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大没小"的原因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没大没小"的原因

孩子"没大没小"的原因

2015-09-23

导读:现在的大人们常会如此感叹:现在孩子的怎么喜欢以自己为中心,对长辈没大没小。是啊,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是令您伤脑筋了呢?那么让我们来看看造成孩子孩子“没大没小”的原因,帮您教导孩子成为有礼貌、人见人爱的小天使吧!

现在的小孩,从小就在爸爸妈妈的宠爱中成长,可是随着孩子慢慢懂事了,父母却发现他们越来越没大没小了,常常对长辈大吼大叫,怎么说也不听,有时候还会顶嘴。孩子出现这样的坏习惯,很多人觉得没什么,等孩子长大了,懂事理了自然而然就会变得有礼貌。其实不然,如果爸妈没有及时纠正孩子没大没小的坏习惯,他们就会觉得这样做是没有错的,反而会越来越没礼貌,甚至不止是对爸爸妈妈,对家里的客人、幼儿园的老师都会这样没大没小。这样时间久了,可是会养成孩子霸道、不讲理的个性哦。这可怎么办呀?小编为您解析造成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告诉您如何教导孩子成为有礼貌、人见人爱的小天使吧!

通常孩子会出现没大没小的行为的原因有很多种:

孩子出现“没大没小”的坏习惯,爸爸妈妈可先不要太着急地打骂、教育他,因为小孩出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有很多种,家长要先冷静分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好好地教导孩子呀!

孩子没大没小原因一:孩子跟爸爸妈妈意见不同

三岁以上的孩子刚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有了他自己的立场就特别喜欢表现给别人看,所以当他跟爸爸妈妈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他就会跟爸爸妈妈争论起来,而且还会以命令的口气让爸爸妈妈要接受自己的想法。比如孩子边吃饭边玩小汽车,爸爸把他的玩具收走了,让他要认真吃饭,可是孩子可能会觉得“我又没有不吃饭,怎么可以没收我的玩具呢?”他觉得爸爸做的不对,就会大吵大闹说“我就是要边吃饭边玩,把小汽车还给我啦!”

孩子没大没小原因二:挑战大人的权威

当爸爸妈妈要求孩子做事时,如果语气太严肃,开始懂事的孩子反而会觉得反感,不喜欢被爸妈命令,就会用不礼貌的口气顶撞爸妈。其实这时候孩子可能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表达他的不高兴,用不礼貌的行为来挑战您的权威。就想4岁的明明正高高兴兴地看动画片,妈妈突然把电视关了,命令他“现在你要做作业了,还看电视!”这时候明明会觉得妈妈太霸道了,会大声地顶撞妈妈:“我动画片还没看完呢,为什么一定要我写作业!”

孩子没大没小原因三:属于心直口快

有时候,孩子没大没小也是出于无意,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没有礼貌,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呢。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是出于他自己的个性外,也有可能是他常常看到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相互大喊大叫,长期耳濡目染而形成的坏习惯。如果爸爸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斗嘴,一开始他可能会觉得疑惑,但是爸爸妈妈几乎每天都这么做,那么慢慢的他就会以为这是正常的说话方式,自己也会学着爸爸妈妈的口气说话了。

孩子出现没大没小的行为,爸妈应该如何教导他变得有礼貌呢?

让孩子变得有礼貌的方法一:告诉孩子要用正确表达方式

当孩子不礼貌地顶撞,对爸爸妈妈大喊大叫的时候,爸妈应该先保持冷静,耐心地告诉他应该如何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坐在身边,然后用缓和一点的语气告诉他“宝宝如果有跟爸爸妈妈不一样的想法可以说出来,不用能这样大喊大叫,这样可是不讲礼貌的行为呀!”这样冷静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亲子间情绪冲突哦。

让孩子变得有礼貌的方法二:先隔离冷静一下

如果孩子是用想用他的没大没小来引爸妈的注意,表达自己的不满,爸爸妈妈可先不要跟他“吵架”,可以先让他一个人独处一下,等他情绪冷静下来,再用讲故事的方式让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比如妈妈可以跟孩子说:“宝宝想一想,如果其他小朋友像宝宝一样,对着宝宝大吼大叫,宝宝会不会觉得很难受,就不跟他玩了呢?”从小就教导孩子换位思考,不仅可以让他改正没大没小的坏习惯,还能让他在小朋友中更加受欢迎呢。

让孩子变得有礼貌的方法三:做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很容易有样学样,如果看到爸妈经常相互大喊大叫,慢慢的他也会模仿这种行为,所以在孩子面前,爸妈要做好榜样,比如遇到长辈或朋友都要问好、经常对人说“谢谢、对不起”、不在孩子面前大喊大叫等等,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模范,害怕他学坏吗?

爸爸妈妈除了自己要做到礼貌待人之外,也要常常跟孩子教导孩子,跟他说“小孩子要有礼貌、守规矩,要尊重别人,不能对长辈大喊大叫,这样大家才会喜欢你呀!”慢慢地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耳濡目染,相信孩子不仅能改正没大没小的坏习惯,还会变成人见人爱的小天使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与“孩子"没大没小"的原因”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没大没小"的原因”还看
父亲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太好胜家长怎么办?
哪些批评用语最伤孩子自尊
感恩教育勿忘亲子平等相处
你敢让孩子"在家上学"吗?
猜你喜欢
养育出色宝贝儿的四大策略
5个育儿“伪真理”(上)
怎样解决宝宝认生的问题
加拿大的早教体验之旅
两个“坏孩子”的启示(上)
向比尔盖茨学习“坏孩子思维”
请给宝宝一种简单的生活
美国家庭教育的12个法则
“丢女教育”不可取
宝宝精力过剩妈妈有六招
远离八种行为不做失败家长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叹息?
家长要接受孩子说不(下)
别急着帮助孩子
“80后”妈妈育儿方式大不同
日本孩子防诱拐训练
两个“坏孩子”的启示(下)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二:模仿
于丹:训孩子不如尊重孩子
荷兰夫妇育儿经
家长必看:教育孩子的六种错误态
5个育儿“伪真理”(下)
外国父母培养领袖儿童的秘诀
警惕对孩子的“情绪暴力”
教育孩子是门“艺术科学”
婴儿早期教育专家有妙招
调皮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
创造性早期教育从经典入手
多看1.5行,智力更领先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家长必看!“爱”可能毁了孩子的
蒙特梭利和公文教育哪个适合你的
华人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日本的“魔鬼”式儿童教育
让你的宝贝舒适又开心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男孩调皮不爱学习怎么办?
一个国际家庭的早教经
早教到底要多早
玩耍,培养宝宝社交能力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应答者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六:合群
职场妈妈的育儿小窍门!
“懂”和“不懂”的区别(上)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谨防“挫折教育”步入误区
溺爱会让孩子变得无情
你是否步入教育孩子的歧途
“懂”和“不懂”的区别(下)
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