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并不是真的无忧无虑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婴儿并不是真的无忧无虑

婴儿并不是真的无忧无虑

2015-09-28

小孩子是最幸福的,整天无忧无虑。类似的话我们时常能听到,其实,对儿童心理有过深入了解以后,你就会发现,小孩子不但有忧有虑,有时他还会付出整个身心,去排遣自己的不安和烦恼,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做出敏锐的反应。

薛女士做了新妈妈以后,婆婆就赶来伺候她做月子,照顾小孙子。婆婆从农村来,身体好,能干也能说,一开始婆媳之间相处还挺好。但是半个月以后,薛女士的奶水就很少了,不够孩子吃的,需要添加奶粉。白天还没有关系,到夜里,人累了一天,睡得迷迷糊糊,孩子半夜饿了要吃奶,婆婆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便起床热奶,薛女士身体虚弱很不适应半夜起来工作,于是面对孩子的哭声,有时婆媳俩都木木的,迟迟不愿起床给孩子喂奶,俩人心里开始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推诿和对对方的责备。

一天中午,婆婆哄宝宝玩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说了几句话,让薛女士心里很难受。婆婆对着孩子说:你看你这个妈妈呀,连奶水都没有了,算什么妈妈,奶奶年轻的时候奶水多得你爸爸都吃不完!有时,婆婆会边喂宝宝边对宝宝说:我的小孙子好命苦嗳,连奶水都吃不上!虽然婆婆说的都是事实,但是薛女士有一种针扎般的心痛:自己怎么就那么无能呢。遭到婆婆的奚落,一向要强的薛女士不得不认输,但心里有时对婆婆、孩子甚至丈夫都有一种无名的恼火。

更为关键的是,宝宝属于难养型气质的孩子,特别爱哭,白天不睡长觉,醒了就哭,夜里则是个夜哭郎,把大人搞得筋疲力尽。每次宝宝哭的时候,婆媳俩常常会等待对方先做出反应,这时候,宝宝就会一声高于一声地哭,有时候,薛女士气得对宝宝大声嚷:哭什么哭,烦死人了!宝宝仿佛理解了妈妈的怨气,哭得声音更大了。

宝宝两个月大的时候,被发现两侧腹股沟疝气,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一点麻烦,比如对陌生环境的适应非常缓慢。薛女士非常着急,觉得自己的宝宝简直是孺子不可教。

像薛女士婆媳之间这种心理上的明争暗斗,在不少家庭中都存在。这种较劲必然会反映到养育宝宝的态度和行为上,对宝宝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婆媳较劲,宝宝受累

很多人都认为,吃奶的孩子只有生理需要,饿了就哭,吃饱就笑,有尿就撒,困了就睡,哪里还有什么心理需要?至于说到心理烦恼就更觉得可笑了。其实,这恰恰说明,家长没把孩子当人看,把孩子当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动物。

已经有研究发现,婴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建立起内部工作模型(IWM),这是孩子对自我、重要他人(如父母或其他看护者)及自我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的稳定的认知模式;如果孩子身边的几个成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是相互矛盾的,孩子就无法建立稳定良好的IWM,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也就常常显得难以预料,如果再遇上心急不耐烦的家长,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行为与情绪就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导致宝宝的心很累,当然家长的心也很累,而且彼此之间还累得不明不白。

在家庭关系中,婆媳之间的心理矛盾是潜在的、隐晦的,同时也是持久的、深刻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它不可能像夫妻之间的矛盾那样简洁明朗,处理起来比较容易挑明,把话说在明处。薛女士就陷入这样的关系困境中,婆媳之间认为彼此都有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而责任一旦扩散,就等于谁都有责任,谁也都没有责任,这种心理拉锯影响了她们及时识别孩子的心理信号,宝宝在无望的等待和莫名的吵骂中建立不了稳定的内部工作模型。疝气是孩子付出的身体代价,社会适应困难则是他付出的心理代价。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与“婴儿并不是真的无忧无虑”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婴儿并不是真的无忧无虑”还看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文静宝宝≠没有多动症是真的吗?
儿童多动症常见的表现形式
“多动症”孩子需要多做游戏
引起宝宝睡觉磨牙的原因?
猜你喜欢
解析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急脾气慢性子,不同性格教育法!
十种溺爱方式毁掉孩子一生
中日韩宝宝才艺教育大不同
童车里的宝宝难“长大”
教育: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难成大器
独立性的教育,告别伺候孩子
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
鉴定宝宝智力的五方法
父母要真正走入孩子心里
14个月宝宝爱咬东西怎么办?
对宝宝谈钱父母之“三不要”
体罚孩子,只会“两败俱伤”
父爱当“潮”!奶爸日记很流行
1岁前宝宝智慧教育大行动
父母通病!和宝宝说话五大忌
别担心!宝宝兴趣多变很正常
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放养教育”教育的回归
规划早教平凡中见真知
王雅明: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兴趣班为何竟成了“负累班”
婴儿智力启蒙来源哪里?
孩子过早骑车易患“童车病”
别把孩子的任性当成“个性”
早教的3大误区,你知道吗?
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
宝宝早用筷子的三大好处
王雅明: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怎么
孩子会遇到这3个“压力期”
孩子,宠或者不宠
淘气男孩是好的,调皮女孩是巧的
孩子太听话会失去其自身动力
宝宝不专注妈妈别心急
宝宝也爱面子,请别揭“老底”
1个月大婴幼儿智力开发
小心兴趣班认孩子没了兴趣
警惕“独二代”的教育误区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追赶计划
不要本末倒置,成人比成才重要
零岁教育:潜意识的作用
早教“软肋”:仅4%父亲参加教
12句不该跟孩子说的话
谁给“神童”后天扫平路
培养入眠好习惯同房不同床
时尚育儿:情商第一智商第二
千方百计的“奶嘴”告别式
自信的女孩更漂亮
孩子最大的三个天性,您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