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为何难带?在反抗爸妈?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BB为何难带?在反抗爸妈?

BB为何难带?在反抗爸妈?

2015-09-29

蒙台梭利认为,人生来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在生理胚胎形成的那一瞬间,这个精神胚胎也随之形成。因此,婴儿一出生,他们就已经拥有了某种强大的精神能量与潜能,并非我们想象的只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也因此,即便一个看似什么都不懂的小婴儿,他最大的乐趣只是吧唧着小嘴舔食被角,我们也绝不可小觑他们。因为,他们一样以其独特的方式读懂人间百态。婴儿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已经四处撒欢的小家伙呢?

很多孩子夜间哭闹,睡不踏实,如果排除生理上受到刺激(如冷、热、饿)或者健康方面的原因,他们极有可能是受到爸爸妈妈(陪伴他入睡的其他抚养人)的影响。记得琛琛几个月的时候,偶尔我特别想做点自己的事情,期待他赶紧入睡的时候,他常常是辗转反侧,不肯“就范”,甚至会比平时睡得晚许多。即便睡着,也是时不时就醒来,很不踏实,直到我定下心来陪伴他。我确信,他很清楚,妈妈试图把他哄睡着之后赶紧逃离,这带给了他不安全感,使他不敢入睡。相反,一旦我定下心来陪伴他,把其他事情完全抛开,他就会很快安然入睡。

孩子就像精灵一样,有着很多神奇的潜能。人间百态,无不在他们的解读范围之内。

让我们分析一个典型的案例,就会明白孩子是如何展示他们这种神奇的本能的。

艾尔莎,3个月,一个法国小婴儿。她时常扭动着小身子哭闹不止,并伴有呕吐发生。断断续续地,这样的情形每天都要重复十几次。看到女儿如此痛苦,妈妈心疼不已。经医生诊断,这是典型的腹痛表现。但奇怪的是,经过各种细致检查之后,医生并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的问题。既然不存在器质性的问题,艾尔莎怎么可能会有腹痛的反应呢?

虽经多方努力,医生们最终仍无计可施,于是,他们推荐妈妈带艾尔莎去心理医生马塞儿卢弗教授那里碰碰运气。见了卢弗教授,妈妈滔滔不绝,开始倾诉自己的苦恼。原来,艾尔莎有个哥哥,3个月的时候因心脏畸形而夭折,发病时也伴有呕吐现象。艾尔莎的呕吐与哥哥3个月时的情形很相似。这使妈妈十分担忧。艾尔莎一出生,父母便离异。妈妈因此深受打击,内心无比哀怨。不仅如此,艾尔莎的妈妈自己成长于单亲家庭,由母亲抚养。艾尔莎的外婆也在单亲家庭长大,同样由其母亲抚养。三代单亲的家族史,外加小儿子夭折,这些遭遇使艾尔莎的妈妈内心笼罩着宿命论的阴影。

回想起小时候的经历,艾尔莎的妈妈认为她当年并不快乐。她一出生,父亲就抛弃了她们母女,母亲心情郁闷,对她态度粗暴,缺乏耐心,让她觉得自己不被关爱,并因此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与自卑感。

妈妈的这番倾诉使卢弗教授豁然开朗。卢弗教授认为,艾尔莎妈妈家族特殊的历史,及她自身的成长经历决定了她可能复制她母亲的教养模式,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艾尔莎。而婴儿的观察力、理解力和反馈能力远远超出成人的想象。因此,他们能准确地从众多声音中辨识爸爸妈妈的声音,从众多气味中辨别爸爸妈妈的体味,对爸爸妈妈搂抱时的细微差异感受精准,并能根据对方搂抱的方式调整姿势,让自己更舒服。当然,他们也能准确感受一个人的态度、情绪、心理秘密

对于3岁前的孩子(尤其婴儿)来说,生存与成长的需求,迫使他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去吸引父母 (抚养人)的关注与爱。他们会凭借本能采取各种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如果他们那些积极的方式,如微笑,咿咿呀呀“说话”,各种可爱的肢体动作能够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他们这些积极的表达方式就得到强化,他们就会尝试更多地通过这些方式来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相反,如果他们这些积极的反应模式得不到关注,只有当他们变得“难缠”,或者出现各种“问题”(包括生理的、心理的、行为的问题)时才能有效地获得关注,那么,他们就会变得越发“难带”。卢弗教授分析,艾尔莎恰恰是在通过腹痛这种方式吸引妈妈的关注,在反复实践之后,她发现这是最有效的手段,并且她痛得越厉害,哭得越凶,妈妈给予她的关注越多。于是,她就会持续地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妈妈更多的关注。

卢弗教授的一番话使艾尔莎的妈妈豁然开朗。她开始更多地关注艾尔莎,而不是像以往一样略显粗暴地对待她。奇怪的是,自从她与卢弗教授聊过之后,艾尔莎的腹痛也奇迹般的 “治好”了。当然,这样一来,妈妈也轻松多了。于是,妈妈与艾尔莎的关系得到改善,一切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了。

从艾尔莎的案例可以看出,孩子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当然,艾尔莎的案例显得有些特殊,似乎不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如果我们去细致地观察孩子的行为与反应,就会发现,孩子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类似反应比比皆是。

曾经有不少妈妈因为孩子特别难带而苦恼。在她们咨询我的时候,深入一聊就会发现,不少妈妈属于“因为各种原因并不想要孩子,却意外地怀孕”这一类型。由于没有当母亲的思想准备,孩子降生后,她们也就无法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于是,那个小婴儿敏感地洞悉了妈妈的心声,也因此焦虑恐惧起来。出于生存的需要,他不得不变得“难带”些,以此来吸引妈妈更多的关注。于是一个没有被完全接纳的孩子就这样成了妈妈的“麻烦”。当然,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很微妙,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妈妈越来越疲倦,孩子越来越难带;孩子越难带,妈妈越疲倦。对于这一类型的母子/母女来说,改善的唯一方法只能是妈妈调整自身,试着全然接纳这个孩子,不管他“麻烦”与否。一旦妈妈发自内心地接纳了孩子,以平和之心对待孩子,孩子自然会发生变化的。

相反,也有些妈妈并没打算要孩子,孩子却意外地降临了,这给她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因此,她们发自内心地爱上这份“礼物”,享受与他相处的每一刻,那么,通常她们的孩子也会非常乖巧,特别好带。

当然,也有些妈妈作了充足的准备,但是当孩子真正降临的时候,才发觉孩子虽然可爱,却占用了自己太多的时间,耗费了太多的精力,于是,自由没了,羁绊重了,疲累增加了如果爸爸参与度低,妈妈的内心就更不平衡了。各种不愉快随之而来。

还有一种情形是,爸爸妈妈因为儿时与父母的关系比较疏离,成人后,他们往往会复制父母与自己相处的模式,跟孩子的关系也比较疏远,导致孩子不得不通过“难带”争取更多的关爱。

孩子与妈妈的关系如此,与其他人的关系亦如此。甚至,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矛盾,家庭氛围变得紧张的时候,孩子也会变得“麻烦”,以此作出回应,表示他“收到”了相关的信息。相反,他就会满足、愉悦、安之若素。陶行知先生曾写道:“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果然句句真言。

即便孩子还不会说话,他们也能敏锐地读懂人间百态。他们的每个行为、每种表现都表达着无言的心声,都在向我们传递某些信息,警醒我们去改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与“BB为何难带?在反抗爸妈?”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BB为何难带?在反抗爸妈?”还看
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怎么办?
幼儿园不是万能的家长必备功课你
主要看气质:不同气质宝宝的养育
宝宝不爱去幼儿园竟然是因为这个
幼儿园宝宝问这6个问题千万别答
猜你喜欢
这样做让孩子学习生活更轻松
狐狸法则教育孩子变得更加独立
这样做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儿童数数的基本原则
早期营养影响孩子智力
幼儿教育四法则
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帮助你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这样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教育
正确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对付熊孩子的没规矩,这样做
让宝宝更聪明的方法
这样做教孩子学会应付意外
坏脾气宝宝的教育之道
孩子该培养哪些能力
分阶段教宝宝说话促进大脑发育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倾听可以帮助孩子语言运用
克服孩子懒惰怎么办
家长的早教阅读误区
“早教”在家也可以进行
全职奶爸更容易育出天才儿童
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方法
六个月的宝宝的早期教育方法
对孩子别说这十句话
早教失败的宝宝,错误的攀比心
早期教育当然是越自然越好
培养孩子孝敬的美德
培养宝宝的探索精神
早教英语的一些误区
如何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
男孩子的正确教育之道
怎样正确的纠正孩子的错误习惯
如何帮助婴儿练习被动操
静电对宝宝有大危害
如何让孩子充满积极性?
培养宝宝的语言表达力
让孩子自觉写作业的方法
教你培养孩子的强势性格
遇到这些情况,家长要怎样教育孩
父母要重视宝宝捡脏东西吃的行为
家长如何回答宝宝的尴尬性问题?
把握孩子的智慧,这样做
怎么培养孩子的爱心
帮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孩子作业写不好的五大原因
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0~3岁宝宝要经历的有意义的事
让贪玩的孩子自觉写作业的方法
家长给孩子立规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