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宝宝进行依附性养育?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如何对宝宝进行依附性养育?

如何对宝宝进行依附性养育?

2015-09-22

有一种对待孩子的方式被称为依附性养育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给父母和幼儿都带来了最好的结果。

要做依附性养育的父母,第一步就是要毫无保留地接受孩子的各种暗示和要求,不必担心是否会宠坏了他或者是否反过来被他牵着鼻子走。这样做的结果能够帮助你逐渐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为你管教他带来了一个好的开端。反之,如果采取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为孩子的所作所为预先规定好一大套计划,把孩子置于父母的控制之下,那么你就没有办法和孩子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亲密,进行正确教养的基础也就被破坏。

通过了解你的孩子,你就能知道他在成长的各个阶段的要求和爱好。这样,你就能够懂得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或那样做,什么样的情形可以促使他做你想要他做的事,什么样的情形可能导致他做出让你讨厌的事。你要帮助孩子建立什么是正当的感觉,这可以通过确定一些条件、鼓励他采取良好的行为来实现。孩子一旦知道什么是正当的,他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他发自内心地要做一个好孩子,因此就很少会任性、很少会发脾气、很少会做错事。

做依附性养育的父母能够帮助你达到两个目标:了解自己的孩子,以及帮助他树立是非观念。这两个目标的实现为你和孩子之间的教养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依附性养育的父母有六个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将帮助你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亲情,确定你和孩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六个方面是:要对孩子的各种表示作出回应;给孩子哺乳;把孩子穿在身上;花时间与孩子一起游戏;和孩子一起睡觉;做孩子的帮助者。下面我们就来讲述父母亲情的每一个方面对管教孩子都会有些什么帮助。

1.对婴儿的啼哭作出回应

在把你的孩子真正抱在手上之前,你会感到疑虑:我怎么才能知道宝宝想要什么呢?实际上,你很快就能知道,因为你的宝宝会告诉你,关键在于你要注意倾听和观察。宝宝生来就有情感促进行为。这些行为是孩子最初的语言,他用这些行为来表达他的需要。你会发现他的这些行为让你难以抗拒,它们天生就能直达父母内心深处,促使父母作出回应。宝宝最强有效的情感促进行为就是他的啼哭,对宝宝的啼哭作出回应是父母必须遵守的天条。当宝宝啼哭起来的时候,父母应该把他抱起来、安抚他。你可能会这么想:我该不该把他抱起来?或者我会不会惯坏了他?其实,你千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样的犹豫上,你该做的就是赶紧把他抱起来。

不必担心你作出的回应是否正确。如果你的宝宝是饿了,你却不去喂他,而是抱着他、哼着摇篮曲想要让他安静下来的话,他会不停地咬自己的小手或者寻找你的乳房,从而让你知道他是要你喂他。通过反复的实践,你和你的宝宝最终能够形成正确的暗示和回应。你的宝宝能够学会对各种特定的要求发出特定的暗示,而你也将学会读懂宝宝用来表示各种特定要求的肢体语言。你将越来越能够自然地凭直觉就作出回应,有些母亲很容易做到这一点;而另一些母亲可能需要克服对被宝宝所控制和被宝宝牵着鼻子走的担忧。在你刚开始为人父母后不久,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建议:让孩子去哭。意思是孩子哭了你不必去管他。你可千万别这么做!孩子啼哭是他的语言你应该倾听它。宝宝的啼哭绝不是无意义的,它保证了宝宝对食物、怀抱、休憩和社会交流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他的啼哭还起到了让妈妈形成母爱技巧的作用。对孩子的啼哭作出回应是你教会孩子信任你的第一步,是对孩子管教中的重要一课。

对孩子啼哭作出回应,并不意味着你作出的回应一定会让孩子停止哭闹,只有宝宝自己才能够做到这一点,你的任务是要帮助他,让他能够停下来不哭。有时候你的宝宝会一直不停地哭下去,这是因为尽管你抱了他、喂了他东西吃,但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这时,你就需要仔细探究。虽然你作出回应后他还是在哭,但这与你根本不理他是有区别的。你要抱着他,不停地轻轻摇晃,或者出去走一走,做一切可以给他以帮助的事情。只要始终想办法给孩子以帮助,你总能够学会做出正确的回应。你要尽可能多地把孩子抱在怀里,这会有助于他减少啼哭,当他真的哭起来的时候能让他感到安慰。总之,啼哭是宝宝最原始的交流手段,一定要注意倾听。

在宝宝出生4~6个月后,你对宝宝的哭闹所作出的回应会本能地变得越来越不及时。宝宝渐渐地学会了等那么一会儿,并且学会了期待你去抱他。他之所以能够这么做,是因为他已经学会了信赖你,而且已经熟悉了你对他作出回应时他所得到的良好感觉。你手头可能正在做一件事,做到一半的时候你的宝宝醒了,或者他感到累了而哭了起来。这时你不必马上过去照料他,你可以对他说:妈妈在这儿,这么做足以让宝宝感到心理满足1~2分钟。宝宝发展出了等待的能力,因为他知道你总会赶过去照料他,而你则学会了判断他是不是十分急迫地想要你赶去照料他。

教会宝宝好好地哭。对宝宝的啼哭作出回应并不仅仅是有利于宝宝或有利于父母,还有助于发展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些宝宝哭起来很刺耳,这会疏远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刺耳的哭声会让人精神紧张、激起人的怒火,降低了父母与婴儿在一起时所感受到的愉悦。孩子一哭就马上作出回应,这会有助于使刺耳的哭声变得柔和一些。宝宝最初的婴啼是不会很让人恼怒的;相反,初期的啼哭从性质上来说能够打动母亲的同情心,激发父母做出照料孩子、给孩子以抚慰的回应。这就是宝宝啼哭所具有的促进亲情的一面。我们注意到,那些早期的啼哭得到了照料的宝宝学会了哭得好一些他们的哭声比较柔和,不会那么恼人。妈妈们把这样的哭声称为温柔的啼哭。然而,啼哭没有很快得到照料的婴儿会变得越来越生气,因此会开始以更恼人的方式来哭闹。随着这些孩子学会哭得越来越大声,妈妈和宝宝之间就有了距离。妈妈如果听从任由孩子去哭闹的建议,她们很快就会开始给宝宝贴上负面的标签,比如难带的孩子,或者烦人的孩子。由于这些孩子啼哭没有得到回应,他们就很少利用啼哭来促进亲情,而是越来越多地用让人惟恐避之不及的刺耳哭声来哭闹。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孩子的管教很有可能发生困难,因为母亲和婴儿之间缺乏很好的交流。

2.给宝宝哺乳

给孩子哺乳与管教孩子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要使宝宝表现出父母所期待的行为,你就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哺乳让你能够逐渐地了解你的宝宝,并且对他的需求作出回应,帮助他树立自信。

哺乳为管教带来的好处。哺乳是身体阅读的一种练习。给宝宝哺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学着去读懂宝宝发出的吃奶信号,而不是看着钟点去哺乳。你学着去读懂他的身体语言,从而让你能够知道什么时候他是想要吃了,什么时候他已经吃饱了,什么时候他只是要你抱他、给他抚慰。一位经验丰富的母亲曾经告诉我们:看着她靠在我胸前的各种举动,我就可以知道她的情绪。宝宝发出的信号表达了他是想要吃还是要求抚慰,你要有针对性地作出回应,给他以照料。经过数百次这样的表示回应练习之后,你的回应就会变得十分自然。一开始你要费神来思考的问题(比如,她是饿了?是休息得不够?还是不舒服?我不知道她到底要什么),最终都会变成直觉的反应。这样,在具有需求的小家伙和来满足这些需求的大人之间形成了源源不断的交流,你就达到了与宝宝的和谐一致。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与“如何对宝宝进行依附性养育?”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如何对宝宝进行依附性养育?”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早教使孩子具备5大素质
早教对智商影响大于遗传
父母管教孩子时需注意的5个要点
父母最该摒弃的十大恶习
父母需警惕的最大教育误区
毁掉孩子的11种管教方式
“穷养儿富养女”正反观点大PK
早期教育必做三件重要事
揭秘80后妈妈奢华育儿观
养育优秀宝宝的36个有效方法
新手父母常犯的17个育儿错误
专家:学龄前儿童边玩边学效果好
尊重孩子梅兰芳“溺爱有道”
让宝宝更优秀的15个早教区域
0~12个月宝宝早教方案
育儿-从了解你的孩子开始
婴幼儿早教投入多少最合理
职场妈咪育儿心理
一位父亲的感言“父母的焦虑”
两种原因摧杀“宝宝的敏感期”
专家:解读宝宝的情绪
五种易伤害孩子的教育方式
注意:切勿陷入六种早期教育误区
告诉孩子这些真正的贵族精神
教育孩子的14大法宝
揭示3岁前宝宝的记忆奥秘
“哄骗式”教育是否可取?
最困扰父母的10大早教难题
宝妈必知,幼儿园能教会孩子的十
父母教育孩子该把握的六个关口
分享英国人的实用育儿经
父母最忌讳犯的6个教养错误
管教孩子最易犯六大错误
家庭教育应避开的两大误区
专家: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
让孩子更听话的教育小技巧
早教就是学知识吗?
揭示“神童”的培养教育过程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误区及矫正方法
10种溺爱行为摧残宝宝身心健康
养育完美女宝宝的秘诀
0~12个月婴儿经典早教方案
训练宝宝独处的9个方法
美国天赋教育计划给我们的启示
父母必知五种全新育儿观
早教:凡事朝积极方向考虑
解读日本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
专家:宝贝们的假期生活
美国家庭育儿常见十种做法
父母错误看待孩子的3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