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批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呢?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父母批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呢?

父母批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呢?

2015-10-14

忌讳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

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错误批评:

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

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由于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

剪枝有方:

将批评升级为战争,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而且,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这能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所以,妈妈此时不如使用表扬式的批评方法,去发现孩子的点滴长处,先褒后批:你的左手手型比右手的漂亮,左手三指比二指好看,这一遍强弱感觉掌握得不错,接着再提要求:右手能不能也像左手那样漂亮,二指能不能往回勾一点,速度如果再放慢一点会更好。来,我们来试一试,我想宣宣一定没问题!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她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九个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她很可能会毫无心情保持自己的九个优点。

忌讳二:大喊大叫失控的情绪难以给孩子正确引导

陶陶每天都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玩具散落一地,画笔、画纸摊满了桌子,床上也堆着他的各种小玩意儿,自己最喜欢的书也十有八九到想看的时候不知道去哪了。多次的提醒仍然没能使陶陶有任何改观。

错误批评:

屋内的一片狼藉点燃了妈妈心中的怒火: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从哪儿拿来的东西玩完了还放回哪儿去。你就是不长记性,你不收,看我全把它们扔掉!说着假装把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扔了,接着是一阵急风暴雨般的叫嚷。

留下的伤痕:

不是你的嗓门越高就越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声调和结果往往成反比;并且大喊大叫使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也把你的修养咆哮得无影无踪。如果大人孩子都发脾气,批评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哭闹和打骂,教育的效果抵消为零。而且孩子很快就会知道,妈妈嘴上说扔掉,但是手上却没有真正扔掉,妈妈的威信也由此丧失。

剪枝有方:

千万不要以为你的态度,包括表情、语气和目光无足轻重,只有好心就足够了;不肯在表达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难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因为,有时候他们拒绝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

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所以,最好管住自己的脾气,让自己息怒。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难养成的习惯,妈妈应该对陶陶耐心一些。先和孩子一起收拾,能收好一件东西就鼓励一下。孩子被妈妈的肯定激励着,会慢慢学会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忌讳三:喋喋不休过滥的批评引来逆反

玟玟有一大盒子各种形状的小珠子,串起项链漂亮极了;但当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几个透明的围棋棋子充当夜明珠时,哭着喊着要,对方不给,她就把人家装夜明珠的小瓶子扔到地上

错误批评:

玟玟的举动让妈妈觉得很没面子: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不能总是看着别人的东西好,你家里的玩具还少吗?自己的东西扔在一边不玩,一看到别人拿点什么就跟宝贝似的,真没出息下次再这样,我绝不再给你买任何玩具!

留下的伤痕:

如此絮叨、缺乏新鲜感的批评,不能给孩子大脑以明显的刺激,说得越多,孩子越会把这些话当成耳边风。而且,别看孩子小,对语言的领悟能力一点不差,没出息、占有欲一类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反感,明着或暗着和你对着干,身上的毛病很可能会有增无减。

剪枝有方:

漂亮的和新鲜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诱惑,抵御诱惑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她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并没有错,但他人的东西我们不能要、更不能抢或毁坏。接着向孩子讲清楚:世界上的好东西多得数不清,我们不可能全部拥有;如果特别想要,就得凭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比如如果对方愿意,可以用自己的漂亮珠子和小朋友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与“父母批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呢?”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父母批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呢?”还看
如何防止宝宝近视
教你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的方法
促进宝宝小肌肉发育的10种游戏
如何教宝宝正确认识金钱观
如何教宝宝正确认识金钱观
猜你喜欢
好爸爸是怎样炼成的?
法国妈妈的智慧育儿诀窍
好的家庭教育浓缩成五句话
非语言沟通的影响力胜过语言
儿童家具新国标,你知道吗?
良好的亲子教育必备八大智慧
孩子犯错是否真有必要惩罚
好父母的九大“岗位职责”
日本男人也当“育儿爸爸”
宝宝成长过程中育儿要注意几点
培养宝宝的自然观察智能
幼教也“占坑”孩子养不起
糊涂新妈N种错误“喂养术”
优秀妈妈的45条育儿经验
家庭教育被忽略的8个大于号
婴儿长牙期间各类问题详解
亲子关系类型影响孩子个性
如何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孩子
幼儿教育并非特殊教育
英国教给孩子10句保命金言
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
亲密育儿妈妈三大“阵营”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
留洋博士的亲子手记
“富三代”亲子策略
美国儿科专家传授8个育儿技巧
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婆媳育儿需要“斗法”吗?
粗线条妈妈育儿诀:不刻意
给父母的提醒
孩子脑袋大小跟智商有关吗
最搞怪星妈小S“骗子”育儿术
教育女孩子这几种方法不可取
别总问孩子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焦虑时代”做自信父母
和你的孩子再长大一次吧
七种教育会毁掉女孩的未来
婴儿长牙过慢4大原因
别做孩子的上司或奴仆
孩子成长别期望“种瓜得瓜”
“一掷千金”式育儿观念大PK
幼儿家居安全8大防护措施
尊重应是关心孩子的前提
乌克兰父母“粗心”育儿
10大美女主播“另类”育儿经
让其被心底深处所吸收
公益——随时、随心、随地
英国孩子不“坏”爸妈不爱
给孩子反复听一些优美的诗句
“拼养”,和平相处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