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

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

2015-11-04

Tip1:每天抽出专属于孩子的半小时

孩子越小,越需要得到妈妈的关爱,尤其是上班族妈妈更需要对孩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因为她们的孩子与妈妈相处时间极少,极有可能会患上母爱缺乏综合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妈妈与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越好。对于孩子而言,较之与妈妈在一起的时间“量”,母亲和孩子相处时所传达的爱的“质”更为重要。即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非常短暂,但只要在这期间令其感受到高度浓缩的爱,孩子患母爱缺乏症的可能就会变得微乎其微。

因此,妈妈最好在将其他事全部推掉以后,给孩子留出只属于你与他的时间。在“只属于你与他的时间”中妈妈应该望着孩子的眼睛,细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动作。即使生活再忙碌,也不要忘记每天抽出半小时至一个小时的时间,尽情拥抱孩子、亲吻孩子,在孩子耳边细语“妈妈爱你”,使孩子每天都能感受到妈妈的爱。

Tip2:与孩子尽情畅聊

孩子成长迅速,大人尚未有所察觉,他们却已经在不断地扩展自己的思维,逐渐构筑起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意识世界。年幼的孩子尤其是如此,倘若在这种情况下与孩子长时间分离,父母可以与孩子沟通的话题则会变得寥寥无几,与子女间的感情纽带也会日渐松弛。如果与孩子的相处时间一少再少,那么无需多久,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会生疏、淡化。

因此,妈妈时刻都要对自身状态作出调整,与孩子的心理高度保持一致,及时满足他们的所需所求。尽管如此一来也许会对工作造成一定妨碍,有时也会令人感到些许心烦,但即便如此也一定要耐心地听孩子叽里咕噜地将话讲完,同时妈妈也要将一天之中所经历的种种讲给孩子听,多为彼此创造相互了解的空间。使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话语与之不断进行交流后,妈妈会轻而易举地了解到孩子的心理状态及存在的问题等具体情况,且对于日后的抚养及教育工作也会大有帮助。让我们利用所有空暇时间倾听孩子的话语,为孩子讲述我们的故事,与孩子尽情地交流吧。

Tip3:将妈妈热情工作的样子展现给孩子看

出于本能,孩子均不喜欢和妈妈分开。妈妈每早上班时,他们都会缠着妈妈要求她陪自己玩耍,有时甚至还会央求妈妈辞掉工作,每每此时妈妈都会心痛得双眼噙泪,真的想如同孩子说的那般放弃工作,去陪伴他们。但是,对于妈妈而言,工作并不像孩子想的那样简单,她们无法轻下决心将之辞掉。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将孩子带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让孩子看看妈妈究竟在哪里工作,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及妈妈工作时的模样。另外,将同事的名片给孩子看,告诉他妈妈在与这些人共同从事着什么工作,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如果不方便将孩子带到单位,可以想办法让孩子理解妈妈的工作对于妈妈和社会存在怎样的意义,对家庭生活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向孩子说明妈妈之所以工作完全是为了全家人的幸福,是为了使生活变得更加宽裕,也可以尝试让孩子对辛劳如此的妈妈产生感激之情。

Tip4: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陪同他们玩耍

父母与孩子相处时始终摆架子撑面子的做法并不可取。孩子对于谨守威严的父母会敬而远之,甚至于不敢向他们张开拥抱的双手。

孩子需要的是可以让自己毫不犹豫地投入怀抱的父母,是可以向其毫不忌讳地坦言自己内心想法的父母,是能够和自己一起洗澡、戏水的父母,是能够与自己一起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的父母,是能够说出几个自己喜欢的流行语的父母。如果父母能够不单单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观察、判断问题并采取行动,而是“跪下来”与孩子保持同一高度,那么孩子就会在妈妈身上感受到亲密无间的爱。

Tip5:对孩子的朋友也要用心

繁忙的上班族妈妈往往会忽略孩子的交友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妈妈,应随时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与同龄朋友相处得十分融洽,还是一直被众人所孤立。倘若条件允许,最好在假日或是周末抽出一点时间,邀请孩子的几位好友来家中做客,为他们准备生日派对或睡衣派对,并提供一些简单的零食,让孩子和朋友们痛快地玩一晚上,为孩子制造与朋友们亲近的机会,让他们在彼此间留下难忘的回忆。

Tip6:努力使自己与孩子拥有共同的爱好

“人”这种高级生物有时复杂微妙,有时却又单纯至极。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在得知彼此是同乡后,也会感觉高兴异常;即使只是与陌生人共同处理了某一件小事,两人的关系也会就此莫名地亲密起来。父母与子女之间亦是如此,虽说亲情与生俱来,但是倘若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时间过少,彼此兴趣迥异,缺少共同话题,那么即使相对而坐也会感觉相隔甚远。不过,若是每日相处的时间多一个钟头,一起做的事增加一件两件,父母与子女间自然就会逐渐拥有共同话题,彼此关系也会不知不觉地越发亲切起来。

即使某些举动在妈妈看来有些幼稚或是粗浅,但是为了与孩子维持亲密关系,妈妈一定要陪同孩子参与各种活动。不一定非要如何正式、成功,即便做得不好也没关系。仅仅是同孩子一起叠彩纸或开心地聊天,这类简单之事也不可忽视,因为与妈妈相处的时间本身对于孩子而言就是爱,就是鼓励,就是美好的回忆。另外,时间较为充裕的假日及周末,尽量要全家人一起度过。去市场购物或做饭时,最好让孩子与爸爸妈妈共同承担任务,这样也会使家人之间的感情更加笃实。

Tip7:务必要参与孩子的活动

上班族妈妈对于孩子幼儿园或学校中举办的活动很是畏惧,不去,心中放不下;参加,却又没有时间。

但是,孩子的活动还是尽量全部参加为好。虽然在妈妈看来,每年举办的活动都大同小异,显得既不重要,又不新鲜,但是对于孩子而言,每一次活动都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6岁时的文艺演出和7岁时的文艺演出在孩子看来其意义各不相同,无法相提并论。

更重要的是,其他孩子的父母全部到场,只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未能前来,孩子将会较之平时更加感到孤独和难过。尤其是被其视为世上最坚强的后盾、永久支持者的妈妈若是缺席,在孩子内心留下的创伤将是难以抹平的。失落感与痛楚感越强烈,孩子越发会对妈妈感到失望,甚至会因此怀疑妈妈对于自己的感情,严重时他们则会将自己想成是毫无用处的弱者、没有价值的人,从此变得自卑懦弱,伤感自怜。

因此,如若孩子有什么活动,即使再忙也要及时调整日程和时间安排,抽身前去参加。实在无法抽身时,则要请爸爸或奶奶代替自己出席,如果连这也有困难,便应与幼儿园或学校老师适时沟通,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法。

Tip8:每天与孩子通两次电话

上班之时抽时间打电话确实不太容易,如果被上司或同事发现,自己会非常尴尬。尽管如此,只要用心安排,事情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办,我们只要利用去卫生间或午饭后喝咖啡的时间,给孩子打电话就可以了。

与孩子通电话是为了使他们感觉到父母虽然工作在外,但他们的心却一直与自己连在一起。即便只是一次非常短暂的通话,妈妈也能从中了解到孩子的当前状况、心理以及健康状态,而孩子在确认爸爸妈妈的爱之后,孤独与焦躁的情绪便会逐渐平复下来。

但是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记得,千万不要在电话中提及“去学习班了吗?”“从外面回来后洗手了吗?”“习题都做完了吗?”等监视性的话语,也不要用“别惹是生非!”“要听奶奶的话!”“妈妈回家之前把作业做完!”等命令式的语气说话,而应亲切地对孩子说“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借此表扬孩子一天的表现,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阳光般温暖的亲情。

Tip9:理解不能说话的孩子的心情

人们只有在倾诉对象表现出“我已经为倾听你的话语做好充分准备”的态度时,才会道出自己的心里话。倘若对方专心倾听自己的诉说,并不时点头道“你说的没错”“那当然”“原来如此”等,利用此类话语附和自己的观点,讲述者就会将隐藏的心里话和盘托出。但是,如果讲述者在说话之时察觉出对方心不在焉,那么他就不会愿意将刚才还兴致勃勃的谈话继续下去。

孩子们也是如此,只要爸爸妈妈认真倾听自己的话语,对自己的意见表示出小小的认可或是支持,他们就会畅所欲言。这一点与大人们一样,孩子们也只会在别人专注于自己的讲述,愿意倾听自己的话语时,才会毫不保留地打开自己的心灵大门。

另外,父母们一定要认识到,眼神的交流以及心与心之间的真正沟通,能够使孩子们发现并解决自身问题。孩子们在独自理清个人思维并找到问题解决方法的同时,其日后克服人生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即使孩子的话题显得牵强、荒谬,我们也不要立即将其打断或予以反驳,而应耐心地听到最后;即便想数落孩子的嘴巴痒得难受,也要暂且听孩子将话说完,以对孩子的想法及感受做一个全面了解。在完全认同并接受孩子感情的前提下,再将作为大人、作为妈妈的观点道及出来也不为迟,偶尔,将即将出口的唠叨话咽回肚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Tip10:安排孩子与爸爸亲近的机会

爸爸能否在家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与孩子维持亲密关系,取决于妈妈背后的努力及其韬养于内的智慧。在各个家庭中,由于妈妈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爸爸与孩子间的关系也会千差万别。

倘若妈妈希望爸爸与孩子间的关系能够更加亲密,就不要在孩子犯错时对其恐吓“我非将这件事告诉你爸爸不可,让他好好教训你一顿”。妈妈不应该让孩子感到爸爸非常可怕,认为爸爸一向只会教训人。

另外,无论再怎样辛苦,无论有多么伤心,也不应该在孩子面前抱怨、咒骂爸爸,而应有意识地强调爸爸的优点,让孩子知道爸爸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以便在孩子心中为爸爸树立起一个健康、良好的形象。有时,妈妈有必要悄然离开,给父子(女)创造一个单独相处的机会。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与“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一岁前的孩子每月学个动作
感悟郑渊洁的瘸腿信鸽获奖
2岁宝宝为啥不喜欢一起玩
如何开拓孩子的才智
拒绝孩子时最容易犯的3个错误
带孩子上班双赢的职场早教
李阳幼时常被打骂是家暴重要原因
不要扼杀宝宝说话的欲望
溺爱可让孩子发育成低能儿
看美国家庭让孩子了解的应急预案
电子儿童,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
数学启蒙给宝宝数数123
新生儿身心特点科学早教
“不管”妈妈“外向”宝宝
宝宝百岁必做哪些事?
莫把童趣当做宝宝才艺之路的祭品
你带男宝宝去女澡堂洗澡吗
看“海绵宝宝”的孩子学习差
三种“早教错误”有益宝宝
父母不该说的6大关键词
超级奶爸60万字记录儿子成长历
中国家教三大“悲哀”
6妙法帮BB顺利度过认生期
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谁是扼杀孩子天性的刽子手?
德国人的传统:继承父辈玩具
最容易伤害宝宝自信的口头禅
教育BB抓住10个最佳时机
切记家长绝不能说的四句话!
“好孩子”的定义是什么?
教育孩子时,请控制你的废话
贵族运动能培养孩子贵族气质?
正话反说要讲技巧
宝宝的数学能力发展游戏
适合0-1岁宝宝的7语言游戏
警惕伤害孩子身心10种溺爱形式
3个月婴儿已能察觉他人情绪
细数2岁孩子4大怪癖
父母最爱做10大“蠢事”排行榜
新妈妈要学会适当忽视孩子
孩子自己“造词”正常吗?
注意低情商宝宝的三种表现
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怎么办?
早教视频有碍幼儿语言发展
美国幼儿的素质教育
养育出色女儿父母各不同
父母错误心态毒害宝宝心灵
孩子迷上化妆家长很纠结
巧妙训练你的新宝宝
美国女孩瑞秋慈善之水感动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