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钱不是好的奖励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给孩子钱不是好的奖励

给孩子钱不是好的奖励

2015-10-08

中国有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用实验证明。

请学生尽快用鼠标把计算机屏幕上的圆圈拖曳到一个正方形里,每拖曳一个圆圈,第一组给五毛钱,第二组给五分钱,只有第三组是被请求参加实验,没给任何报酬。结果第一组在五分钟内拖了159个,第二组101个,第三组却拖了168个。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知两个结论:第一,无报酬的请求帮忙效果可以和给付金钱的一样好;第二,钱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有那么大动力,给得不合适,效果也不好(如第二组的成绩)。

另一个实验也验证了这点。

2005年,美国四位经济学家和卡内基美隆大学实验人员接受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委托,去印度测试外在诱因,尤其是金钱对绩效的影响:是否薪水越高,表现越出色。

他们把87名印度人分成三组:一组付4卢比(相当于当地一天的工资),另外一组付40卢比(相当于两周的工资),第三组付400卢比(相当于五个月的工资),请他们做九种作业,如记忆数字、解字谜、掷飞镖,达到某个水平就可以领钱。结果发现,拿40卢比的人表现得并没有比拿4卢比的好,更令人惊讶的是,拿400卢比的人表现最差,在九种作业中,有八种低于其他两组。

研究者深感不解,不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吗?为什么不灵了?

2008年,两位瑞典经济学家把153名捐过血的人随机分成三组,请他们捐血。第一组没有酬劳;第二组可以得到50克郎的报酬;第三组也有酬劳,但是可以选择把钱捐给儿童癌症中心。结果第一组有52%的人愿意捐血,第二组只有30%,第三组有53%的人愿意捐血并把钱捐出去。

这几个实验都显示金钱非旦不是万能,有时反而误事。捐血本来是高尚的利他行为,但是一拿钱就变成卖血了。如果捐血可以帮助癌症儿童,人们又都愿意去做。人在吃饱穿暖以后,对精神层次的要求是高于金钱的。

另一个实验是请学生把一组字重新排列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第一组成员的字重组成“冷天”等中性的句子,第二组的字组成“高薪”等跟金钱有关的句子,然后要他们做一个很难的拼图,拼不出来时可以请求帮忙。结果“冷天”组三分钟就求助了,“高薪”组坚持了五分半钟才求援。做完正要离开时,有人(另一实验者假扮的)不小心打翻一盒粉笔,“高薪”组的人视若无睹,没有帮忙捡。

很明显,金钱固然使人自立自强,却也使人不愿帮助别人。人一被金钱浸染,就变得自私自利了。

很多家长自己在小时候受过贫穷之苦,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快乐,就拼命赚钱,给孩子很多的钱,让他们不需要奋斗就有钱花。这样做其实正是消减了孩子的幸福感。

钱和肥料一样,用得对,可以长出丰硕的果实;用太多,会烧死植物;舍不得用,只会越堆越臭。过去经济学认为工作是负面,金钱是正面,现在发现正好相反,工作恰恰是保持身心健康最好的方式之一。不劳而获的东西不会长久,流过汗水的果实才最甜美。

这个道理不仅体现在教育上,也体现在社会管理上。

最近台湾当局针对一些海归学者又纷纷移民海外的情况,为挽留他们在台湾安心工作,提出学术界弹性薪资,最高可到年薪三百万的计划。虽然立意良好,但若配套措施没做好,则会变成“二桃杀三士”,反而不美。要知道,许多人回台教书并不是为了钱。台湾目前教授的薪水虽然比不上国外,但是温饱无忧。与其用钱挽住人才,不如改善台湾的科研环境,如改善计划报账流程,使教授觉得被尊重,不被一些小事情破坏心情,有大把时间能花在研究上。金钱对知识分子并不是最好的驱动力。使命感、生命的目的、人生的意义比金钱更重要。

真正使社会向前发展的是荣誉感、责任心、自我期许和成就感,金钱其实是最难激励人心的方式,它远不及这些有效。

节选自《好孩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与“给孩子钱不是好的奖励”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给孩子钱不是好的奖励”还看
一张家庭教育表,价值连城!
妈妈三观正,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
两宝打架,别以为孩子们是在争输
幼儿园不认字,上小学后会很费力
父亲1句话儿子当场自杀!警惕语
猜你喜欢
两个月的宝宝吃手怎么办?
把控自己,从把控情绪开始
有心父母让宝贝越爬越聪明
孩子爱做鬼脸是什么病
目光交流影响宝宝行为模式
锻炼宝宝小手指的10游戏
哄哭闹宝宝睡觉的窍门
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
1岁半到1岁9个月的冷漠(图)
不同年龄宝宝怎样建立社交圈
让孩子不在挑食的法宝
杜绝孩子撒谎行为的四大关键
游戏是培养宝宝感统能力的好方式
宝宝学步鞋怎么选?
为什么一岁宝宝爱咬人?(图)
1岁以后的孩子开始要求独立性
宝宝生活中常见的坏习惯
宝宝打呼噜怎么回事?
正确对待孩子的破坏行为(图)
帮助宝宝改掉吃手的坏习惯
儿童礼仪教育全纪录
“女性暴力”影响亲子教育
宝宝需要秩序感(图)
宝宝认生就是性格懦弱?
家长“争宠”不利孩子成长
教你认识婴儿的肢体语言
孩子“胆小”多半是吓出来的
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
宝宝睡觉翻白眼怎么回事?
让孩子训练自控的好习惯
如何面对孩子的幻想(图)
孩子的行为为何这么难琢磨
防止孩子挑食的重要时期
培养宝宝的良好行为和习惯.
小儿睡眠时间表
改变宝宝“睡倒觉”的习惯
4方法让宝宝不再顶嘴(图)
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孩子提升智
懂得合作的宝宝更有出息
宝宝口水少是好事吗
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多怎么办?
新手爸妈必学8个育儿技巧
宝宝晚上不睡觉怎么办?
给宝宝吃饭坐不住支妙招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深刻影响
小孩子犯错如何处罚才合适?
宝宝理发哭闹怎么办?
“太干净”反而不易于宝宝健康
孩子在交往中的小气行为
三个月宝宝流口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