这种打或咬的行为会让他们感觉好一点,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进行积极的对孩子说NO。

四、当孩子欲求无止境的时候

如果孩子每次看到喜欢的东西都吵闹着买,完全不管这种东西自己已经拥有了多少了,这个时候就到了家长坚决。比如,同样一只玩具熊家里已经有很多只了,孩子却依然吵闹着要买一只新的抱回家,还比如吃过了三四支冰淇淋之后还想要吃。类似这种欲求无止境的情形,家长一定要坚决对孩子说NO。

孩子的过度要求基本是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养成的,所以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不应迁就或粗暴拒绝,而应该四两拨千斤,用行动告诉他:不合理的要求,我不会满足你,只有你确实需要,我才会满足你。

五、当孩子过于调皮捣蛋的时候

很多孩子调皮是为了引起大人们的注意,比如,故意将碗里的食物撒到桌子上,或是将鱼缸里的金鱼捞出来扔到地板上等等。这个时候,就要求父母及时出面说NO了,同时也别忘了给与孩子积极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妨先进行换位思考,想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了解了孩子内心的想法,才知道孩子是因为渴望得到大人更多的爱,揣摩了孩子的内心,用宽容、平和地心态看待孩子的调皮,引导他们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在说NO的同时,别忘了给孩子更多关注、更多爱。

如何对孩子说NO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第一、时机要恰当

选择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候对孩子说NO,在3岁之前,孩子的哭声一般是他身体痛苦的感受表达,所以哭声是一种信号,我们要帮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关爱他。但是,孩子到3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哭声有时不再是身体痛苦,而是一种意向表达,譬如:你带他去朋友家,看到别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带回家;你带他去商场,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父母不买就大闹。在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情况下,对孩子说NO往往能让孩子当场明白自己的错误行为,收到的效果也较为理想。

第二、环境要讲究

尽量要在孩子单独面对你时说NO,而不要让他在众人面前、或在其他亲属面前时对他进行教育。所以,无论他在哪里与你对峙,与你大闹,你都不要心急,要把孩子带回家,最好选择在卧室内,因为房间里没有危险物品。你将他置于卧室中,把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你,他会感受一种情景压力,然后,告诉他“你今天这样是不对的!是不礼貌的行为!不礼貌的孩子是不会得到大人的喜爱的”等,这种环境下收到的效果往往是立竿见影的。

第三、火候要掌握

父母在第一次对孩子说NO的时候,孩子可能会继续哭,这时父母就要掌握说教的火候了,这时一不要打孩子、二不要骂孩子、三不要在这时给他讲道理,因为他还小,很多言语还不太明白、四不要走开,因为要让他一直感受你不让步的态度。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坐在他面前,看着他哭。他开始时会很伤心,还很气愤,这没有关系。因为他现在全部的反抗本事就是哭,大不了他在哭闹时将头撞在床脚上,但他自己一定知道疼,不再撞。而你这一时间的坚持就向他展示了你的态度,不要暧昧要坚决!这对你和孩子都有好处。

这种说NO的方式就是以一次事件的处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不会心疼,我对你的爱是有原则的,这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孩子这是就会从中感知到父母的反应。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从此之后,他不会再如此辛苦地与你闹!然后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会一味地迁就他。

小编总结

父母一定要及时的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说NO,对孩子的第一次坏习惯,一定要耐心、及时地纠正,不可以抱着侥幸的心理一次次姑息、纵容自己的孩子。要知道,父母如何处理对孩子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以后是否会依赖这个行为模式一直走下去,关键在于他第一次得到的外界回应如何,正是因为父母的及时说NO,孩子才获得了正确的行为导向、持久的耐力和乐观的心态。父母们,何乐而不为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与“五种情形父母要坚决说NO”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五种情形父母要坚决说NO”还看
宝宝乱扔东西
每天和宝贝一起做游戏
让宝宝养成良好睡觉习惯
巧妙应对任性孩子的四种武器
宝宝到时候就会出现的问题
猜你喜欢
帮助宝宝改掉吃手的坏习惯
1岁半到1岁9个月的冷漠(图)
三个月宝宝流口水的原因
培养宝宝的良好行为和习惯.
妈妈学习五种亲子小游戏
冬季宝宝皮肤如何护?
不同年龄宝宝怎样建立社交圈
游戏是培养宝宝感统能力的好方式
宝宝口水少是好事吗
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孩子提升智
宝宝理发哭闹怎么办?
孩子爱做鬼脸是什么病
宝宝需要秩序感(图)
为什么一岁宝宝爱咬人?(图)
让宝宝安睡的睡前准备
如何面对孩子的幻想(图)
给宝宝吃饭坐不住支妙招
教你认识婴儿的肢体语言
有心父母让宝贝越爬越聪明
宝宝打呼噜怎么回事?
宝宝学爬行,爸妈做什么?
两个月的宝宝吃手怎么办?
宝宝睡觉踢被子怎么办?
宝宝学步鞋怎么选?
小孩子犯错如何处罚才合适?
宝宝睡觉翻白眼怎么回事?
杜绝孩子撒谎行为的四大关键
宝宝晚上不睡觉怎么办?
1岁以后的孩子开始要求独立性
让孩子不在挑食的法宝
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多怎么办?
正确对待孩子的破坏行为(图)
锻炼宝宝小手指的10游戏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深刻影响
孩子“胆小”多半是吓出来的
宝宝生活中常见的坏习惯
家有小小破坏王,究竟是为啥?
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
专家教父母制住孩子的坏脾气
“太干净”反而不易于宝宝健康
小儿睡眠时间表
孩子的好性格从小咋培养
让孩子训练自控的好习惯
哄哭闹宝宝睡觉的窍门
改变宝宝“睡倒觉”的习惯
儿时玩不够,后果会咋样?
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
父母6种行为阻碍孩子的成长
把控自己,从把控情绪开始
懂得合作的宝宝更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