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行为?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行为?

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行为?

2015-09-24

导读:孩子从母腹来到人间,不懂得是与非、对与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全靠成人教育与训练。(当然是在先天素质和年龄规律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计划生育的国策,一个家庭最好只生一个孩子。于是,家长对这一个孩子的成长(包括智力和性格)极为关注,希望自己的孩子又聪明、行为又好,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孩子从母腹来到人间,不懂得是与非、对与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全靠成人教育与训练。(当然是在先天素质和年龄规律的基础上来进行的)。那么,怎样培养儿童的好行为、避免形成不良行为呢?我想谈点总的原则,希望对家长有帮助。

一、在思想上要有这样的认识:

1、爱孩子,但不溺爱孩子。

没有感受到爱的孩子,发展不会正常。爱并不是一味提供,不是要什么给什么,更不是还没要,就已经准备好了、给了。严格要求不是不爱孩子,溺爱只会害了孩子,孩子就会不知道是非,不懂得尊重他人,自我中心就会演变成自私。

2、懂得只有孩子的不良行为,没有不良的孩子,要批评时,应该说:我不喜欢你把鞋子脱在沙发上(不良行为),而不要说:我不喜欢你(不良孩子)。

3、孩子不良行为问题的产生,往往源于纵容和自己的不良言行。比如:孩子讲话粗暴、拖拉、不尊重老人、打人、不爱护小动物、霸气等。要纠正孩子的毛病,先纠正自己的毛病。

二、要早立规矩,早形成习惯,并坚持不懈地执行:

规矩,也就是有界限,能做的、不能做的规定下来。甚至早在一岁生日以前就立下来。比如:不大声吵闹、不打人、睡觉时不要抱等。有了规矩才有秩序。早年不立规矩,孩子会失控,长大了,在一个有规矩的社会中,就会处处碰壁,不受人欢迎,经常受挫折,反而非常痛苦。

如果早不立规矩,孩子不知道是与非、不知道对与错,等形成了不良行为,再立规矩就晚了,要花很多倍的工作,还不见得能改好。

有了规矩,形成了习惯,孩子做起来很自然,没有约束感。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叶圣陶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努力求得好习惯。可见习惯之重要。

立了规矩,必须坚持,否则无用,有时还会更坏,孩子会模仿,雷声大、雨点小是不好的。

三、要具备儿童身体、心理发育及发展的规律的知识:

教育要按规律行事。如果不懂得发展的规律,一定做不好教育工作。在心理方面,比如:婴儿往往只有极短暂的注意力,不要让孩子连续注意学习5分钟以上(半岁以内),10分钟以上(1岁以内)。逆反是两三岁儿童的心理特点,不要在这个阶段要他听话,不听就打。要理解、要疏导。五六岁的儿童好奇心特别强,有时为了探个究竟,会破坏东西,应该理解、要正确对待。如果家长有了这些知识,他们就会理解不同年龄的孩子要不同对待,教育才会有好效果。

四、适当表扬、奖励,适当给以批评、惩罚,注意度:

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好行为喜在心里,不表露出来,而对不良行为却揪住不放。批评、打骂,好像孩子不打、不骂,不会形成好性格。清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是教育孩子重要的原则。

当然,孩子做错了事,表现了不良行为,批评与惩罚也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分寸,度,不要小题大做,也不要遮掩,要恰如其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管你们采取哪一类教育方法,你们都需要一个尺度,因此也就需要在自己身上培养分寸感。

爱也要注意分寸、尺度,过份的爱、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只能培养出冷酷无情、毫无责任感的利已的孩子。

五、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处理问题,注意第一次:

孩子由于其经验不足,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小错误。比如孩子要买冰棍,不同意,他就大哭、在地上打滚,家长就买了。这样,第一次教育机会就破坏了,孩子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还会一样表现,再大一点,变成要挟,就难办了。

六、管教孩子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从自己的情绪出发:

这一点虽然看上去容易做到,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家长往往是从自己当时的情绪出发来教育孩子的。孩子出现了一个问题,自己当时情绪好,大一点问题也不处理;反之,非常严厉,这样就不能让孩子明辨是非、纠正错误。

七、不要横向比较;并数落发展稍稍迟缓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发展表。每一个孩子在不同行为领域的发展,可以不全是与大多教同龄儿童完全一样的。在某个领域了解快些,另一个领域可能慢些。不要因为横向攀比,感到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孩子,就担心,就数落孩子。早期稍稍落后的孩子,只要不是弱智儿,后来会赶上来的,甚至还会超过原来发展较快的孩子。

八、舍得花时间和孩子玩,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

家长往往因为忙,把小孩交给老人或保姆,大一点了,就送往幼儿园,甚至外地姥姥家、奶奶家。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时间很少。有时,因为高兴,才逗逗孩子,这样不好。孩子需要教育但必须了解他的爱好、他的兴趣、他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方能有效。

在一起玩是了解孩子最好的方法。要一起玩、要了解。有时,也有的家长是和孩子常玩,但只是高高兴兴地玩一通,但并不着意去了解孩子。问家长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哪方面能力差些,也不知道,这就不好。

九、树立榜样:

孩子早期生活在家里,早期的学习以模仿为主。他们模仿的对象首先是最亲近的人,父、母最为重要;因此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仪表。对孩子要诚实、要有责任心、要大度,对朋友要热情、帮助、有同情心,孩子也会学习这些好品质。

十、不要以自己的性格特点来要求孩子:

家长往往以自己的性格特点来要求孩子,把孩子塑造成自定的模式,当达不到时,就怪罪孩子怎么这样难教。比如一位家长性格开朗、热情爽朗,孩子却比较文静、不爱交朋友(并不是自闭症),家长就不高兴,经常批评孩子不听话,不和自己一样,有时还会影响亲子关系。文静的孩子一样也是好孩子,只是和家长性格不一样而已。

十一、家人一致:

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父母亲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教育方法与教育要求必须一致,否则会使孩子莫衷一事。今天母亲说进屋要脱鞋,明天姥姥说用不着,太麻烦,孩子听谁的呢?另外,也容易养成孩子的两面性格。见母亲一套,见姥姥一套。

十二、要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家是孩子生活、成长的场所。这个环境对孩子智力、性格、身体的发展、成长关系极大,温馨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如何营造呢?最重要的是父母和谐一致,绝不要当孩子的面互相争吵、互相指责。

单亲家庭不要让孩子感到只有一半的父母。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天然的,不应该由于父母分离了,孩子和一半的父母关系也断了。把父母离婚给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与“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行为?”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行为?”还看
打招呼,宝宝你可以慢慢来
增强好奇心8招给宝宝添乐趣
5步骤让孩子成为“礼貌好宝宝”
让宝宝独睡3个误区父母要小心
原来宝宝“乱扔东西”是可以长知
猜你喜欢
家中电器的33条安全法则
女儿太"臭美"我要怎么办?
别粗暴对待孩子的情绪
0-3岁宝宝管教秘籍
表扬宝宝,哪种方法好
家长三做法扼杀BB交往能力
3-12岁孩子性格信号大解码
学前教育别着急让BB上学
孩子盲目"听话"成"庸才"
父母最好不要说反话?
如何让孩子提高自我价值感
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培养
宝宝,你让妈妈无地自容
世界杯给家庭教育的4启示
让孩子保持高分的秘诀
培养孩子规则习惯的七方法
父亲抑郁会传染给小孩
好习惯是孩子最大的财富
妈妈幸福了孩子才幸福
名人爸与"小情人"的那点事
亲近大自然能使宝宝变聪明
两岁内孩子应该母亲带
透视幼儿教育“富贵化”
大人抑郁孩子更抑郁
培养孩子耐性的3大秘诀
7个游戏让孩子爱上大自然
聪明应答宝宝的“钱问题”
父母的情绪失控伤害孩子
父母怎样教孩子学理财?
妈妈必知的男孩成长秘籍
母亲应给宝宝“六大教育”
遇到BB当众尖叫咋办?
爱插话是心理焦虑
培养乐观宝宝的3个"关键"
培养会说话的孩子不难
你会让BB和“差生”交朋友吗
妈妈8行为夺走BB幸福
国外家长如何对待宝宝任性
爱美妈给1岁女儿做双眼皮
爸爸影响女儿择偶标准
孩子品格教育四步曲
这些话考验你是否真爱孩子
七大策略让孩子迷上创造
怎样提高宝宝的自信心
把孩子关在家里的不利影响
长时间加班容易让孩子变胖
五妙招巧应对爱顶嘴宝宝
“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
父母应学会欣赏你的孩子
父母20个坏习惯影响BB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