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睡前阅读_早教资源-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早教资源 >让孩子爱上睡前阅读

让孩子爱上睡前阅读

2015-10-29

美国畅销儿童书作家劳拉·努梅罗夫说:“每晚临睡前读上20分钟,美国儿童的读写能力就会完全不同。”劳拉·努梅罗夫曾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我的父母每天晚上都读书给我听,正是从那时起,我爱上了读书。九岁的时候,读别人写的故事让我感到无比兴奋,我开始想要自己写作。而今天,写作成了我的职业。”

然而,在互联网等各种高科技产物的强烈诱惑下,要想让现在的孩子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会儿书或者听一会儿故事,其实并不容易。但努梅罗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妨“强权”一点。到了规定的时间,不管孩子是在看电视还是玩电脑,都要让他们马上停下来,然后全家每个人都拿一本书,坐在同一个房间里读上半个小时的书,或者互相交流,说说每个人最近都在读什么,有什么样的读书心得。

孩子如果培养了睡前阅读的习惯,可以很好地改变他们痴迷于电视、网络的不良现状。据一些资料显示,在孩子睡前给他们讲故事,或者让他们自己动手翻阅,可以帮助他们更容易适应社会。调查还发现,那些从小就开始阅读的孩子,他们的语言技能发展较快,并且在其日后的发展中,语言优势也较为明显。

为什么会这样呢?睡眠的重要大家应该都知道,仅次于吃饭,它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力的重要一环。睡眠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大脑皮层的细胞,不至于让它衰竭和破坏,而且它可以恢复神经组织在活动时消耗的能量。所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睡眠,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神经组织,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睡眠如此重要,其实,睡前的活动也是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睡眠时间和质量的。我们知道,在睡觉前,如果大脑皮层处于过度疲劳、过分恐惧、过度悲伤或过度兴奋等异常精神刺激状态,将会影响睡眠。这是因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还有兴奋区段的缘故。明白了这点,如果父母在睡前能给孩子讲故事,或者让他们自己看绘本、图画书,书里的故事和画面,是可以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

不过,父母要挑选合适的书籍,不适宜挑选那种带有惊险情节、悲惨结局的图书,因为这样会对孩子的睡眠造成影响。在孩子临睡前,父母要给他们讲一些温馨的故事,或者让他们自己看一些愉快平和的书,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睡眠,而且对他们的成长发育及以后养成阅读习惯非常有好处。

生活中我们也能发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每天晚上临睡觉前,不管多晚,都要缠着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内容无非就是一些简单的儿童童话故事。这些故事他们百听不厌,而且不听父母讲故事,他们就无法安睡。

那怎么讲故事对孩子的睡眠更有好处呢?

1.感情充沛。充满感情地为孩子讲故事,可以很好地与孩子沟通感情,让他们感到安心,有安全感。为孩子讲床边故事的时候,还要用感情来表现气氛,声音一定要轻柔甜美。

讲故事之前,最好先了解故事的主题和内容。遇到一些生动的情节,可以感情丰富地给他们讲,比如讲到灰太狼看到懒羊羊时,那垂涎三尺的模样,父母不妨做出一些流口水,见到美味时的表情。当孩子看到这个丰富的表情时,肯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2.绘声绘色。通常情况下,父母的声音变化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不要一味用很平淡的语调,而应该根据所读内容,适当变化自己的声音,使故事听起来更生动。

比如汽车的“嘟嘟”声、火车的“呜呜”声、小狗的“汪汪”叫和小猫的“喵喵”叫,家长都可以用生动的拟声发音来模仿,最好不要只是呆板地念出字来。如果家长能够充分表现出愉快、伤心、兴奋、难过等情绪,那么睡前故事就会和广播剧一样精彩。

3.把握节奏。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是能吸引孩子,不过也容易使孩子太兴奋,导致他们睡不着。所以给孩子讲故事时,前半部分可以讲得精彩一些,后半部分就要适当缓和了。比如是高潮迭起的故事,为了避免孩子过于兴奋,家长就要尽量把握故事的节奏,甚至调整故事的内容,给他们制造入睡前的安宁气氛。

我们知道,如果孩子睡前接触恐怖的、血腥的故事,极有可能影响他们的正常睡眠,所以给孩子选择睡前阅读的书籍非常重要。对于孩子睡前的书籍,不妨选择一些温馨的亲情故事。这种类型的图书既能引导孩子进入故事王国,又能使他们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4.保持耐心。如果前一晚的故事还没讲完,孩子就已经睡着了,那么在第二晚讲故事的时候,最好能有个“前情回顾”,以便于孩子想起头天的内容,记忆上能衔接起来。在讲述过程中,如果孩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而发问,父母就应该先为孩子解说,然后再继续讲述,而不要不耐烦地说:“别插话,等会我再告诉你”,这样一来,很可能会打击孩子的阅读兴趣。

5.适当改编。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吸收能力和兴趣,适当改变一下故事的情节,比如把国外的童话故事变成可以理解的国内故事,把长篇幅的故事改成简单明了的故事,把长又不好记的外国人名字换成亲切的邻家小孩名字,这样才便于孩子了解和记住。

总之,家长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促进亲子关系,这是个应该长期坚持的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急于求成。

孩子一般到了一岁半左右时,已经开始不满足于简单的图画书了,他们开始对故事书感兴趣。可是婴幼儿的生活经历简单,很多故事涉及的知识背景孩子都不熟悉,因此,他们对许多古典童话故事还很难产生兴趣。所以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智决定了他们只适合听那些简单的故事,情节稍稍繁琐的故事都不适合念给他们听。比如公主和恶人呀、神仙妖怪呀等,这些充满争斗的、曲折的故事,对他们来说听起来还是太吃力,而且很可能会被吓倒。

父母如果不明白这点,在孩子临睡前,给他们讲恶毒皇后给白雪公主吃毒苹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是很容易使敏感的孩子做噩梦,从睡梦中惊醒的。因此,孩子睡前书籍的选择,是一个从最早的童谣书、概念书和玩具书进入到故事书的过渡过程,家长千万不能着急。

有一本著名的亲情儿童书,讲的是小熊和妈妈去摘蓝莓,遇上了另一对摘蓝莓的母子,两个小宝宝因为贪吃贪玩走丢了妈妈。于是他们就去找妈妈,在找妈妈过程中,遇到了其他小动物和他们的妈妈……最终,两个小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妈妈,高高兴兴跟着妈妈回家了。

这个故事很适合幼儿,即使是一岁多的孩子,对母子关系也早有体会,非常理解故事中小宝宝找妈妈的心情,而且也能从故事中知道,不管哪种动物,它们都是有妈妈的。

这个故事其实有点像《小蝌蚪找妈妈》,都是通过一些简单重复的情节,用一些象声词,让故事里的每个动物都鲜活起来。这种故事在告诉小朋友每种动物特点的时候,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这样的故事结构安排很符合孩子心理,也容易让他们理解,所以当父母讲完小熊和小蝌蚪都找到妈妈后,他们也就会在甜蜜满足的微笑中慢慢睡去。

这样的亲情故事,孩子之所以喜欢,就是因为亲子关系是孩子在生活中最早、最容易理解的关系。爸爸妈妈也是他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亲人,所以他们最容易感同身受,也最容易产生兴趣,感受到温暖,拿这种书作为睡前读物,自然也就能保证他们的睡眠质量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与“让孩子爱上睡前阅读”相关文章
这篇教男人如何带孩子的好文!转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看过“让孩子爱上睡前阅读”还看
帮孩子选择合适的英文书
10部小宝宝绝对会爱的英文原版
给孩子讲家庭故事,有助培养交际
伤害孩子身心动画片四大罪状
端午节,怎么与孩子度过?
猜你喜欢
小宝宝也需要情感交流
生活式早教,让家人成为老师
宝宝成长中的第一次
孩子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
早期教育不是“强行教育”
四种气质宝宝教养方式
早期教育应拒绝的问题
语言灌输不如亲身示范
给学龄前孩子立“规矩”
宝宝发烧的4个护理要点
父母的行为对宝宝影响大
新生儿的神奇本领
儿童穿衣注意事项
早期教育需遵循的两个守则
家长教育孩子“维权”的方法
培养宝宝优良性格是成才的关键
1周岁的宝宝能理解什么?
早教的几个关键年龄段
如何帮孩子生长发育长个子
摈弃目标——早教的最高境界
家长不应把教育责任推学校
月龄不一样早教大不同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生活式早教”成育儿新时尚
家庭情感重心测试
婴幼儿早期教育以哪些内容为主
家庭教育孩子二“不得”
利用颜色分析宝宝本质
孩子独立开端
宝宝早教不等于早期“学知识”
家庭中的如何实施有效的早期教育
新生儿早期教育的具体方法
早教不要急功近利
家长常犯十种错
宝宝最需要信任感
唱摇篮曲,也有很多讲究
如何让孩子学会爱其他人
早期教育打开宝宝学习之窗
早期教育应该从何是开始
孩子的早期识字要适可而止
宝宝气质类型与养育对策详解
疼孩子要让孩子明白
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才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六大原则
早期教育可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早期教育有必要吗?
让孩子多体验真实的生活
学习障碍是一种疾病
专家解密小宝宝的五种性格
2岁前对早教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