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宝宝的培养秘诀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气质宝宝的培养秘诀

气质宝宝的培养秘诀

2015-09-22

有的宝宝很乖,吃饱就睡;有的宝宝经常哭吵,生活少有规律;有的宝宝虽然哭闹,但容易安慰。为什么宝宝们的性格会有那么大的不同?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是父母最先能够观察到的婴儿个人特点。由于气质在亲子交往及婴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适当了解自己宝宝的气质类型并“对症下药”,这也是广大父母所期盼的。

当然,关于气质类型的划分实在是流派纷争、理论众多,我们这里仅选一种有代表性的理论作依据,以满足父母的基本愿望。有条件的父母,可以读一读有关的儿童心理学书籍,以便更深入了解宝宝,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测一测:你的宝宝是什么气质类型

1你的宝宝每天的进餐时时间固定吗?

A固定

B不固定

C有时固定,有时不固定

2你的宝宝每天的大便时间固定吗?

A固定

B不固定

c有时固定,有时不固定

3你的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固定吗?

A固定

B不固定

C有时固定,有时不固定

4你的宝宝在等待吃奶时的表现是

A会哭,但哄哄就停

B哭个不停

C哭一哭,停一停

5你的宝宝在遇到不喜欢的食物时

A拒绝进食并把头转向一边

B拒绝进食或大声的哭泣

C有时吃两口,有时拒绝进食

6你的宝宝对于新食物的反应是

A愿意尝试,努力适应

B在大人的强压下略微尝试新食物

C拒绝尝试新食物,并伴有哭闹

7你的宝宝在你的陪伴下见到陌生人时

A可同陌生人微笑

B见到陌生人就开始大哭大闹

c对于陌生人不加理会,躲闪

8你的宝宝在面对陌生人提出抱一抱的要求时

A腼腆地接受但很快要求回到家人身边

B坚决拒绝此要求,不仅用哭泣来表示不满并加以强烈的身体动作

c拒绝陌生人的要求,不肯离开家人的环抱

9你的宝宝对陌生人手中的糖果时

A在大人的指引下大方愉快地接受

B可以接受,但是在父母指令要求下

C躲在父母身后不接受

10你的宝宝对于湿尿布的反应是

A大声哭闹

B发怒式的哭闹(怒号)

C无反应

11你的宝宝是如何进餐的?

A一口一口有规律地吃

B吃一口玩一会儿

C喜欢长时间的把食物含在嘴里

12你的宝宝经常

A发笑

B发怒

C面无表情

13你的宝宝对于环境

A喜欢探索,能逐步适应

B拒绝进入新环境

c对新环境表现出不安、退缩

14你的宝宝在别人拿走他的玩具时的表现是

A会用哭声表示不满,但在大人的引导下愿意与人分享

B跑去父母处寻求帮助

c自己跑去夺回或是把玩具毁坏,大家都没得玩

15你的宝宝与同年龄的宝宝相处时

A比较霸道,偶尔会攻击别人

B比较胆小,不太敢与人相处

C友好相处,愿意分享

测试结果

(评分标准:选A得1分,B得2分,c得3分)

请您根据上述标准计算出每题得分以及总分,然后参考下面文字自行判断宝宝大致的气质类型。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您的宝宝也有可能介于某两种气质类型的中间,属于交叉型或混合型的。另外,随宝宝年龄的增长和教育及环境的改变,气质类型也会有改变的。

A容易型——开朗外向喜怒行于色:总分在15分至20分之间的宝宝属于这种气质类型。他们的生理机能活动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他们情绪一般积极愉快,对成人的交流行为反应适度。因而护理起来比较容易,父母也就更愿意对他提供更多的关怀和爱抚,对待他的态度也更积极。这些都会对亲子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增进父母与宝宝之间的感情。

B困难型一易怒难带:总分在21分至35分之间的宝宝大致属于这种气质类型。他们生理机能活动缺乏规律,对新事物或新环境接受很慢。他们情绪总是不好,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在游戏中也不愉快。他们的生活没有规律,情绪比较消极,很难对环境和父母感到满意,因此往往使父母感到束手无策,甚至认为自己是不称职的父母,或者对宝宝产生讨厌、仇恨等消极情绪。这些都会使宝宝变得不耐烦、困惑甚至对父母产生敌意,从而形成一个消极的循环圈。这些宝宝护理起来也就更为“困难”。

C迟缓型——时刻对周围保持警惕总分在36分至45分之间的宝宝大致属于这种气质类型。他们的活动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较弱,情绪总是消极而不太愉快,但也不像困难型宝宝那样总是大哭大闹,而是常常安静地退缩、畏缩,对新事物或新环境适应缓慢。如果他们在那些父母认为很重要的方面仍然反应迟钝甚至退缩回避时,父母会认为宝宝“无能”、“胆怯”,往往会采取强迫手段。但这种强迫只能加重宝宝的逃避反应,压力越大,逃避越强,于是导致一种消极的循环圈,亲子关系日益紧张,并影响宝宝心理多方面的发展。

根据研究显示,宝宝的脾气性格有50%是来自遗传。父母熟知自己宝宝的脾气后,就要记住宝宝的脾性是天生的,不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父母尽量不要过早判断宝宝的个性,因为初生婴儿的很多行为反应是受到分娩、药物和其他因素影响的结果,这些影响要到宝宝3~4个月后才会逐渐减弱。

情景1

爸爸和晨晨一起玩“藏猫猫”游戏。开始时,晨晨还是很遵守游戏规则,但后来晨晨玩疯了,一边把遮掩自己的抱枕不停地丢向爸爸,一边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爸爸阻止他,但越是这样说他,他越兴奋,跳得越欢。最后,气得爸爸把晨晨狠狠地教育了一顿。

TIPS:父母可以采取暂停游戏或者剥夺特权等方式。但脾气性格不是一种故意为之的行为,只是宝宝的个性特点。因此,父母要很明确这一点,同时适当地容忍。

情景2

妈妈带着小小在小区的游乐场里玩,有个热情的小朋友跑来找小小一起玩滑梯。小小面对邀请不但不回答,还跑回妈妈身边,躲在妈妈身后。妈妈一边把小小从身后拉向身前,一边跟小小说不要害羞,催促她大方接受邀请。

TIPS:父母不要过于催促,但也不要后退。应注意寻找途径,让宝宝获得社会交往能力和面对未知恐瞑的能力。尽管这些宝宝会感到极度的羞涩,但当你教他一些对付类似情景的技巧时,就能够有效地推动他们令人畏缩的社交场合。通常,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克服最初那5分钟的不适应。

情景3

小伟整体来说是比较乖的,会自己吃饭,乖乖睡觉,但他很容易发小脾气。只要爸爸妈妈不给他喜欢吃的东西或是喜欢玩的玩具,他要不就气鼓鼓地走向一边不理人,要不就大哭大叫,有时还会丢东西。

TIPS:父母需要时不时鼓励宝宝的恰当表现,而忽视那些负面的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冷处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他会发现适当控制自己的脾气,会得到更多的注意。待宝宝年龄再大一些时,可以教他一些积极的方式来释放怒火和气愤,比如跑步等。这样,当他们感到紧张的时候,就可以到外面去跑上一圈,释放一下能量。这样,宝宝从小时候就可以开始练习调节和缓和自己的脾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个性。

每位父母需要记住的是:要坦然地接受自己宝宝的气质性格。无论你的宝宝是困难型、缓慢型还是容易型。关键在于坦然接受他们的气质性格。父母应逐渐学会如何对待不同脾气性格的宝宝,以帮助宝宝减小压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与“气质宝宝的培养秘诀”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气质宝宝的培养秘诀”还看
韩国妈妈不怕孩子摔
男女宝宝的智力有什么差距
关于语言爆发期与个体差异
该不该教孩子早点识字?
早教机构怎样选才更合适
猜你喜欢
抱怨孩子不好教?10个妙招为你
日本华人妈妈的十大家规,最后一
孩子上兴趣班要遵守3原则
如果你是丧偶式育儿,那么这篇文
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法
德国家庭的好习惯和好品质(永久
乱涂乱画是好事,因势利导更重要
很多人养孩子输在缺少仪式感
3-6岁幼儿的智力开发攻略
早期教育应注重“吃喝玩乐睡”
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及释义,
父母怎样做才是成功的早教?
家长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喜怒哀乐
宝宝益智玩具推荐越玩越聪明!
这张家庭教育表,值得为孩子收藏
3个方法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
如何“刺激”幼儿的智力发育
10个教育案例专治最让爹妈头疼
如何促进宝宝的语言发育
厨房中的亲子互动锻炼BB感知
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四招见
想要孩子出人头地这3事就别做
《欢乐颂2》:让孩子从小见世面
一位妈妈写给叛逆儿子的信,一定
抓住9大敏感期让宝宝更聪明!
宝宝的这8种行为家长如何去搞定
强化早教会让孩子变“笨”?
帮宝宝学数学这6招简单又高效
7种小方法教您轻松锻炼宝宝手指
针对宝宝血型制定早教攻略
这四种“坏行为”都是宝宝在变聪
孩子“3岁看老”究竟对不对?
怎么养育女孩,女孩应该这样教
睡前是跟孩子沟通的黄金时间
五种教育方法轻轻松松让你的孩子
来呀,一起来涂鸦吧!
孩子的3大坏习惯,父母千万不能
5句话,搞定孩子所有的磨蹭
如何纠正宝宝浪费的观念?
想要娃EQ高这些误区别陷入
通过生活细节让宝宝变得更聪明
孩子玩耍也是在成长
切记!别用命令的语气跟孩子说话
把握宝宝语言爆发期引导宝宝说出
三岁看大把握两到三岁宝宝的育儿
开发幼儿右脑的八个小游戏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更多的
父母多陪伴,孩子智商更高
如何培养孩子社交能力这里有策略
不要让成绩好坏成为奖惩孩子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