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家有个毕加索_才艺培养-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才艺培养 >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家有个毕加索

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家有个毕加索

2015-11-02

我们有理由相信,你孩子两岁时画的画和毕加索两岁时画的画没有什么差别。所以,拥有一双慧眼,了解一些指导未来大师的基本知识,对你来说十分必要。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涂鸦”的阶段,两三岁是他们这项创作的高产期。面对得意洋洋的孩子,和那些实在让你不知所云的大作,你该怎么办呢?

1. 让你的眼光“蹲”下来。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的画。成人在孩子绘画时指指点点甚至直接插手,都会妨碍孩子。

2. 用耳朵去“听”孩子的画。看孩子的画,并不是看他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他的画所表达的东西,理解他在画中所诉说的内容。所以,如果你能启发孩子说画,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但是你不要唠唠叨叨地询问。原则上当孩子专心于绘画时,你应该保持安静。当他画完给你看时,或者显然画腻了时再去问他。

3. 留心观察孩子的变化。当你发现了孩子绘画中一些简单变化时,你就要询问然后再加以肯定。很多时候,那不是孩子有意识的行为,但是你可以强调这一点,让他自己感觉到你的重视,让你的发现他孩子进行更多的变化

4. 尽量减少示范。画画的过程中,孩子经常会说:“妈妈,我不会画……”这个时候,不要急于示范,甚至手把手地教孩子画。询问孩子想画什么,然后告诉他一个用来下笔的线索就可以了。比如,如果孩子想画猫,你可以提示他:“猫咪圆圆的眼睛、长长的胡子,静悄悄地路……”相信孩子,他可能很快就会画出他脑中“静悄悄”的模样。

5. 形状是次要的。我们鼓励孩子画画,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准确地描画形状,而是希望他学会观察和表达。刻板地陷进横平竖直里面,相当于把成人的感觉原封不动地强加给孩子,这样就会剥夺了他创造和发现的乐趣,抑制了他想象力的发展。孩子试图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画出的画,即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但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他也能体验到表现的满足,体验了艺术所带来的欢喜,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6. 把画画工具放在他随手就能取到的位置。画画是有感而发的事情,而不是一项工作,一个任务。所以不要变成“画画时间到了”以及“画画时间结束了”。把蜡笔和白纸,或者小黑板和粉笔摆在孩子随手可得的地方吧,一旦他想画画的时候,就可以立即着手创作。

7. 脏兮兮的,就对了。两岁的涂鸦,一定是以“脏”为代价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艺术,也是以破坏和弄脏为基础的。所以,当你的小小毕加索进入创作状态的时候,就不要以“小心,别弄脏了……”来干扰他了。你应该做的,是事先做好防脏工作:给他穿上小罩衣或者旧衣服,选择不怕沾染颜色的桌子,给不好打理的地板盖上报纸或者一次性桌布。

8. 一种颜色就足够了。5岁左右,孩子开始对颜色着迷。在此之前,颜色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即使只有一种颜色,孩子也能兴致勃勃地画。当然,如果你的孩子对颜色很敏感、很强调,你可以满足他的要求,给他提供更多的颜色,但是不要去指导他“该”用什么颜色,请尊重他的感受。

9. 鼓励他和小朋友一起创作。我们永远不能忽视“孩子+孩子”的力量。与朋友们一起画画,能够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相互影响中,能够无限扩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同时,它还能满足了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的社会性需求,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10. 给他创造快乐的回忆。经历了快乐的体验后,孩子更容易有画画的欲望,也更能画出充满真情实感的画来。所以你应该尽可能丰富孩子的生活,给他自然、新奇和快乐的体验。你们一起感受生活,在一起画画,那将是孩子最最高兴的创作经历。

父母关心的绘画问题:

回答问题专家:张桀(山东省胜利油田胜中社区泵公司幼儿园)

Q 我们家里没有人会画画,孩子画完画后,所有人就只有一个工作:叫好!她画了说是鱼,我们就说“恬恬的鱼画得真好”,她画了说是圆,我们就说“快来看呀,恬恬画得多圆呀!”这样做可以吗?

A 这只是一般家长的评价,其实可以更具体些。先是询问:“你画的圆是什么意思?”孩子表达后你可以说:“哦,原来你是这么想的。你的想法真巧妙,总是跟妈妈的想法不一样。”当孩子遇到涂色和用笔疲惫的时候,你可以说:“这幅画需要付出很多劳动才能画好,但是我的宝宝做到了,我真为你骄傲!”

Q 孩子最近特别喜欢画圆,但是他画得特别不圆,我们该不该指出来?

A 为什么要盯住孩子画得圆或者不圆呢?绘画是孩子一种情感宣泄,不要当成一种技艺的学习。

Q 孩子总是要求我给她画这个、画那个,我怎么办?

A 孩子的反应很正常,很可能因为之前你对孩子的鼓励不够,孩子缺乏自信,又很希望能尽快画出像样的东西来。出现这种情况没关系,你可以非常简单地给她画两笔,甚至可以画得非常不像,当然如果你的绘画本领还不错,也可以把同一件东西画成不同的样子。这些做法都是在告诉孩子:“画画有很多方式,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画成任何样子。”

Q 孩子一岁十个月了。我想让他画画的话,应该从何开始?

A 这时候只要给他纸和笔,让他做好可以自由自在绘画的准备就可以了。不过由于他画的时候会用力不均匀,容易画到纸的外面,所以你可以给他大一些的纸。当然,为了不去固化孩子的思维,你也可以不时地给他一些形状和大小不一的纸,让他意识到没有必要非在一张规矩尺寸的纸上画画。

Q 我儿子两岁三个月,他很喜欢画画,画完之后会把自己画出来的东西说成任何事物,这样正常吗?

A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会给乱画的东西下定义,如果家长询问,他就会随便说一些答案。所以无论孩子给自己的作品说成什么,你都不必去纠正他,更不要追究像还是不像。孩子仅仅从手和纸笔的接触中获得乐趣,到底在画什么,没有太大所谓。

Q 我的孩子总是到处乱画,在我的书、被子、床单甚至墙上到是画起来没完。但是真的给她纸了反倒不好好画,每页画上一道就说画完了。我该怎么办呢?

A 你可以为她提供一些可以画画的但是又很新奇的材料,比如抹布、宣纸、砂纸,水泥地面、瓷砖等,满足她的好奇心。但是同时明确地告诉她,哪些地方是不能画的。这是原则问题,所以你不需要解释很多理由。

Q 我想补补绘画的课,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学起?

A 你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去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从帮助孩子的角度讲,你只要提高自己的绘画理念就可以了,那样就会对孩子有帮助!

张桀老师的话:小孩子画画,无非出于两种原因,一是好奇,二是喜欢。家长第一次让孩子画,孩子往往是很好奇的,而孩子自己想画时,又往往是出于喜欢。我只想提醒各位家长,不论孩子画画是出于好奇还是出于喜欢,大家都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画画本身,而应该细心观察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智力发育水平。孩子画得好不好有什么重要的呢?如果我们一味就画论画,甚至想逼着孩子成为画家,恐怕用不了多久,孩子对于画画,连好奇带喜欢就全都没有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与“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家有个毕加索”相关文章
学演讲可以提升孩子的创造力
六种音乐启蒙智力的方法
“2018小小世界杯”—超萌兔
孩子学篮球的最佳年龄你真的知道
2-3岁培养绘画能力关键期
看过“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家有个毕加索”还看
如果你的孩子是下一个刘翔……
田亮晒女儿绘画背影照宝宝学画画
本周热议:田径世锦赛:中国健儿
李湘晒女儿作业照王诗龄写名字字
【育儿头条】如果你的孩子是下一
猜你喜欢
“低声教育”胜过吼孩子,必看!
总怕吃亏,养不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抱歉,我就是你们说的那种妈妈
21种躺着跟孩子玩的游戏,赶紧
幸福家庭都相似:宠爱妈妈+尊重
这些绘本,让隔代教育更融洽!
学了这5招,防止宝宝幼儿园被欺
家长这样做,宝宝认字超高效!
中国在幼教上的欠账未来10年都
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聪明的妈妈
8个小游戏,提高宝宝精细动作!
父母各自赋予孩子什么品质?
幼儿园安全管理,看看国外是怎么
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抱抱又何妨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说:老师不喜欢
普通家庭的孩子,有必要砸钱上兴
姥姥VS奶奶,谁更应该看孩子?
拒绝孩子别说“不”,说“可以”
亲子共读有很多争议?你是哪一派
不吼不叫,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家庭教育中必知之宝宝的小秘密
培养宝宝仪式感,从过生日开始
50首儿歌,帮助宝宝练口语!
拒绝孩子可以,但只会说「不」是
一定要坚持亲子阅读,好处多多!
被惯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碎片时间高质量陪娃的10种方法
看完这篇文章,给孩子报兴趣班再
培养注意力的10种小游戏
陪娃很花时间?它决定孩子的幸福
小、中、大班亲子游戏大全
比起打骂,这种暴力更伤孩子的心
这么遛娃,比环游世界还长见识
这3类玩具有助于大脑成长
好父母,绝对禁止这18点
万圣节亲子游戏大放送!
连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你成功个
宝宝如何早教0到1岁宝宝早教训
爱孩子,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哄娃神器:15个益智小游戏
“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夫妻关系和睦
如何开发幼儿智力幼儿智力开发游
怎么培养孩子画画的天赋?避开这
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
给宝宝进行特长教育,切记避开3
适合0-2岁宝宝玩益智小游戏推
手把手教你10个在家都能玩的蒙
做好这3点,跟孩子做朋友
没有原则的父母,才会总是满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