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过早陷入"竞争"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不要让孩子过早陷入"竞争"

不要让孩子过早陷入"竞争"

2015-10-12

竞争本身是个中性词,对人具有健康向上的积极作用的就是良性竞争,使人变得自私、狭隘、妒忌、规避、退缩的就是恶性竞争。孩子“输不起”就是恶性竞争的消极影响。

“排他性竞争”不适合孩子

有一位在公司做管理工作的妈妈,特别崇尚 “鳗鱼效应”。其“理论依据”是:以前渔夫捕鱼时最犯愁的就是带鱼捕上来后很容易死,后来,一个聪明的渔夫在船舱中放进了带鱼的天敌——鳗鱼,于是,鳗鱼追着带鱼咬,带鱼被迫四处逃窜,带鱼体内生存的欲望被激发出来,死亡率大大降低。

这位妈妈认为,对孩子也应该让他早早地懂得竞争、学会竞争,把他的竞争天性“激活”。

初听这番话颇有道理,但仔细澄清一下,便发现这个类比有点简单化了。

竞争是成人社会的游戏规则。《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竞争的释义是:“为了自己方面的利益而跟人争胜。”这种成人职场上的拼杀遵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规则,是一种“排他性竞争”。

而孩子们生活在“太平天国”中,他们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并不是非得争出个你输我赢的结局不可。将来即使孩子上了小学,参加竞争性比较强的运动会尚还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况且,“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人争胜”是不利于培养孩子健全优良的品格的。

电视台要来幼儿园给孩子们拍摄一段录像,老师、孩子和家长知道了都很高兴。摄制组来了以后,发现为了取得较好的视听效果,不能让所有孩子都参加,没想到,第二天就有家长来园告状:“老师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原来是没上节目的个别孩子回家后就不吃饭,发脾气,哭诉:“某某还没有我表现好呢,为什么她上电视我不能上电视?”“老师偏心,喜欢某某,不喜欢我。”家长知道后不但没有正面引导孩子,而且还把老师告到园长那里,弄得园长和老师都很被动。

可见,对孩子实施“排他性竞争”教育,会使孩子对人对事缺乏理解、宽容和大度,而且很容易因一件小事就挫败了自尊和自信。

输不起的孩子真痛苦

输不起的孩子常常是这样的:

■生气

中班孩子在进行拍球测试,蓓蓓刚拍了两下,球跑了,她气得噘着嘴不拍了。小朋友帮蓓蓓把球拣过来,她还是不拍,老师来劝也没用。蓓蓓平常就是这样,总是跟自己过不去,稍微有点不顺心就生气。

■说谎

上大班的都都经常制造“家园矛盾”。美术课上他的作品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他就跟妈妈说:“今天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排座位没有坐在中间,他就告诉妈妈:“老师不让我学习,让我坐在旮旯里。”于是妈妈常为此类谎话去和老师“沟通”,把老师弄得哭笑不得。

■攻击

可可和睿睿是幼儿园小班的孩子。老师近来发现,画画或手工活动时,每次做到一半,可可就会把睿睿的工具抢走。原来,睿睿的画和手工作品常常得到前来观摩的其他老师或家长的称赞,这使可可“醋意”大发,就搞起了小破坏。

■退缩

佳佳上小班了,她很喜欢幼儿园和老师。可是,有一段时间她却不想上幼儿园了,妈妈问佳佳为什么,佳佳不说;妈妈问老师,老师也说不清楚。后来,佳佳总算说出了心里话,她不想上幼儿园的真正原因是“画不好气球”。

■任性

妈妈觉得洋洋是个小“两面派”,在外面,尤其是在老师或比他大、比他厉害的孩子面前,洋洋是低眉顺眼的,可是在家里,他就任性得很是“嚣张”。什么事都得顺着他,否则他就百般耍赖、撒泼,直到取得最后“胜利”,一家人都被他折腾得筋疲力尽,苦恼不堪。

总之,输不起的孩子要么情绪低落,心理痛苦,态度气恼,要么性格倾向不可爱,影响他们将来和谐性格的形成。

过早竞争带给孩子的:

过早引入竞争会影响孩子内在动机的形成

孩子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可能来自孩子自身,也可能来自外界。比如,孩子认真听讲,可能是因为他喜欢听,也可能是因为害怕老师批评。

研究表明,来自孩子自身的动机更强烈、更稳定,可以保证行为持续的时间更长、更有效果;相反,由客体引起的动机不够稳定,也不够强烈。所以,好的教育者应该努力将外界的要求转化为孩子内在的动力。过早引入竞争,会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外界事物上,使得孩子仅仅是为了得小红花好好表现,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过早引入竞争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儿童阶段是许多心理品质发展和形成的时期,此时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都很不成熟,如果压力过大,会引起他们的焦虑和不安。特别是那些要强,但又比较内向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希望在竞争中取得好成绩,但又害怕得不到,因此常常处于紧张状态。过度紧张还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因此,教育者应该给孩子提供一种平和的发展环境,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感受和体验,不断地发展自己、丰富自己。

过早引入竞争会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

自信心对一个人的发展十分重要,它会带给人勇气和力量,帮助人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缺少自信心的人总认为自己不行,即使有很好的机会出现,他们也会放弃。儿童期是自信心培养的关键年龄,取得成功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而竞争不可避免会带来失败,如果经常处于失败地位,孩子会感到自卑,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其实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果孩子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他们就不能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败。因此,过早引入竞争,会引起孩子对自己的片面和负面评价,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

让孩子感受挫折和失败是必要的,但这不是目的,而只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手段。因此,无论运用何种教育手段,一定不要忘记教育的根本,那就是促进孩子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是每个家长和老师应该时刻牢记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与“不要让孩子过早陷入"竞争"”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不要让孩子过早陷入"竞争"”还看
孩子害怕上幼儿园的6种行为不可
0-1岁宝宝手部动作发展参照表
别让教育埋没了宝宝天赋
幼儿园学会这些影响孩子一生的幸
请远离这8件伤害孩子心灵的小事
猜你喜欢
如何打造出女孩的公主气质
父母四行为最让孩子伤心
家庭教育最忌三个过度
好父母只教孩子八件事
让宝宝能说会道的几个妙招
合适的依恋让宝宝更有成就
小心早教变成“心理虐待”
改变三类害羞宝宝的良策
别做阻碍孩子成长的6件事
怎样帮助孩子面对恐惧
怎样表扬孩子效果更好些?
男女孩如何各有出色气质
培养宝宝独立性的策略
好妈妈必须教孩子四件事
父母教宝宝学音乐全攻略
六个黄金性格成就优秀宝宝
犹太家长教BB的独立生存经
怎样对付爱哭闹的孩子
父母三件无心事最伤孩子
孩子性格懦弱怎么办?
打造宝宝自信的28大法宝
父母10行为"谋杀"宝宝快乐
男孩与女孩养育几大区别
饭桌教育影响孩子人格气质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知己
四大暗示让孩子乖乖听话
中国"独二代"应该如何教育
非凡孩子都具备的三种气质
日本父母教育孩子秘诀
宝宝学习双语的9个途径
国外家庭教育孩子40条法则
孩子好性格可能强过高智商
三个方法教孩子学会忍耐
十句话帮助孩子自信满满
父母必须教孩子六个道理
什么时候要对孩子说“不”
如何改变孩子爱说谎的习惯
父母应该口径一致教育孩子
七个有效惩罚的新鲜方案
孩子的7个“底线”雷区
母子过度亲密影响男孩成长
父爱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健康
父母坏习惯给BB种下坏种子
如何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
模仿秀让内向女儿开朗了
人格培养从零岁开始
10大高招让你教子有方
聪明家教小贴士集锦
如何让孩子掌握劳动技能
危害最大的两种育儿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