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礼貌怎么办?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不懂礼貌怎么办?

孩子不懂礼貌怎么办?

2015-10-08

在餐厅里吃饭大喊大叫、说脏话,光脚丫踩爸爸的脸,还打骂天天带他的奶奶近来,有年轻妈妈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担忧两三岁的宝宝正是最可爱的时候,可突然间出现了许多不礼貌行为。宝宝究竟怎么了?

妈妈的烦恼

宝宝咋这么没礼貌?

京京妈:最怕带小东西出去吃饭。又蹦又跳,还喊叫个不停。小声和他说,这是很不礼貌、很不好的行为,他最多好个10秒钟。之后,又恢复原状,吵闹个不停,让我们尴尬得不行。

萱萱妈:小丫头好像一下子变得没礼貌了,不仅会骂人,还会动手打人。在家时,光着小脚丫就踩在爸爸脸上。还和奶奶发脾气,打骂奶奶。

轩轩妈:刚学会讲话时,他逢人便叫,那才叫个乖巧。如今,除了人家手上有糖,无论怎么劝他,都不会叫人,甚至连正眼都不瞧一下。如果哪个阿姨或者叔叔喜欢他,一抱他,他就哭着踢人家。

真真爸:小家伙现在说发火就发火,一不高兴就说放屁,滚开。在家里,爷爷、奶奶、我和他妈都能原谅他。可带他到游乐场、商场时,冷不丁地会向人家工作人员或者相仿的小朋友冒这么一句出来,把我们几个大人糗死了。

科学的解答

宣泄情绪 引起注意

豁然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朱佳认为,人的是非观不是生而有之,是后天教育引导的结果。幼儿并不能清楚地分辨出行为的好坏,他们作出无礼行为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是宣泄情绪,二是引起注意,成人先加以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施教。

孩子不懂礼貌的行为不是天生的。扬大二幼园长印云也表示,当宝宝第一次用光脚丫踩在爸爸脸上或对奶奶发脾气时,家长是否及时给予了制止?或者成人觉得宝宝用光脚丫踩在爸爸脸上是一件很可爱的事情,是否在成人的默许中反而强化了孩子的这种不礼貌行为?她说,3-6岁是儿童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关系到孩子长大以后的性格、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这些无意识的不礼貌行为要加以正确引导。

专家的建议

父母须知:言传不如身教

朱佳认为,两岁是幼儿成长的分水岭。两岁之前遵循以自我为中心的快乐原则,发生无礼行为,父母要以话语和身体语言坚决地表示不可以,不用太多说理或责骂。朱佳说,两岁之后逐渐学会遵守现实原则,也开始能领会父母的用意,此时则需要和孩子进行简单的讨论,同时强调好的行为才会获得他人的欢迎。

最后,父母要明白言传不如身教孩子拥有模仿的天性,当孩子行为不良时,不妨先检查自身言行是否恰当,再作出良好的示范。记者 张庆萍

教你4招 对付无礼宝宝

年轻的爸爸妈妈如何应对宝宝的不礼貌,作为一名幼教专家,印云列出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一、隔离冷静情绪过激的宝宝

面对正在生气口不择言的宝宝,家长可以让他先单独冷静一下,等到情绪稳定后再与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了解自己刚才的行为是不礼貌的,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爸爸妈妈切不可自己先发一顿脾气,最后不了了之,让孩子不清楚自己错在哪儿,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表达方式。

二、父母做个好榜样。

孩子有没有礼貌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而且孩子天生就喜欢模仿别人,所以爸爸妈妈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讲礼貌,尊敬老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三、耐心引导,合理利用期望效应

平时,家长可以用诸如宝宝会成为一个懂礼貌的孩子的话语激励宝宝,给宝宝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四、巧用奖惩制度,多给宝宝足够的锻炼机会

父母可以多带宝宝外出,让宝宝一同参与各种成人的社交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模仿成人的各种礼仪行为。如果孩子在适当的场合表现得体,或者展现出有礼貌的良好举止,就奖励一张贴画;如果表现粗鲁无礼,就拿走一张贴画。当贴画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可以让孩子选一件自己喜欢的小玩具或书籍,进一步强化宝宝的礼貌行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与“孩子不懂礼貌怎么办?”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孩子不懂礼貌怎么办?”还看
如何让孩子改正坏习惯?
宝宝不太合群父母需反思
“孩奴”越来越多源于攀比
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个性
猜你喜欢
警惕:孩子昵称不宜一直叫
别对孩子说“妈妈生气啦”!
别嫉妒孩子“黏老人”
学习英文不必从识字母开始
要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孩子需要“笑容教育”
请告诉孩子你不要太顺从
给孩子一个年味儿十足的春节!
莫教孩子学唱成人歌曲
学步车影响宝宝心智发育
幼儿“圣人训”切忌死记硬背
父母当孩子的面吵架害处多
成为天才的13种“思维工具”
警惕:毁掉孩子的七招
幼儿语言教育的培养误区
毁掉孩子一生的N种烂教育
对孩子来说,什么最难学?
两个母亲分苹果的小故事
父母对孩子的自恋性伤害
中国式家教的6大硬伤
断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家长少跟孩子“斗心眼”
适当“放养”孩子益处多
说反话吓唬孩子有讲究
钱文忠:教育不可能无惩戒
孩子最难以接受的10种教育态度
感统训练的作用及误区
“女要富养、男要穷养”是啥标准
不要让孩子替你完成理想
深度好文:富养女儿不如富养自己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贵族式幼儿园里的拼爹斗富
80后父母重新热衷娃娃亲
孩子“成人化”到底谁的错
趣谈各血型宝宝的十宗“最”
王雅明:早教对孩子的帮助大吗?
解读兴趣班的六大误区
放养教育得当孩子更好飞翔
父母,别拿别人家孩子说话
危机教育让小公主理解生存压力
正视宝宝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
细数家庭教育的5大误区
父母造成孩子成绩差的8宗罪
透视早教中的“精英教育”
儿童就是玩没有别的事
家庭中“红脸白脸”的弊端
育儿:夫妻应该讲究统一战线
不要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
父母适当示弱宝宝才会更强大
从孩子身上学习什么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