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事退缩原因何在?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遇事退缩原因何在?

孩子遇事退缩原因何在?

2015-09-29

有的孩子天生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差,遇到陌生的人或陌生的场景、环境,内心不由自主地感到拘谨、不知所措,缺乏迅速调整自己心态的能力,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进入状态,表现出退缩情绪。这些孩子在气质上大多属于黏液质和抑郁质,平时反应缓慢、少言寡语、怯懦孤僻、性格内向而且呆板,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

家人的过度保护是培养孩子勇敢精神的大敌。有的父母、特别是爷爷奶奶害怕孩子被小朋友欺负,整天把孩子圈在家里,剥夺了孩子和小伙伴游戏和交往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独处,对群体生活很不适应。而成人的过分溺爱和迁就,事事包办代替,也使孩子失去了尝试和锻炼的机会,等到需要孩子独立做一件事时,其结果百分百地注定要失败。这更会导致孩子的自卑,自然也就不愿意在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短处了。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超出了其本身的能力,使孩子可望而不可即;可家长的心就是这么高,对孩子时时指责、批评、惩罚,或用孩子害怕的语言吓唬他,使孩子失去安全感;也有的父母对孩子限制过多,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做,客观上为孩子创造了退缩的环境。

父母该做些什么?

1、举办家庭演出

表演式游戏是改善孩子退缩行为的好帮手。最初做这项游戏单纯由家庭成员参与,每个人扮演一个角色,内容可以是讲一段故事、唱一首歌或演一段木偶戏。当然,把说话最多的角色和机会安排给孩子。因为是和朝夕相处的亲人在一起,孩子没有精神上的顾虑,表演起来会比较放松。这时,全家人应以掌声鼓励孩子,给孩子自信。当孩子喜欢上了这种游戏方式之后,征得孩子的同意,请一两位他熟识的叔叔、阿姨或小朋友来当观众,爸爸妈妈事先要和他们说好:一定要夸奖孩子。有了这个成功的经历,爸爸妈妈再创造机会,鼓励孩子在更多的外人面前演出。

2、离别也是爱

有退缩行为的孩子缺乏交友的主动性,这就特别需要父母伸出援助之手。比如约一两个邻居家的孩子或幼儿园班上的小朋友到家里来,或一起在户外玩,前提是他们最好能天天见面。开始时可能需要爸爸妈妈偶尔参与其中,指导自己的孩子如何与小朋友游戏,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提一些好的建议;但多数时候,父母最好做一个旁观者。坚持一段时间后,等孩子对与同龄人交往有了一定的兴趣,他交友的圈子就会逐渐扩大。这时,父母不妨提示孩子请小朋友单独在自己家里住几天,再鼓励自己的孩子单独到小朋友家住一两天。别小看这么短的时间,一两天不见,父母或许会发现孩子的身上有许多新的变化,退缩行为也会有所减退。

3、孩子也参与社交

对有退缩行为的孩子,父母可有意为孩子安排一些社交活动,尽量不强化他的胆小和怯懦,而是鼓励他参与其中。比如约上几个有差不多大孩子的朋友、同事或邻居一起到郊外玩上一天,大人和孩子共同爬山、游戏或在草地上追逐;也可以一起约着到游乐场玩。受到周围环境的感染,退缩的孩子渐渐也能融入其中。当然,最初爸爸妈妈要花点儿心思,甚至要一点一点地教孩子如何进入小朋友的游戏中,只要孩子有一点点进步,父母就要及时鼓励他。如果小伙伴中有比孩子年龄大一些的就更好了,这时,爸爸妈妈可以托付小哥哥或小姐姐领着弟弟和妹妹玩。

有些父母的应酬比较多,带上孩子一起去是让孩子见世面的好机会。也许前几次孩子会很不情愿参与,甚至会哭闹,弄得父母不得不中途退场。这时,爸爸妈妈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自己很没面子,而应站在孩子的角度替他考虑,锲而不舍地想办法让孩子喜欢凑热闹。有了父母的坚持,孩子会慢慢习惯在不同的场合接触不同的人,退缩行为有可能最终消失。父母千万不要忽视一点:一旦孩子有了合群现象或表现出交往的主动性,及时的夸奖和小奖励是绝不能吝啬的。

4、失败也是财富

对孩子来说,体验失败也是一笔财富。所以,在孩子对外界新鲜事物有尝试和探索欲望的时候,父母该做的是助他一臂之力,拉后腿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当孩子遭受挫折和失败时,爸爸妈妈应主动地帮他分析原因,共同找到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如果对孩子进行粗暴地训斥、指责,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以致从此对没有做过的事情或曾经做不好的事情采取逃避的态度。

还有一点,就是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和机会,让他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与“孩子遇事退缩原因何在?”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孩子遇事退缩原因何在?”还看
哪些声音给会给婴儿安全感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美国人是怎么带孩子的?
抓住儿童性教育的5个关键期
莫忽视孩子的成长烦恼
猜你喜欢
宝宝五种高危性格父母要注意
0-1岁的小宝宝也会闹情绪?
父母情绪失控酿孩子灰色人生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怎样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婆媳关系对孩子影响大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帮你找根源
怎样才能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
帮助宝宝认识自我的方法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手术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做开心宝宝莫成“心理孤儿”
如何解开宝宝的怕生情结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妈妈要避免以下4种最常见的牢骚
孩子受委屈先释放情绪
父母期待太高孩子易逃避
这样会让亲子关系降至0°C
你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吗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
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
赞美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生活中五样东西让BB产生恐惧
不同性格的母子如何处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宝宝认生害怕陌生人的原因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孩子
五招帮你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宝宝为什么和亲爸不“亲”
启蒙教育从说“你行”开始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如何避免造成孩子性格软弱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惧
孩子个性偏激任性与环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