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陪睡过久 男孩易性早熟?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妈妈陪睡过久 男孩易性早熟?

妈妈陪睡过久 男孩易性早熟?

2014-03-04

大部分家长将孩子的性早熟归咎于现代网络媒体的发展,有的怪罪于多激素速食品。这些外在的因素确实难以避免地对孩子的性早熟造成影响。孩子性早熟因此变得很被动,很难以避免么?其实成长经历造成的心理障碍也容易让孩子性早熟,作为家长,至少在这方面,我们是可以做得更好。

案例:10岁分床,儿子常将姐姐内衣弄脏

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13岁的明明最近这两年有一些奇怪的变化。“他姐姐的内裤常常被弄脏。”明明妈很无奈地说,她猜是儿子干的,但每次询问,儿子不否认也不承认,就是不吭声。今年,在儿子的手机里,妈妈发现有不良视频。小明妈表示,儿子是10岁才跟她和丈夫分床睡。

1、专家:陪睡时间过长易引发性早熟

长期和父母同床睡,孩子难免接触到父母的身体,对一名2岁的孩子而言,这种触摸可能产生安全温暖的心理感受。但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可能产生自然的生理反应,而且父母的性生活也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

像明明那样,10岁才开始和父母分床睡,这容易对孩子产生心理刺激,而且他正处于对性最好奇的时期,如果家长没有通过性教育帮助孩子理解性知识,孩子很可能会通过一些其他途径,比如看不良视频、偷窥、早恋等,来满足生理的欲求,严重者有可能产生病态心理。所以,及早发现并引导孩子的性意识是很重要的。

2、孩子几岁要分床睡?

既然家长不适宜长期和孩子同床,但是孩子太小睡觉时又容易踢被子,究竟什么时候和宝宝分床睡更合适呢?

小编建议,如果孩子与父母同床睡的,最好在孩子3岁之前与父母分床睡。孩子3岁左右已经有最初的性别意识,也就是好说他们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这是孩子心理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独立意识和一定的自理能力,能够自己穿、脱衣服了。如果孩子一直依赖父母,会有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刚开始宝宝可能会因为怕黑或者各种原因不愿和爸妈分床睡,这时候建议妈妈在宝宝睡觉前跟他聊聊天或者说小故事,晚上睡觉的时候留一盏小夜灯,这样孩子也就比较有安全感。

3、孩子分床睡好处多

分床睡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使孩子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并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作入睡前的准备,自己盖被子,早上自己起床等。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以后,孩子对其他行为规范也更易接受,对形成独立的人格很有帮助。而且分床睡能使孩子克服怕黑、怕怪物心理,变得更勇敢、不依赖他人哦!

4、家长与孩子日常生活避免过度身体接触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差不多有妈妈高了,但还是被要求和妈妈牵手,或者亲亲妈妈脸颊。虽然说儿子和妈妈感情好,但是如果孩子已经长大还是有过多的亲昵行为,这容易产生一种不正常的依恋关系。

孩子长大了,妈妈就应该适当地减少亲昵的行为,比如过多地亲吻、拥抱或者抚摸身体等等。或许宝宝可能一时之间会觉得妈妈不爱他了,所以都不愿抱抱他。虽然说妈妈要多加注意对孩子过多的亲昵举止,但还是要让宝宝能够感受到你的爱和关心,这样才不至于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所以建议妈妈要逐渐减少行为,而不是突然停止。

让孩子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慢慢长大了,不需要妈妈像对待婴儿那样对待自己,即便如此,妈妈还是爱着自己的,这样也能很好地淡化对妈妈的依恋,对孩子正常的性心理发展有很大帮助。

帮助孩子适应分床睡小贴士:

确保安全。让孩子单独睡眠时,注意床离地面不要太高,以确保孩子万一不慎掉到地上也没有危险。若妈妈担心孩子会踢被子,可给他挑选合适的睡衣,并随着气温的变化选择不同厚度的被子。

睡前不孤单。对于有强烈依恋心理的孩子和容易产生孤独心理的孩子,入睡前可多加爱抚、多陪一会儿,讲些好听的故事让他愉快入梦,夜间常去照料,让孩子不感到狐单。在分床的最初阶段,孩子如怕黑,可在床边安个夜灯,待他(她)逐渐适应后再关上。

孩子耍赖不心软。刚分床睡时,有些孩子在父母费了很多工夫才把他安顿好,可一转身又跑到父母的床上,或者半夜醒来时偷偷溜到父母的床上赖着不走。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不能心软,要不然就会前功尽弃。家长应耐心地把孩子劝回到自己的床上,并多说些鼓励的话,实在不行,可陪孩子重新入睡后再离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与“妈妈陪睡过久 男孩易性早熟?”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妈妈陪睡过久 男孩易性早熟?”还看
不同阶段,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猜你喜欢
8习惯影响BB智力发展
2岁以下宝宝看电视有害无益?
宝宝如厕训练要选准时机
宝宝的情绪,父母该如何管理
怎样预防宝宝乳牙被蛀?
不要无意伤害孩子对你的依恋
如何纠正宝宝的奢侈浪费习惯
宝宝玩小鸡鸡:行为解析+行为策
正确刺激BB听觉获最佳发展
宝宝睡觉黑白颠倒怎样纠正
爱“破坏”不是宝宝的错
对付宝宝哭闹以“静”制动
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需警惕
解决宝宝不爱吃饭的法宝
应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家长溺爱孩子十类可怕后果
宝宝浅睡促智力深睡长体格
正确对待“爱淘气”的宝宝
家长的不良行为“示范”影响孩子
美国家长这样培养孩子幽默感
解决宝宝入睡的“四大难”
宝宝摔出来的5种心态
怎样让宝宝快速识别色彩
父母该说与不该说的四句话
宝贝养成饮食好习惯13招
培养宝宝的好习惯方法问与答
什么情况下会让宝宝产生焦虑行为
适合宝宝社交和人格发育游戏
变脸游戏帮宝宝戒除乱扔东西
孩子喜欢重复地丢东西怎么回事?
奖赏教育滥用容易惯坏孩子
扼杀孩子创造力的14种言行
关于宝宝睡眠7种错误说法
正确应对孩子五种无理行为
如何“降服”家里的淘气包
孩子的脸型与性格的关系
宝宝视力下降竟是手机惹祸
警惕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
宝宝拥有好习惯将一生受益
怎样了解宝宝的听力
宝宝令人头疼的8大行为是否要制
会给宝宝带来的有哪些恐惧行为
听到孩子说脏话该怎么办?
小宝宝必备的六种黄金性格
爱打人的孩子如何“修理”
父母眼中的“坏行为”如何引导
学习教育任性宝宝的几大秘诀
妈妈注意!宝宝会是你的翻版
解读宝宝的面部表情
分阶段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小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