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外婆课堂”能否解育儿困局
2015-10-08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年轻父母将养育孩子的责任转移给上一代,成了平时忙工作、周末带孩子的“周末父母”。近日,声称提升隔代育儿水平的“祖辈家长课堂”在上海悄然兴起。这一做法能否化解“周末父母”的困局?记者进行了调查。
“周末父母”渐成常态
“工作日父母带,周末自己养”。对越来越多工作忙碌的城市白领来说,原本是人生主要任务的养育下一代已经成为事业必修课之外的“附加题”。
“每天下班累得都快瘫掉了,哪还有心思忙孩子?”在外资银行工作的上海白领王静正在事业上升期,对她来说,加班是常态。早上出门的时候两岁的女儿还没醒,晚上8、9点到家已是宝宝的睡觉时间,到了周末,读在职研究生又占据了大把时间。“公公婆婆年纪大了,也不希望这么辛苦。可实在没办法,我现在周末除了上课哪里也不去,就为了弥补亲子时光。”
与王静一样“被”成为“周末父母”还有“新上海人”颜瑾。她不得已将孩子留在兰州的公公婆婆家,只能半个月回去看一次。“孩子太小,还不太懂事也不认人,每次回去时,他不会像其他粘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一样扑上来,只会躲在奶奶身后,对他来说,我只是比陌生人更亲近一点而已。”
网友“暖暖”认为,城市白领的孩子放到老家养,这些孩子也成了另类的“留守儿童”。不同的是,这些孩子大部分本身拥有一线城市的户口,到了读书年龄依然要回到大城市的父母身边,重新融入本就属于他们的城市生活,这都是家庭将来的隐患。
一份近期调查显示,近年来0-3岁儿童以祖辈养育为主的比例逐渐提高,目前上海88%以上的儿童主要由祖辈教养,在部分区县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0%。
“祖辈家长课堂”能否破解困局?
针对祖辈成为育儿主力军的现状,上海长宁区妇联推出了“祖辈家长课堂”。长宁区妇联副主席游雁介绍,“祖辈家长课堂”通过专题讲座、培训及活动指导的形式,向老人们传授科学育儿方法,并为处理隔代教养和亲辈教养间的矛盾提供专业建议。
“以前和年青一代为孩子发生冲突时,总觉得我吃过的盐比他们吃过的饭多,他们说的我根本不愿意听。”在参加“做开心、开明、开窍的现代祖辈”专题论坛讲座后,退休教师朱玉英便把“做开明祖辈”挂在了嘴边,“现在就算有不同意见也商有量,实在不行还能找老师评理呢。”
然而,在专家眼中,“祖辈家长课堂”虽然会对祖辈育儿提供有益的帮助,但很难起到根本性作用。育儿的主角本应是父母,即使祖辈们真的“当好绿叶”,但是根本性的问题仍没有解决,依然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祖辈的教育观念相对传统,和孩子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较少,从体力上面来说也难以长期‘陪玩’,有的时候只好将陪孩子玩的任务交给‘电视保姆’‘iPad保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认为,长期的祖辈教养会使孩子社会化进程畸形发展,缺乏父母关爱也会导致亲情的淡漠、亲子关系缺失等问题。
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师李淑臻认为,祖辈育儿无疑是出于对孩子深深的爱,确实可以将父母从工作与育儿的两难抉择中解放出来,专心工作,为家里提供经济基础,但隔代育儿往往导致祖辈将补偿的意愿不自觉地投射给孙辈,造成溺爱。“孩子的成长就像树木修枝条,定下规矩、明确界限是必须的,祖辈一味纵容反而容易使孩子将来走上歧途。”
增责任心更需健全制度
专家认为,造成祖辈教养为主、父母教养为辅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年轻父母的责任意识不够,而对进入婚育高峰期的“独一代”来说,本身就缺少相应的养育经验,面临“独二代”养育责任时往往无所适从。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讲师潘晓红指出,当年轻父母用“工作忙”“没时间”作为挡箭牌时,其实说明在他们的心中,工作和自我发展比教养孩子更加重要。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认为,“祖辈育儿”现象与公司加班文化盛行、用人单位相对劳动者地位强势以及现行休假体系的不完善关系密切。尽管根据今年4月28日公布并施行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的产假已经延长到98天,但公办幼儿园要求孩子满3岁才可接收,这之间的2年多,就形成一段“养育真空期”。
潘晓红建议,年轻父母学会在工作与孩子中寻找平衡点,采用“高质量”的育儿方式,每天早下班半个小时,陪孩子玩、给孩子讲讲故事,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每天半小时起到的效果远远好于一整个周末形影不离”。
李淑臻建议相关部门借鉴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的产假政策,延长男女职工的产假,为下一代教育提供“弹性空间”。据悉,在德国,新生儿母亲有12个月带薪假期,父亲还可以申请额外两个月的休假。
上一篇:父母别给孩子做“坏”榜样
下一篇:警惕家长5种言行“污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