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私密话"怎么跟宝宝说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这些"私密话"怎么跟宝宝说

这些"私密话"怎么跟宝宝说

2015-10-02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逃不掉这一天,需要认真思考类似以上的种种问题——当初那团粉粉嫩嫩、趴在自己胸前咂嘴巴的小东西,不过就是在转眼之间,就神奇地越长越大,越长越大,一直大到你不得不严肃对待他们的性别特征。

这种转变,在英文的表达方式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英美语系的国家和地区中,人们在语言交流中使用不含性别色彩的“it”,来指代摇篮里的婴儿。等到孩子直立行走、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比如喝水、吃饭、大小便)之后,就开始使用“he”和“she”来分别称呼女童和男童。也就意味着从这个时期起,大家就开始把孩子当作一个有性别的“准成年人”来对待了。

父母的教养方式,呈现给孩子身为一个“男人”或“女人”符合社会期待的生活方式,爸爸妈妈应该如何迎接这一教育的挑战?

我们不妨反过来,从孩子的角度开始探索

一般来说,在孩子3岁以前,整个世界似乎就由两个人,或者说两种人组成——“我自己”和“别人”。到了3岁之后,孩子们开始逐渐地发现:哦,原来这世界上的人和人还是不一样的,而其中最显著的一种差异,就是有一部分人叫做“男人”,而另一部分人叫做“女人”。继而,他们开始思考自己属于哪一类。

但是,如果这时有人蹲下身子去问孩子:“你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一个男人或者女人吗?”一定不会有孩子可以清晰地做出回答。其实我们自己同样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成长的每一天,耳濡目染地从身边的人们那里,无意识地学会了如何作一个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的男人或者女人。这种社会化信息的习得,一方面来源于孩子对爸爸妈妈之间互动方式的观察和理解,另一方面,来源于孩子在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方法中的经验积累。

问题的关键,似乎卡在“性别”与“性”之间

为什么有关性别的话题,对于绝大多数的家长来说,就要比星星月亮、狗熊大象之类的问题更加无所适从、难以开口呢?

问题的关键,似乎就卡在“性别”与“性”之间的关联之上。

我们经常会以成年人的“小人”之心,去度孩子们的“君子”之腹。好像只要谈到“男人”和“女人”,就会以超越光电的速度联想到男女之事。现代文明对于性事的耻感,常常让我们不加选择地泛化到各种与身体、性别有关的话题之上。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整个外部世界都是他们积极探索的对象,而人又是这个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人的话题,怎么能不被他们觉察和关注呢?

所以,各位年轻的爸爸妈妈,请暂时收起你们的尴尬,认真回答孩子们有关男人、女人的各种提问吧。告诉他们,因为男人的力气更大,所以家里的重活是留给爸爸做的,而女生的手指更灵巧,所以你的小袜子上的破洞,都是由妈妈替你修好的。至于身体,心理学家一般会建议在孩子3岁以前,可以分别和爸爸、妈妈同浴。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们需要知道,男人和女人的身体都是什么样子的!

用行动帮助孩子理解隐私的概念

孩子们需要认识这个世界,不仅是要掌握例如“男人、女人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自然知识,同时也要了解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社会规则。所以,我们也必须让孩子在适当的时期(在我国,这个阶段是指孩子上学之前),弄清楚有关两性之间的禁忌与要求,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自己的性别角色。

首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孩子理解“隐私”的概念。西方的心理学家会主张说,在孩子3岁之后,异性父母就需要注意在孩子面前保持隐私的距离。具体的方法也很好掌握,就是“参考我们自己在其他非伴侣的异性面前如何表现”就足够了。

比如,妈妈不会在其他异性家庭成员面前只穿胸衣,那么在儿子面前也就别这么做。爸爸不会在邻居的女主人面前上厕所不关门,那么在女儿身边也要注意。另外,至于能不能亲嘴唇的问题,西方的态度是坚决不,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嘴唇的功能除了进食(包括喝奶)和说话、唱歌之外,已经包含了很浓厚的性的意味。

说了半天外国的,我们还得回到中国的实情。毕竟,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从一出生就让孩子自己睡一个房间的家庭还是很稀少的,孩子和爸妈一同睡到上小学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很多照本宣科的西方教材,生硬地拿过来让我们学习,常常都会让很多人觉得不舒服。而且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也的确有无限期延伸孩子的儿童期的倾向(我身边就有很多北方姑娘,一直等到出嫁以后,才开始回避在爸爸面前换衣服。)

所以,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也没必要一定追问应该在孩子四岁还是五岁时分床,倒是不妨更多地问问自己:你愿意什么时候把孩子当作一个“有性别”的人来对待?(当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说你可以等到孩子18岁还帮助他或者她擦屁股。)小学之前,差不多就是时间底线了。到了那时,如果父母还不肯认真对待的孩子的性别,外在环境也会这样要求他。家里家外如果差异太大,就比较考验孩子的适应能力了。

例外,不要让孩子满足你的秘密需要

另外有一种比较极端的例子,说出来可能会让一些人不太舒服(心理学家有时候就是很招人烦的,经常说出一些不受欢迎的真话)——有一些父母,与孩子的身体过于亲密的接触,是在偷偷满足自己的需要。我是说,亲密感的需要,身体接触的需要,如此等等。

当然,几乎没有一个父母,在爱抚自己的孩子时会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体验到的某些身体的欢愉与性的满足有关。但是,这一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又的确存在。有一些女性,会坦白自己对于夫妻间的性爱“没什么需要”,但是特别喜欢和孩子一起嬉戏的感受。不是说这样的父母有主观恶意,绝大多数的时刻,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问题是孩子们都能体会到其中的暧昧,虽然他们从来都不会在当时明确说出来。

有一位女士就曾回忆说,她在12、13岁的时候,有一次和父亲并排躺在床上看电视,父亲侧过身来搂住她,还说“就像搂着一个大洋娃娃”。“我当时身上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不知道那时什么,很甜蜜,同时又模模糊糊觉得不应该。”我们不能说这是父亲故意做的坏事,他只不过是对于女儿的成长没有保持足够的警惕。孩子们都是在他们接触到“性”这一名词之前,就觉察到了它的存在。

这里联系到“恋母情结”的话题。每个孩子都一定会在成长中经历到这一点,企图代替同性的父母一方的身份,和异性父母建立更为紧密的特殊关系(当然不是指现实意义的性活动,而是心理上的亲密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同性的父母必须及时“插入”到那一份特殊的依恋之中,让孩子回到孩子的身份,过孩子的生活。而异性的父母,也需要注意,从这个时期开始,在于孩子的嬉戏玩耍时,要回避对孩子臀部、阴部、胸部等身体区域的接触——就像我们要注意不能随便碰触其他异性的敏感部位一样。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与“这些"私密话"怎么跟宝宝说”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这些"私密话"怎么跟宝宝说”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孩子音乐听太多易孤僻沉默
教宝宝倾听音乐时要注意
怎样激发宝宝的绘画兴趣
19-24个月里爱说不的小人
父母为孩子打开音乐之门
6个动作有助宝宝艺术感知
给宝宝听什么曲子开发潜能
如何培养宝宝的音乐能力?
孩子学画的十大禁忌方法
让音乐充满孩子的生活
父母唱歌的目的要让孩子快乐
家庭中音乐与舞蹈教育(图)
0~3岁宝宝音乐启蒙
“孩奴”越来越多源于攀比
不同年龄的幼儿音乐欣赏
教宝宝认颜色需注意的方法
瞎划拉是绘画活动的基础
宝宝不太合群父母需反思
如何矫正不正确的绘画姿势
打击乐有助宝宝智力发育
用古典音乐激发幼儿智力
你的孩子是否有音乐天份?
婴儿音乐“前能力“的表现
培养聪明宝宝方法大汇集
让孩子欣赏不同的音乐
小游戏开发宝宝音乐智能
怎么发掘宝宝对打击乐的兴趣?
艺术教育可帮助开发宝宝右脑!
聪明宝宝快乐涂鸦
妈妈宝宝一起玩音乐
学习音乐能改变孩子的不足
父亲对幼儿的语言影响大
“音乐浴”能开发幼儿智力
3方法发展孩子音乐潜能
漂亮宝宝还能“听出来”
怎样给宝宝进行音乐启蒙
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
一岁半前用手的往返运动涂鸦
宝宝先学拼音还是学识字
他是钢琴神童吗?
听音乐让孩子留住阳光笑脸
怎样培养宝宝的音乐才能
幼儿绘画从握笔和画线开始
发展婴幼儿音乐能力的方法
宝贝音乐教育的四大好处
听音乐真能让孩子更聪明
音乐智能开发
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家有个毕加索
如何培养宝宝的音乐才能?
听莫扎特让孩子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