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儿童的艺术培养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探索儿童的艺术培养

探索儿童的艺术培养

2015-10-15

●艺术型宝宝要早培养

科学家根据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现象,即人类脑功能活动的特点,把人划分出三种类型。艺术型的人脑功能活动的特点是具有直接印象的鲜明性、知觉和记忆的形象性、想象的丰富性。对于幼儿来说,从小接受艺术教育,不但是才能的培育,而且对其一生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因此掌握孩子脑功能的类型特点,对于父母和老师至关重要。

●培育宝宝艺术能力的重点

3岁前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非常迅速。您从来没跟宝宝讲过的话,他突然有一天自己会说了。如果您经常与宝宝一起唱儿歌、读诗歌,潜移默化中,宝宝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很快的提高,宝宝的创作能力也会相应地有很大提高。

1.用身体动作来感受艺术

3岁前宝宝的思维特点是动作性思维占主要地位,因此,在培育宝宝的艺术能力时,要注意让宝宝用具体的身体活动来体验和感受艺术。比如,宝宝喜欢小燕子的歌,您可以让宝宝挥动胳膊学燕子飞,感受小燕子是怎么飞的。

2.重视艺术感知与体验

艺术感知与体验是艺术创作与表现的前提,并为创作与表现提供素材。因此,您不能只注重宝宝创作了什么,而应该注重宝宝创作以及创作之间的这个体验的过程。艺术的巨大潜能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无限表达空间,培育的方式千变万化,每个宝宝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关键是您有没有从观念上重视宝宝的艺术能力的发挥。如果您重视,宝宝的创造力一定会让您大为吃惊的!

3.为宝宝准备充足的艺术材料

为宝宝准备各种各样的颜料,让他自由地探索各种颜色带来的快乐,或许不久之后您就会发现,宝宝创作出了一幅印象派画作;为宝宝准备各种各样的小乐器,让他自由地弹奏、敲击或吹奏,或许不久之后,您会发现宝宝创作出了一首令人情绪激昂的军队进行曲。

●生活小建议培养宝宝艺术感

1、留下最棒的。与其让你的孩子保留他创作的每一件作品,不如与他好好谈谈,建立一个基本的保留作品的规则,让他每隔一段时间选择12件他最喜欢的作品保留下来。到了年底,他所保留的最佳作品不会超过5件。

2、拍照留念。整理和收藏一件件作品是一件繁琐的事情,与其让它们占用你太多的空间,倒不如拍下它们,并且把这些照片统一收藏在剪贴簿中,给每张照片加些注解和纪录。这样,即使有些作品由于空间的因素丢失或被抛弃,你也仍将拥有另一份美好的回忆!

3、儿童文件存贮盒。办公室提供存贮的设备中往往有一个放文件的架子,你可以很方便地将文件夹存放其中,便于拿取文件。你也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建立一个他自己的存贮系统。可以在一个文件夹存放2岁的作品,另一个存放3岁的,等等。现在,所有的作品都将被很好的、有序地保存,你的孩子甚至还能学到整理的技巧。

4、最好的礼物。有没有发现?其实孩子的艺术作品是给亲朋好友的最好礼物。与其为了你的孩子给你的家庭成员买礼物,不如鼓励他们把自己的作品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那些特别的人,这对他来说将是最棒的认可和鼓励。

5、归于一处。对于那些不是画在地上、墙上的作品,最好的容器就是一个很大的、有盖子的塑料容器。同样的,这当然也要经过选择如果你要保留未来15年内孩子带回家的每一件作品,那么你的房子将泛滥成灾。

6、好作品,挂起来。为孩子的作品专门准备一块告示板,这样他就可以在自己的卧室里展示他心爱的作品了。

7、整齐有序的工具箱。如果你的孩子在家里做了很多的艺术作品,那么他可能拥有许多蜡笔、记号笔或其他的艺术创作材料,而这些工具就需要一个统一存放的地方。将它们都放在一个便携的盒子里,盒子要轻巧,可以使孩子随心所欲地把它从一个房间带到另一个房间。除此之外,在把这些材料放入盒子之前,最好将它们归归类,并整理到不同的有拉链封口的袋子中。这不仅使得每件工具都整齐有序,更重要的是让它们在被需要的时候可以很容易找到。

总之,从小就培养宝宝艺术能力,多带孩子去领悟生活,感觉艺术的魅力,同时多鼓励孩子,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与“探索儿童的艺术培养”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探索儿童的艺术培养”还看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等等小花个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这些中国式早教不合理你做了多少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猜你喜欢
孩子:你的人生有三件事千万不能
早教,从“模仿”开始
50条绝招教你打造漂亮女儿
小故事大道理:培养孩子很简单,
中国父母的反思:孩子,我不欠你
灌注爱的土壤培养宝宝好人格
时间都去哪了?不做“失陪族”父
探索·解读:活的出色,生命何妨
乐活·视野:五岁孩子携勇气,登
闯关!史上最强悍5关绕口令
石岚:唯有“爱”与“陪伴”,换
乐活·视野:全港10大最贵直资
最新发现:3岁孩子都会“以貌取
乐活·视野:日本孩子10岁前一
杨澜谈育儿: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
德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教养·学习:父母勿失信心
从AA制看中西方教育:没有人替
教养·学习:十招让子女开心快乐
这样早教,不会错!
“最强大脑”:失去快乐的成功值
最强大脑:林丹不是一个好榜样
无痕教育,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乳房的故事:一位85后超级奶爸
伟大的母亲,操劳的一生
创意照片:你会这样给孩子拍照吗
陪伴宝宝成长是一个甜蜜的过程
不同国家的孩子,不同的成长方式
德国:宝宝学外语,最好2岁开始
小心!家里危害宝宝的三种东西
揭秘世界各国的儿童节
日本家庭作业:每天拥抱妈妈三分
母爱最伟大,每个妈妈都有超能力
你经常对孩子说的词都有哪些?
美国“带孩子上班日”,了解职场
且行且谨慎:海外生子可享受的福
高温来袭避免宝宝中暑有绝招
探索·解读:为孩子的创意解锁
不做“低头族”父母,亲子关系更
探索·解读:孩子,我把作文变简
穷养富养,都不如好好教养
小心!这些花草有毒,孩子千万别
周玥赟: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
家庭教育中需注意的“三应三忌”
韩国:周末带孩子到乡间寻找快乐
隔代教育:外婆抚养出来的美国总
总统也“抠门”:奥巴马这样教女
早教机的315维权
让我的爱陪你一起成长
乐活·视野:华德福,幼儿教育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