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应对黏人宝宝?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怎样应对黏人宝宝?

怎样应对黏人宝宝?

2015-09-28

导读:宝能否形成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1岁左右是关键期。此时,如果父母能和孩子最大限度地相处,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对他们的哭闹、微笑等行为予以快速、合理的回应,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更能增加宝宝的安全感,这将影响到他以后与人沟通的能力及探索新事物的勇气。

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女儿越来越黏人了。我上哪儿,她跟哪儿。屋子才那么大一点,可她像尾巴一样,总是黏在你身后,有时还非要你抱她。看到女儿这么黏自己,周女士一开始确实有点小得意:女儿肯定是喜欢她才这样黏她。然而,时间一长,周女士又烦恼了:孩子如此黏人,不会影响独立性吧?

专家提醒

15个月之前的宝宝可以随意宠他

有人认为,孩子黏人是因为他的情感需求没得到满足,一旦满足了,你想让他黏你都难;还有人觉得,太黏人的孩子独立性差,大人越顺着他,越会助长他的依赖感,所以必须拒绝他黏人。采访中,记者发现类似周女士的困惑也困扰着许多父母。

对待15个月之前的孩子,你可以随意宠他,不仅不会宠坏他,还有助于他和你(父母)之间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智灵童国际教育事业机构教学总监、智灵童国际幼儿园总园长荣合灵说。

事实上,宝宝能否形成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1岁左右是关键期。此时,如果父母能和孩子最大限度地相处,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对他们的哭闹、微笑等行为予以快速、合理的回应,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更能增加宝宝的安全感,这将影响到他以后与人沟通的能力及探索新事物的勇气。

但如果把照顾孩子的责任过度集中在一人身上,也会造成孩子过度依赖这个人。郑大教育学院心理系老师叶青青提醒,在妈妈积极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平衡家里其他成员尤其是爸爸照顾孩子的机会。

孩子黏人顺从还是拒绝因人而异

至于15个月以上黏人的孩子,家长该顺从还是拒绝,则要根据不同情况,有区别地对待。荣合灵说。

安全感不足这类孩子的父母多是上班一族,平时照顾孩子太少,和孩子交流不多,很难建立起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于是,这些孩子多存在强烈的不安全感,一旦父母离开视线,就极度恐惧,哭闹不止。

建议:尽量多抽一点时间陪孩子,即便自己不得不离开,也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让他明白:我只是暂时离开,一会儿就回来。最好每次离开前和宝宝约定好回家的时间,且一定要守时;尤其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及时的爱的语言和抚摸是他们的强大后盾。

和外界接触少在教养过程中,家长既不太注重带孩子接触外界环境和人员,又很少请朋友来家做客,使孩子很少有机会和陌生人沟通,更没有体验过和外人交往的快乐,因此,他们常常因为恐惧外界而过于黏父母。

建议:帮助孩子逐渐接触外界。先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里(比如家里)接触外人,刚开始接触外人时,家长可以紧握孩子的手或紧紧搂住他,让他能够在安全感较强的情绪下尝试交往,当孩子看见陌生人退缩时,更要抱紧他,给他安全感。

心理依赖感较强由于家人从小到大包办过多或太过溺爱,孩子的依赖感就比较强,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性。其中,部分孩子可能在面对新事物、新环境或陌生人时不自信甚至退缩,还有一部分孩子可能因娇惯而专横跋扈,影响人际交往。

建议:10个月、1岁、2岁孩子会出现很多执拗期。他为什么执拗?就是要从思想、行为上体现他的独立。这时,家长要避免干涉、包办过多,否则,他会慢慢丧失承担责任的需求,导致心理依赖越来越强;如果孩子已经依赖感很强了,家长除了要学会拒绝,适当忽略他的黏人行为,还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吸引他独立做事,并及时表扬他的每一点进步。

孩子太黏人要满足他的情感需要

此外,在对待黏人的孩子时,荣合灵还提醒家长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尽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而不是物质需要。有时,孩子明明自己会穿鞋,却撒娇让妈妈帮他穿。其实,孩子的真实意图只是想从你那儿获得关爱。这时你不妨亲亲他,说:妈妈好爱你,你赶快穿好鞋,妈妈在门口等你啊!

2。平时靠老人或保姆带孩子的爸妈,回家后最好和孩子独处。

3。千万不要用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等语言吓唬孩子,否则,孩子只会更害怕,反而更黏你。

4。不要欺骗孩子。让孩子哭着看到你离开,比你骗他悄悄走要好得多,否则,只会让孩子更焦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与“怎样应对黏人宝宝?”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怎样应对黏人宝宝?”还看
猜你喜欢
换尿布是爸爸亲子的好机会
选玩具要根据宝宝的月龄
家长要尊重女孩的情绪
让孩子变得更聪明的10个要点
爸爸也能全身心的教育孩子
训练宝宝如厕,有机可循哦!
0~1岁BB认知能力发展&训练
怎样表扬孩子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当上爸妈一切都变了
“限时隔离”教育能不能用
创建分辨性逻辑思维重要性
献诗:创造美丽新天堂——给天天
五一亲子出游,如何更轻松?
从生理养育到精神养育
自以为是的新妈妈易犯8错
学学儿科大夫怎样哄孩子
7月19日:差距&·小狗吃醋·
新妈:不要这样哄宝宝睡觉
孩子脸型与未来性格有关系
早教不能“急功近利”
信力建: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宝宝要独睡,这样安全吗?
了解宝宝分离焦虑症及缓解技巧
智慧引导:BB成长的隐形翅膀
家教8个关键问题决定BB一生
BB情商靠“养”而非“教”
爸爸抱着孩子喂奶混个面熟
父母需要了解的知识和技巧
宝宝怎么才能变聪明呢?
对幼女动粗,新爸产后也抑郁
宝宝体能发展的9大表现
80后父母:在电脑上养孩子
小儿上火认识误区
林达:祝福中国的孩子和家庭
为何说小孩发一次烧学一次乖?
父母学会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和爸爸做游戏的4个好处
总是陪孩子玩耍不利于成长
育儿父母的抉择:读什么书
培育孩子倡导的自由的意义
十个教子高招培养优秀孩子
《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目录
给孩子洗澡消除爸爸育儿恐惧
亲子同乐“抓周”礼俗趣谈(图)
北京妈妈的海外育儿日记
7月15日:小贩·阳光型孩子·
教育女孩,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宝宝谁带跟谁亲吗?
学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孩子听觉信息采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