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在中国流行的三大原因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溺爱在中国流行的三大原因

溺爱在中国流行的三大原因

2015-09-22

时代、文化和隔代抚养加剧了溺爱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荣伟玲说,至少有三个原因促发了溺爱在中国的流行: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隔代抚养。

首先是时代背景

改革前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匮乏的条件下,而且每个家庭一般都有多个兄弟姐妹,我们不仅分到的物质关爱很少,就算精神关爱也偏少。这样一来,我们的很多渴望都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些没有被满足的渴望藏在我们内心中,就成了我们“内在的小孩”的重要内容。现在,我们身为父母了,却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非常丰盛的时期,于是我们“内在的小孩”的未被满足过的愿望被充分唤起。并且,因为现在主要是独生子女,于是至少父母两个人的“内在的小孩”被投射到一个独生子女身上了,这就很容易导致溺爱。现在的父母经常感叹:“我那个年代,什么都没得到过,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重复我那种生活。” 这句话里的孩子,不仅是真实的孩子,也是深埋在我们心中的那个“内在的小孩”。我们一股脑地、近乎失去理智地去溺爱孩子,其实是在通过孩子去实现我们过去未曾实现的愿望。

其次是文化背景

荣伟玲说,我们的文化是,自爱有罪,应该爱别人。但是,人天性首先是自爱的,我们被教导不自爱,其实是违反了人性。在这种教导下,我们压抑了自爱,但被压抑的自爱的需要必须表达出来,而孩子无疑是最适合的表达对象。这样一来,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容易比那些尊重自爱文化中的人失去分寸。

第三个原因是隔代抚养

隔代抚养很容易导致溺爱,不少父母表示,自己从小在父母的严厉教育下长大,却从没有见过他们动过孙辈一个手指头。并且,隔代抚养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抚养方式。上海做的一项调查显示,隔代抚养在上海家庭中所占比率为16.7%,而中国母亲网做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仅有31%的父母“既不认可隔代教育,又自己带孩子”,57%的父母是“不认可隔代教育,但因为忙碌所以只能让老人带孩子”,12%的父母“既认可隔代教育,又让老人带孩子”。

隔代溺爱的六大原因 隔代抚养为什么容易导致溺爱呢?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心理原因。

(一)责任感的缺位

荣伟玲认为,责任感的缺位是导致隔代溺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子不教,父之过”,所以做父母的就算想宠爱孩子,也懂得应有所收敛,否则会惯坏他,而且我们得为此负责。但是,如果我们做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么在宠爱孙辈时就少了这一层顾虑,“从这个角度讲,祖父辈的溺爱孙子孙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案例:一位母亲为帮助儿子改掉马虎的习惯,要求他每天把家庭作业记下来,回家做完后再仔细检查一遍。可孩子嫌烦,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瞒着媳妇去学校抄题目,再悄悄帮孙子改正错题。孩子省心了,可毛病未改,到了期中考试时数学刚及格,结果母亲发火、奶奶垂泪,家里乱成一团。

(二)对死亡的恐惧 在隔代抚养中,做祖父辈的特别怕孙子辈的出什么安全问题,他们特别在意安全,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孩子毕竟不是自己的,一旦照顾中出现安全问题,他们会觉得对不住儿女。 第二、做老人的,开始越来越多地面对死亡问题,很多老人无法面对自己心中的死亡恐惧,于是将这种恐惧投射到孙辈身上,也特别担心他们出问题。 虽然做父母的也会有这种担心,但老人们的担心经常会显得缺乏理性,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死亡恐惧。实际上,如果做父母的经历过太多的生死离别,他们也很容易特别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案例:7岁的郁儿特别怕黑,一般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早就一个人睡了,但她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害怕,就会哭。郁儿的妈妈想培养女儿的独立习惯,坚持让女儿一个人睡,但她婆婆经不住孙女的恳求,只要郁儿一提出要求,她就去陪孙女睡。 郁儿的妈妈写信来说,她觉得自己无法调节这种事情,而她丈夫也不愿意责备自己的妈妈,所以这种事情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显然,郁儿的妈妈和爸爸都在逃避自己的责任,他们觉得作为晚辈不能责备妈妈,所以希望我能给他们提供灵丹妙药,从而既不和老人对峙,又可以达到让女儿一个人睡的目的。但这样的灵丹妙药是不存在的,他们如果想让女儿独立,就只有去和老人对峙,当然要讲究一下对峙的方法。 至于郁儿和奶奶,在我看来,其实不是奶奶在满足孙女的需要,而是孙女在满足奶奶的需要。小孩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敏锐地捕捉到大人的心理需要,并自认为自己可以解决,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在自恋,他们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应该为大人的难过负责,并会牺牲自己以解决大人的心理需要。 那么,郁儿奶奶的心理需要是什么呢?很可能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她对死亡的恐惧投射到孙女的头上,而孙女以“怕黑”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老人就有了和孙女黏在一起的理由。所以说,孙女和奶奶一起睡,满足的不是孙女的成长需要,而是奶奶要逃避死亡恐惧的需要。

(三)争宠 在以前的家庭中,因为孩子多,一般是孩子要竞争长辈的爱。但现在,这种情况颠倒了过来,最新一代的孩子生活在“4+2+1”的家庭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6个人的爱都投入到一个孩子身上。并且,为了让孩子更在乎自己的爱,这6个人不免会出现竞争的格局,大家都争着向孩子表达爱,甚至唯恐被其他人压过。父母要负责任,所以会控制自己的争宠心理,但老人们就容易失去控制。 “这是一种争宠。”袁荣亲说,“并且,争宠的目的是让孩子高兴,而不是让孩子成长。” 案例:6岁的嘉嘉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每当妈妈对她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时,外公外婆总免不了在旁边插上一些话,譬如“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小时候我都没这样对过你”,“孙女乖,待会儿我给你买好吃的,气死你妈妈”。不仅如此,爷爷奶奶打电话时,总是先问孙女,爸爸有没有难为她,有的话,给他们说,他们会给乖孙女出气。

(四)“内在的小孩”的投射 人老了,自己也会变成小孩。这主要是,他们发现,自己说了算的地方越来越少,结果他们容易变得和孩子一样固执和任性,总需要儿女们的安抚和说服。但同时,他们一样会觉得自爱有罪,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内在的小孩”的需要,于是将它投射到真正的小孩———孙辈身上,从而进行无限度的溺爱,一切以孩子的快乐为标准,从不指责孩子的过错,这其实也是他们内心中渴望的原则。 案例:退休的张婆婆与丈夫对唯一的外孙疼爱有加,6岁的孩子在家里是绝对的“小霸王”,外孙的拳打脚踢、破口大骂,向来被他们笑纳为“享受”。外孙上学前班了,从家里到学校只有区区300米的路,老人心疼孩子,却要用“摩的”接送。

(五)补偿心理 在教育儿女的时候,老人们曾经苛刻过,因为要负教育的责任。在苛刻的教育中,老人可能埋下了一些内疚心,于是当有了孙辈后,对其特别溺爱,其实内心深处是想借此补偿一下儿女,毕竟孙辈是儿女的生命的延续。

(六)传宗接代的冲动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登峰说,传宗接代———也即传播我们自己的基因———是我们最重要的本能需要。一开始,儿女们负担着这个责任,所以老人们会溺爱儿女。但当儿女们生儿育女后,他们传宗接代的任务就完成了,现在该孙辈们承担这个责任了,所以老人们会对孙辈特别地疼爱有加,让儿女们经常会产生嫉妒感。 以上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使得隔代抚养更容易演变成溺爱。并且,因为我们的文化特别讲孝道,所以孩子的爸爸妈妈在挑战老人们失去理性的溺爱时,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再加上现在做父母的普遍又比较忙,他们只好放手让老人去管,这进一步加剧了溺爱的情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与“溺爱在中国流行的三大原因”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溺爱在中国流行的三大原因”还看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这10个问题,一定要考考孩子!
怎样开启孩子的自闭心扉
父母必知:幼儿园安全小常识
爸妈“别字经”教育太干净反而害
猜你喜欢
宝宝语言学习的三个阶段
儿童是否可以多喝鲜榨的果汁
让宝宝适应双语学习的方法
婴幼儿便秘可以喝蜂蜜吗
儿童自信不足的表现
春季如何让孩子的嘴唇水嫩嫩
夏季消暑儿童应该少喝酸梅汤
如何提高孩子的理解力
新生宝宝出门要注意事项
如何开发孩子的右脑
孩子阅读的技巧
宝宝说话的3大误区
适合1到3岁宝宝的图书
不同月龄的宝宝说话该如何教
抚摸可以加快宝宝的智力发育
孩子为什么顶嘴
小游戏推荐让孩子伶牙俐齿
职场妈妈育儿5大误区
宝宝能说会道的技巧
怎么样帮助宝宝在音乐中学习
提升宝宝数学能力的方法
宝宝打嗝怎么办
孩子爱欺负弱小怎么办
孩子咳嗽未必感冒不是感冒同样症
宝宝为什么不爱说话
关爱宝宝牙齿健康从正确刷牙开始
宝宝爱打人的原因
让宝宝顺利进幼儿园的方法
孩子学钢琴的最佳年龄
增强幼儿说话能力的方法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
如何开发孩子的情商
宝宝不爱喝水怎么办
宝宝爬行的好处
孩子的咳嗽喝蜂蜜比吃药有效
如何判断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
宝宝舌苔上的大秘密
不要逼幼儿学英语
春天该如何改孩子补钙
宝宝爱捡脏东西吃怎么办
适合四岁宝宝读的书
如何指导孩子学跳棋
哪些玩具对宝宝有好处
提高宝宝智力的42个生活细节
孕期是否可以喝蜂蜜
春季如何预防宝宝不生病
护理新生宝宝的8大错误方法
宝宝画画的好处
哪种孩子的性格容易成功
听音乐可以增加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