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处理孩子的过失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怎样正确处理孩子的过失

怎样正确处理孩子的过失

2015-10-02

孩子做了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该不该让孩子向别人赔礼道歉?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不懂什么,如果别人硬要坚持,就由我们来替孩子道歉就行了。这样的处理方式看似通情达理,却是错误的。日本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学者高桥敷先生在他的《丑陋的日本人》一书中,曾详细记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高侨敷先生在秘鲁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曾与一对来自美国的教授夫妇比邻而居。有一天,这对夫妇的小儿子不小心将足球踢到了高桥先生的家门上,一块花色玻璃被打碎了。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高桥先生和他的夫人按照东方人的思唯习惯,估计那对美国夫妇会很快登门赔礼道歉。然而,他们想错了。

那对美国教授在儿子闯祸之后,根本就没有出现。第二天一大早,是那个孩子自己,在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送来了一块玻璃。小家伙彬彬有礼地说: “叔叔,对不起,昨天我不留神打碎了您家的玻璃,因为商店已经关门了,所以没能及时赔偿。今天商店一开门,我就去买了这块玻璃。请您收下它,也希望您能原谅我的过失。这种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请您相信我。”

理所当然地,高桥夫妇不仅原谅而且喜欢上了这个通情达理的孩子,他们款待孩子吃了早饭,还送给他一袋日本糖果。

原以为事情画上了“句号”。出人意料的是,当孩子拿着那袋糖果回家之后,那对美国教授夫妇却出面了。他们将那袋还没有开封的糖果还给了高桥夫妇,并且解释了不能接受的理由:一个孩子在闯了祸的时候,不应该得到奖励。在他们看来,这个小“男子汉”应当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担起他能负的责任。这孩子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为了赔偿这块玻璃,他几乎花掉了自己存折上的零花钱。但是,他决不会因此得到父母一分钱的“财政补贴”。如果钱不够的话,父母可以考虑借钱给他,但他必须有自己的还款计划。比如,早晨为附近的邻居送牛奶、取报纸,周末为别人修剪草坪,节约自己每周的零花钱等等。之所以这样做,是让他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只有付出这种代价之后,他才能接受这个宝贵的人生教训。

孩子做了错事,由父母替孩子认错、向别人道歉,其用心是出于疼爱孩子。然而,这种“疼爱”合情却不合理,从客观角度看,它是在袒护孩子的过错,孩子既不能从中获得应有的教训,也不能树立起对自己言行的责任感。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屡教不改”的根源。

孩子年幼,一般做不出太“出格”的事,但由于父母总是出面代孩子“受过”,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因为有父母“罩着、保护着”,万事都可迎刃而解。从而逐步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中国有句古话:“好汉做事好汉当。”孩子做了损害别人利益的事,让他自己向人家道歉,赔偿损失,这不仅是为了取得别人的原谅,更重要的是使孩子从小就懂得为自己的言行切实负起责任来,这对增强孩子的自律精神、谨慎言行,以便将来独立地全面承担人生的责任和义务,顺利地进入社会生活,非常有好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与“怎样正确处理孩子的过失”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怎样正确处理孩子的过失”还看
培养孩子健康生活的好情绪
破译BB常见行为之“人来疯”
顽皮妈妈与宝宝斗智斗勇
小宝宝哭闹抱与不抱有讲究
小孩子的屁股为何打不得?
猜你喜欢
王雅明:孩子胆小怎么办呢?
对宝宝谈钱父母之“三不要”
宝宝早用筷子的三大好处
十种溺爱方式毁掉孩子一生
家教体验:寒假是亲子关系“修复
iPad当早教机专家:应三思而
解析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太听话会失去其自身动力
良好的环境养育高智商宝宝
学分享让宝宝去分东西
中国娃抱大美国娃爬大
父爱当“潮”!奶爸日记很流行
1岁前宝宝智慧教育大行动
专家断十大婆媳育儿家务事
父母通病!和宝宝说话五大忌
专家:春节育儿莫轻四个细节
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体罚孩子,只会“两败俱伤”
扔摔玩具也是一种学习
只为春节露两手2岁宝宝“狂”背
不要本末倒置,成人比成才重要
宝宝犯错时,别让教育也犯错!
幼儿翻书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新研究“三岁看大”确有其事
四月龄宝宝的早期“阅读”
初生儿的“瞌睡早教”可行吗?
幼儿学双语每日“泡”半天
“放养教育”教育的回归
婴儿外部刺激并非越多越好
王雅明:怎么建立孩子的秩序感
“望子成龙”,不能“拔苗助长”
聪明宝宝10大“特质”揭秘
王雅明:1岁前的早教机构怎么选
谁决定了你的教养方式?
1个月大婴幼儿智力开发
父母巧调教,早教不“烧钱”
王雅明:特好动的孩子怎么管?
晚点上学,是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追赶计划
时尚育儿:情商第一智商第二
王雅明:早教班宝宝不配合老师
两会代表犀利观点谈入园难
教育孩子,教在前还是养在前?
孩子过早骑车易患“童车病”
王雅明:家长怎么配合幼儿园的蒙
急脾气慢性子,不同性格教育法!
王雅明:宝宝变得不爱说话了?
专家揭密婴儿最喜欢什么音乐
父母必看:教你解读孩子最初的语
婴儿早教的四种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