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在中国流行的三大原因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溺爱在中国流行的三大原因

溺爱在中国流行的三大原因

2015-09-22

时代、文化和隔代抚养加剧了溺爱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荣伟玲说,至少有三个原因促发了溺爱在中国的流行: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隔代抚养。

首先是时代背景

改革前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匮乏的条件下,而且每个家庭一般都有多个兄弟姐妹,我们不仅分到的物质关爱很少,就算精神关爱也偏少。这样一来,我们的很多渴望都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些没有被满足的渴望藏在我们内心中,就成了我们“内在的小孩”的重要内容。现在,我们身为父母了,却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非常丰盛的时期,于是我们“内在的小孩”的未被满足过的愿望被充分唤起。并且,因为现在主要是独生子女,于是至少父母两个人的“内在的小孩”被投射到一个独生子女身上了,这就很容易导致溺爱。现在的父母经常感叹:“我那个年代,什么都没得到过,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重复我那种生活。” 这句话里的孩子,不仅是真实的孩子,也是深埋在我们心中的那个“内在的小孩”。我们一股脑地、近乎失去理智地去溺爱孩子,其实是在通过孩子去实现我们过去未曾实现的愿望。

其次是文化背景

荣伟玲说,我们的文化是,自爱有罪,应该爱别人。但是,人天性首先是自爱的,我们被教导不自爱,其实是违反了人性。在这种教导下,我们压抑了自爱,但被压抑的自爱的需要必须表达出来,而孩子无疑是最适合的表达对象。这样一来,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容易比那些尊重自爱文化中的人失去分寸。

第三个原因是隔代抚养

隔代抚养很容易导致溺爱,不少父母表示,自己从小在父母的严厉教育下长大,却从没有见过他们动过孙辈一个手指头。并且,隔代抚养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抚养方式。上海做的一项调查显示,隔代抚养在上海家庭中所占比率为16.7%,而中国母亲网做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仅有31%的父母“既不认可隔代教育,又自己带孩子”,57%的父母是“不认可隔代教育,但因为忙碌所以只能让老人带孩子”,12%的父母“既认可隔代教育,又让老人带孩子”。

隔代溺爱的六大原因 隔代抚养为什么容易导致溺爱呢?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心理原因。

(一)责任感的缺位

荣伟玲认为,责任感的缺位是导致隔代溺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子不教,父之过”,所以做父母的就算想宠爱孩子,也懂得应有所收敛,否则会惯坏他,而且我们得为此负责。但是,如果我们做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么在宠爱孙辈时就少了这一层顾虑,“从这个角度讲,祖父辈的溺爱孙子孙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案例:一位母亲为帮助儿子改掉马虎的习惯,要求他每天把家庭作业记下来,回家做完后再仔细检查一遍。可孩子嫌烦,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瞒着媳妇去学校抄题目,再悄悄帮孙子改正错题。孩子省心了,可毛病未改,到了期中考试时数学刚及格,结果母亲发火、奶奶垂泪,家里乱成一团。

(二)对死亡的恐惧 在隔代抚养中,做祖父辈的特别怕孙子辈的出什么安全问题,他们特别在意安全,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孩子毕竟不是自己的,一旦照顾中出现安全问题,他们会觉得对不住儿女。 第二、做老人的,开始越来越多地面对死亡问题,很多老人无法面对自己心中的死亡恐惧,于是将这种恐惧投射到孙辈身上,也特别担心他们出问题。 虽然做父母的也会有这种担心,但老人们的担心经常会显得缺乏理性,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死亡恐惧。实际上,如果做父母的经历过太多的生死离别,他们也很容易特别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案例:7岁的郁儿特别怕黑,一般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早就一个人睡了,但她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害怕,就会哭。郁儿的妈妈想培养女儿的独立习惯,坚持让女儿一个人睡,但她婆婆经不住孙女的恳求,只要郁儿一提出要求,她就去陪孙女睡。 郁儿的妈妈写信来说,她觉得自己无法调节这种事情,而她丈夫也不愿意责备自己的妈妈,所以这种事情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显然,郁儿的妈妈和爸爸都在逃避自己的责任,他们觉得作为晚辈不能责备妈妈,所以希望我能给他们提供灵丹妙药,从而既不和老人对峙,又可以达到让女儿一个人睡的目的。但这样的灵丹妙药是不存在的,他们如果想让女儿独立,就只有去和老人对峙,当然要讲究一下对峙的方法。 至于郁儿和奶奶,在我看来,其实不是奶奶在满足孙女的需要,而是孙女在满足奶奶的需要。小孩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敏锐地捕捉到大人的心理需要,并自认为自己可以解决,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在自恋,他们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应该为大人的难过负责,并会牺牲自己以解决大人的心理需要。 那么,郁儿奶奶的心理需要是什么呢?很可能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她对死亡的恐惧投射到孙女的头上,而孙女以“怕黑”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老人就有了和孙女黏在一起的理由。所以说,孙女和奶奶一起睡,满足的不是孙女的成长需要,而是奶奶要逃避死亡恐惧的需要。

(三)争宠 在以前的家庭中,因为孩子多,一般是孩子要竞争长辈的爱。但现在,这种情况颠倒了过来,最新一代的孩子生活在“4+2+1”的家庭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6个人的爱都投入到一个孩子身上。并且,为了让孩子更在乎自己的爱,这6个人不免会出现竞争的格局,大家都争着向孩子表达爱,甚至唯恐被其他人压过。父母要负责任,所以会控制自己的争宠心理,但老人们就容易失去控制。 “这是一种争宠。”袁荣亲说,“并且,争宠的目的是让孩子高兴,而不是让孩子成长。” 案例:6岁的嘉嘉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每当妈妈对她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时,外公外婆总免不了在旁边插上一些话,譬如“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小时候我都没这样对过你”,“孙女乖,待会儿我给你买好吃的,气死你妈妈”。不仅如此,爷爷奶奶打电话时,总是先问孙女,爸爸有没有难为她,有的话,给他们说,他们会给乖孙女出气。

(四)“内在的小孩”的投射 人老了,自己也会变成小孩。这主要是,他们发现,自己说了算的地方越来越少,结果他们容易变得和孩子一样固执和任性,总需要儿女们的安抚和说服。但同时,他们一样会觉得自爱有罪,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内在的小孩”的需要,于是将它投射到真正的小孩———孙辈身上,从而进行无限度的溺爱,一切以孩子的快乐为标准,从不指责孩子的过错,这其实也是他们内心中渴望的原则。 案例:退休的张婆婆与丈夫对唯一的外孙疼爱有加,6岁的孩子在家里是绝对的“小霸王”,外孙的拳打脚踢、破口大骂,向来被他们笑纳为“享受”。外孙上学前班了,从家里到学校只有区区300米的路,老人心疼孩子,却要用“摩的”接送。

(五)补偿心理 在教育儿女的时候,老人们曾经苛刻过,因为要负教育的责任。在苛刻的教育中,老人可能埋下了一些内疚心,于是当有了孙辈后,对其特别溺爱,其实内心深处是想借此补偿一下儿女,毕竟孙辈是儿女的生命的延续。

(六)传宗接代的冲动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登峰说,传宗接代———也即传播我们自己的基因———是我们最重要的本能需要。一开始,儿女们负担着这个责任,所以老人们会溺爱儿女。但当儿女们生儿育女后,他们传宗接代的任务就完成了,现在该孙辈们承担这个责任了,所以老人们会对孙辈特别地疼爱有加,让儿女们经常会产生嫉妒感。 以上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使得隔代抚养更容易演变成溺爱。并且,因为我们的文化特别讲孝道,所以孩子的爸爸妈妈在挑战老人们失去理性的溺爱时,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再加上现在做父母的普遍又比较忙,他们只好放手让老人去管,这进一步加剧了溺爱的情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与“溺爱在中国流行的三大原因”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溺爱在中国流行的三大原因”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培养BB领袖气质的“洋经验”
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
早教多玩点儿戏少说些儿语
五种育儿观念要及时更新
乐天派宝宝培养A计划
养育才艺宝宝必知四件事
别和逆反期的孩子较劲
家庭教育无时无地不情商
被大人捉弄,宝宝伤害大
欧美家教必备的四大法宝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习惯
爸爸的育儿妙招有哪些?
生活点滴培养孩子情商
12个早教误区爸爸妈妈要避免
家长这样做孩子拥有好身材
亲密育儿“圣经”or“谬论”
与逆反期孩子沟通七技巧
父母五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不同气质的孩子培养不同
陶行知的“四块糖”批评艺术
父母三“非爱行为”伤孩子
新生儿脐炎的病因与防治
不能输的“情商”起跑线
在孩子面前做“听话”的家长
孩子不听话只因三件事
解析十二星座BB性教育建议
10种方法安抚你的宝贝
婴幼儿正常体温标准
表扬孩子的四大技巧
怎样惩罚孩子才合适?
世界著名的教育孩子12法
爱孩子就别当四类家长
父母如何恰当得奖励孩子
挫折教育父母要抓好四阶段
把孩子当作未来的朋友对待
家长忌对孩子让步过度
情感投资早孩子素质高
9方面帮你塑造好性格宝宝
高情商家长擅于调动孩子情绪
不要将孩子误当作天才培养
如何处理新生儿脐炎
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
如何让胆小宝宝变勇敢
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家长注意:宝宝认生不是错
小孩说话大人不要插嘴
挫折教育的四个“疗程”
婴儿长牙时会出现的症状
孩子胆小粘人是为什么?
宝宝压抑时的7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