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_早教资源-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早教资源 >怎样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

怎样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

2015-10-02

朋友出差了,最牵挂她的,当然是那个超级黏妈妈的宝贝儿子。

第一天,小家伙主动要求来我们家打发时光,把自己投入到熊壮壮的新玩具中。第二天,我们到他家去,在他面前谁都不敢提“妈妈”两字。看到妈妈的一件衣服,他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说给我们听:“妈妈没衣服穿怎么办呀?”天黑了,他又说:“天黑了,妈妈看不见路了。”

而我,感动得快要和他一起哭了!

在那颗小小的心里,其实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妈妈。可是,他已经在努力地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用大哭大闹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想念,以及自己内心深处那一份难言的不安。

与母亲分离,是许多孩子都难以承受的。和成人一样,孩子也会有许多负面情绪,比如被小伙伴欺负、受委屈、害怕黑夜等。

当孩子明显表现出这些负面情绪时,父母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安慰、劝导、解释等,可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其实,安抚的最重要功能,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真的体会他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也就是所谓的同理心,这样他才会接受安抚。

提供发泄的渠道

没有哪个父母喜欢孩子哭,经常会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不许哭了!”“哭够了没有?”其实,一个人在适当的情况下流出眼泪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本是无可厚非的。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特别能哭的孩子,照老人的说法,就是“往死里哭”。为了一件不如意的事,哭上个把钟头很平常。而大人对待我的办法,往往先是哄,然后是骂,最后就是不理不睬了。他们说:“哭累了,自然就不哭了。”

其实,我每一次都不是因为哭累了才停的,他们永远都不了解我在整个哭泣过程中的感受。一开始我是真的很难受,所以哇哇大哭;后来发现大人的话根本解决不了我内心的痛苦,我就变成了悲啼;再后来,无人问津了,如果立刻停止哭,我会觉得自己很下不来台,所以接着抽泣。我的心里觉得很堵,而哭着哭着、就这么胡思乱想着,慢慢就感觉轻松一些,不那么堵了,好像把什么东西释放出来了。每当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我自然就会停止哭泣。

我想,即使在成人之后,这种感觉也是有的。哭,就是一种发泄的渠道。

当孩子痛哭不止的时候,只要父母简单地用慈爱的声调说:“你的眼眶很红啊”或“你要哭一场才会舒服点吗”,孩子的眼泪可能立刻就夺眶而出。哭过之后,也许你也不用细究缘由,孩子的心灵就已经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而且与父母的关更加亲密起来。

一看见孩子闹情绪,有些父母就感到烦躁不安,其实孩子愿意在父母面前表达内心的感受,正表示他对家庭存有一定的信心和安全感。所以,当孩子闹情绪时,父母并不需要立即喝令孩子收拾情绪。如果可以的话,尽管让孩子有些时间来发发脾气,等他的脾气安静下来之后,再慢慢了解情况和教导他如何处理不快的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偶然发一两次脾气、哭一场对精神健康是有益的。

提供安静的机会

有些时候,孩子会把一些不快埋藏在心里,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那种小心思也是很微妙的。比如我们开头所说的那个小男孩,就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熊壮壮也会这样,如果我出差或哪天晚上回来得很晚,他一定表现得特别乖,比我在家时省心多了。就算把他一个人放在爷爷奶奶家4个星期,他也每天都是超级乖宝,让爷爷奶奶更加疼爱,还一个劲儿地对我说:“你看他没事儿吧?高高兴兴的,有什么不放心的?”

但是,我却能感觉到他的内心和表现并不一致。4个星期后我去接他,胳膊刚在车窗露出来,他就断定:“那是妈妈!”一见面,他并没有如我想象中的那样扑过来,反倒有一点矜持。奶奶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你不回北京了?”他才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哭得全家老少心里发毛,我却笑道:“好了,这口气终于发出来了。”

当孩子表现得异常平静时,善解人意的父母可能从孩子的一声不响中嗅觉到空气中的沉闷气息,那平静的内里可能隐藏着惊涛骇浪。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面对闷闷不乐的孩子,这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不用马上去问个究竟,应该让孩子有一些独处时间,当他独自闷了半天,你再去问他,他不向你倾诉才怪呢!相比在他还未准备好时去问他,这样的效果不是事半功倍吗?

提供实际的帮助

孩子肯定会有挫折感,因为他们的能力总是有限,而想要尝试的事情又太多。探索本身是件好事,但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失败体验就不好了。

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因为做不好一件事而气急败坏。有一天下着小雨,我看到路上有母女俩在争执。小女孩有3岁左右,非要自己打伞,却怎么也打不好,那把伞对于她来说还是比较沉的。伞东倒西歪,雨却越下越大,妈妈能不着急吗?

于是,妈妈坚决要把伞夺过来,小女孩当然不干,拼命地叫:“我要自己打!我要自己打!”

“你打不好,一会儿我们就全都淋湿了!”

“我打得好!”小女孩还是嘴硬,努力地想把伞打好证明给妈妈看,可她越使劲,伞越是不听话,于是她开始大哭起来。

妈妈软了下来:“来,妈妈给你打着。”

小女孩的理由也很充分:“你太高了!我打不着!”

妈妈可能没想到女儿会说出这么有理的话,停了一会儿,她对女儿说:“你握到伞杆中间试一试。”小女孩将信将疑地试了试,妈妈在一旁帮助她,果然,伞稳当了许多,小女孩也不哭了。

在孩子遇到挫折、情绪十分低落时,父母千万别说:“真没用,动不动就流泪。”也不要说“做不好就别做了”之类的话,这些话对于孩子当时所遭受的挫折毫无帮助,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失落感,因为他从父母那里都得不到同情和理解。提供适时恰当的帮助才是最实用的,即便孩子拒绝大人的帮助也没关系,那说明他还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提供聆听的耳朵

孩子是最不懂得掩饰情绪的人,特别是在快乐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喋喋不休地向你述说愉快的理由和感受。幼儿园老师告诉我,如果熊壮壮哪件事做得非常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或者周末又跟爸爸妈妈去了什么新鲜的地方,那么他一定要向班里4个老师都“禀告”一遍,一个都不能落下。

熊壮壮在家里也是这样,一件事反反复复说八遍,说得你都能原封不动地复述出来,但只要他没尽兴,就还会没完没了地说下去,而且要求你必须每一次都有同样热烈的回应。他爸爸甚至开始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太唠叨了?男孩子这样可不好。可是我每次都会耐着性子听完儿子的“唠叨”。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重复述说一件小事没什么意思,其实,我们更应珍惜这些聆听的机会,不妨先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是与孩子分享其内心世界的绝好机会。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聆听态度,包括诚恳、开放、接纳、热情和非批判性的心境。在感受到我们的这些态度之后,孩子才会乐意向我们表达心声。然后用我们的眼神、表情或手势,让孩子明白我们对他的话很感兴趣,于是他会继续跟我们说话。

为了更进一步表明我们在非常认真地聆听者,我们还可以说“让妈妈把你刚才说的重复一遍,你看我说的对不对”“你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等,这样既能保证我们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还会使他深深感受到我们的真挚。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与“怎样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相关文章
这篇教男人如何带孩子的好文!转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看过“怎样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还看
10本,可以“玩”的图画书
多大的宝宝才适合背诗?
共情:汤姆也去幼儿园啦
5首季节儿歌让宝宝感觉秋意浓浓
男孩最爱的绘本TOP8
猜你喜欢
孩子收玩具也是种快乐历程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了解宝宝记忆的奥秘(图)
1-2岁注意力训练经典游戏
宝宝羞于表达怎么办
智慧宝宝喜欢的小游戏
玩具使宝宝触觉更敏锐
了解19-36个月阶段的宝宝
儿子最需要妈妈为他做的三件事
该如何引导宝宝接受新事物
自由玩耍可培养孩子创造力
鼓励宝宝自己穿脱衣服
独立宣言,分床势在必行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十款锻炼宝宝手指的游戏
36计教你带出好孩子
0-1岁宝宝潜能开发的侧重点
把握幼儿想像力的三大特点
13-18个月幼儿的早教重点
13个月的孩子玩啥游戏
宝宝的10个方位认知游戏
不要让宝宝过早地受到“教育”
知道吗?无名指长算术好
孩子探索能力的发展阶梯
过早启蒙当心“压”坏孩子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五类妈妈易养出叛逆的孩子
宝宝模仿能力发展及禁忌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三岁前应学生活语言而非唐诗
妈妈们斗智斗勇对付顽皮宝宝
父亲决定女儿的一生
多做事让娃“聪明能干”
教0-3岁的孩子认字有必要
15个月幼儿的能力培养
不要把孩子的缺点看得太重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早教之父”的0岁方案
两岁前智力开发的要领
如何培养18个月幼儿的技能
培养14个月幼儿的潜能游戏
新好爸爸们的育儿小妙招
家长应主动寻找孩子的特长
宝宝的敏感期你抓住了吗?
堆叠小积木和会涂鸦了
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宝宝学走路
小动作可以产生大智慧
对付宝宝的16个“不愿意”
九招轻松教宝宝说话
17个月幼儿的潜能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