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一”家庭宠出的坏脾气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四二一”家庭宠出的坏脾气

“四二一”家庭宠出的坏脾气

2015-10-15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召集来一批四五岁的幼儿,摆上一桌子的糖:然后告诉他们:我要出去一下,这些糖都放在桌上。要是能做到等我回来再吃糖,你就可以吃上两块;如果想在我一走就吃的话,那就只能吃一块。说完,心理学家便躲进另外一个房间进行观察,他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在抓耳挠腮地思索着,不久一部分的小朋友开始去抓糖吃了,另外一部分小朋友开始了苦苦等待。这个心理学家后来跟踪了这两部分人群二十余年后发现:不能等待的那些小朋友,在择业、婚姻、收入等诸多角度都远远没有后者优秀。因此,他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延时满足的培养对于一个优秀人才意义重大。

延时满足,即延长时间来满足愿望、需求等。如今家长对孩子欲望的满足大致可以分为5种:延时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专家提倡,对孩子要有意识地让其接触延时满足和适当不满足的情况,经常处于即时满足的宝宝,容易性格急躁,且因为所有的东西都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而不会珍惜,无法感受到幸福,长此以往,还会让他觉得唯我独尊,不懂得尊重他人。而能够坚持等待的孩子,在成人后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幸福。

四二一家庭宠出的坏脾气

你家孩子是否有要求就必须马上满足,否则就大发脾气?这是近日网上出现的一个调查,此帖一出现,立马受到了年轻爸妈们的热捧。

不到半天时间,此帖就成为头条。仔细翻阅回帖,不难发现年轻爸妈在面对孩子哭闹时常以即时满足孩子的愿望而告终。殊不知,如此对于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一剂毒药,最终导致不良后果。

专家指出,现在不少家庭,尤其是四二一结构的家庭几乎对孩子予取予求。时间一长,孩子便没了耐性和自我控制力,一旦要求不能立马满足,便又哭又闹,让家长无所适从,最后只能束手就擒。更重要的是,如果家人总是一味顺从孩子,却不培养其对他人的体谅、对事物的忍耐及宽容,一旦孩子长大,这些从小养成的坏习惯可能会让他在面对社会时显得格格不入,甚至难以适应。面对孩子的要求甚至哭闹,家长应该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能为了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恢复情绪而纵容妥协,除了涉及生理需要的一些紧急事件外,一般可以找个理由,等上一段时间再满足他。可别小看了这种延时训练,它对磨炼孩子的耐性、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Tips

延时满足操作法

对孩子进行延时满足教育的过程说长不长,但说短肯定不短,从婴儿时期到进了小学都可以进行,只是家长们应该清楚的是,如何进行延时满足训练。最典型的方式莫过于家长带孩子游玩时,引导其学会等待、学会排队,等游戏完成时再询问其感受,顺势引导其产生经过等待的东西在得到后才更美好的概念。

当然,一开始对孩子进行延时满足训练的结果往往会引发一场不小的哭闹。对此家长要坚定自己的意志,切不可因心软而妥协,此外还可以想方设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让他明白哭闹是不起作用的。以下建议也许会起到些作用:

1.等待时间由短而长:

因为很多孩子已经有了小金口的倾向,让他等待很久也许有些残忍,爸妈们可以从1分钟开始训练。几次下来,孩子对等待有了适应,妈妈们就可以让等待的时间不经意地慢慢延长,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孩子们的耐心也会随着等待的时间延长而增强。

2.父母必须言而有信:

延迟满足必须有一个理由、一个承诺,这就要求年轻爸爸妈妈们言而有信,否则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讲信用,延时满足反而成了孩子怀疑父母信用的道具。

3.态度明确,口气坚决:

爸爸妈妈要求孩子等待时的语气必须坚决,让其感觉到没有商量的余地,对于孩子的哭闹也要想办法分散其注意力,让他明白哭闹无助于达到自己的目的。

4.延时满足不能一刀切:

虽然一直强调延时满足的重要性,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采取延时满足政策。爸爸妈妈要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加以判断,决定哪个能马上满足,哪个需要等待,哪个根本就不能满足,将延时满足与即时满足、适当不满足灵活应用。

家长应该了解宝宝对事物是抱有一种怎样的心理,适当地干预宝宝的思维也是未尝不可的,让孩子懂得雨后的阳光更美丽。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与““四二一”家庭宠出的坏脾气”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四二一”家庭宠出的坏脾气”还看
家长惩罚有方孩子便会乖乖听话
幼儿教育法:罚宝宝独自呆在房间
幼儿教育法:罚宝宝失去原有的某
教育法分享:可减少宝宝玩的时间
宝宝顽皮应承担犯错的后果
猜你喜欢
治疗孩子的“情绪低潮病”
亲子8招让孩子倾吐心声
爸爸怎样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爸妈是宝宝“生”出来的
最困扰父母的10大早教难题
懒妈妈的三大育儿法宝
容易毁掉孩子的“七大狠招”,你
你是“会”说话的家长吗?
80后悄然流行"拼养"孩子
十大容易被忽视的早教误区
徐国静:妈妈这样做宝宝就聪明
你是“直升机父母”吗?
别让规则在亲子间筑起心墙
别让竞争教育伤害孩子
五种妈妈伤害宝宝最深
警惕5大"育儿真理"伤宝宝
"恐吓"会抹杀BB的快乐天性
家长炮制早教支出省钱秘笈
宝宝春季出游安全8大注意
妈妈如何读懂宝宝的手语?
8个关键问题决定宝宝一生
学会说"反话",孩子很听话
我觉得做小孩真的挺难
5个高招解决老人带BB问题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六件礼物
不了解孩子会伤害孩子
"拯救男孩"更要拯救教育
咋培养出善表达情绪的男孩
家庭体育锻炼的三原则
八招教孩子提高防范意识
4大伤害别强迫孩子"分享"
从日本地震看日本防震教育
家长常见的教育矛盾心理
让你的孩子学会自己花钱!
家长应成为早教中的主导
你的爱是孩子的陷阱吗?
不要将孩子“看透”
宝宝学做人永远比成才重要
孩子错了小声教育更有效
父母对孩子的爱竟是陷阱?
当妈偷看我日记时……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父母应怎样保护孩子的面子
外国趣味早教大盘点
真正母爱是放下自己爱孩子
三岁孩子攻击性强怎么办?
美丽烦恼:BB相貌该不该夸
生活化早教更益BB身心
父亲当甩手掌柜坏处多多
宝宝成长最需要的7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