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宝宝平稳度过“四大叛逆期”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帮宝宝平稳度过“四大叛逆期”

帮宝宝平稳度过“四大叛逆期”

2015-09-22

第一个叛逆期:8个月的烦躁您感到陌生

人见人爱的宝宝本来对任何人都微笑,谁抱都没问题。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就不再接受随便什么人的拥抱,对所有不属于亲近范围的人都板着小脸,无忧无虑的笑容变成了不安和焦躁;从早到晚粘着妈妈,只要妈妈一远离,他就不满地自言自语,唠唠叨叨。这样的时候,往往连爸爸的亲吻也不能让他平静下来。只有天天在他身边,给他喂食换衣的妈妈才能靠近他。

到底怎么了?

宝宝开始认生了,不仅能够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亲人之中也有感情深浅的区别。除了最亲近的妈妈,他甚至需要和任何人保持距离,以拥有私人空间。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可以任人摆布的娃娃,个性已经慢慢显现出来。这个时候,宝宝的世界就是他所看到的世界,那些在他视野外的物体就是在另外的世界里。

他认为妈妈的存在是依赖着他的,如果妈妈离开他,进入一个没有他的世界,简直是把他排斥到妈妈的生活之外了,那他怎么可能接受呢?!设身处地的替他想想:你的宝宝其实真的很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妈妈不能24小时都跟我在一起呢?

如何度过这个时期?

顺其自然地让他与陌生人交往,不勉强他,但也别太纵容他。尽量注意给他安全感就好。

别强行和他分开,只为了让他习惯没有你的日子。不要指望短暂的消失就可以让他慢慢习惯与你的分离。

如果你已经开始重新工作,白天必须和他分开,给他留下一个带有你味道的物品,比如一件柔软的睡衣,一条丝巾,让他感到你并没有完全离开。不要以为他不明白你所说的话,告诉他你会很快回来,不需要滔滔不绝,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句子就足够了。比如:妈妈喜欢你,妈妈亲亲你,妈妈很快就回来,这些简单的句子会让他安心一些。

不要在他睡觉的时候出发,不要不和他说再见就走。也许你会觉得在这样做比起在他绝望的哭叫声中出门要轻松的多;但是下一次,他甚至会抗拒睡眠,因为妈妈会在他无知无觉的时候消失。

玩藏猫猫。藏了自己的脸,然后再显现出来,反复几次,再藏自己的脸,然后显出一个小娃娃,这样尽管我们不在他身边,但是替代品还存在。

第二个叛逆期:1岁半到2岁半拒绝的年龄

喂饭的时候,他转过头去拒绝;穿衣的时候,他左顾右盼,假装没看见;或者直接说不!他反对所有我们的建议:出去散散步,或者洗个澡,去外婆家看看,甚至一些平日喜爱的事情他也要故作姿态地拒绝。

到底怎么了?

到目前为止,孩子只做父母对他说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现在,他开始发现:你们不做他想做的事情。进一步的发现,甚至父母在竭力和他对着干。他没权利碰那些漂亮的花瓶,不能吃那些眼花缭乱的食品,不能跑快了不能穿少了不能

在1岁和18个月之间,孩子们从父母的嘴里发现了不这个词简单但是神奇的,带有权利的词汇。不,是对自我的强烈确认,不,是对自我意愿的深刻表达。我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孩子的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了。

如何度过这个时期

他的第一个不还是比较容易扭转的,因为他们还没学会讨价还价。首先你要坚持自己主张,然后开始想办法:这时候可以运用一些分心术,比如说:妈妈要去购物,但是可以经过街头那个小公园。他一定会自己穿好衣服,忘记自己说过不要出门的。

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学会斩钉截铁:就是这样,没有别的选择!父母之间可以搞配合,意见统一,不给孩子留余地。

掌握原则

睡觉时间,好的吃饭习惯,对别人的尊重,这些是您不可以妥协的,其他,比如是穿粉裙子还是红裤子,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选择呢?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拒绝也越来越难以被扭转,以至引起沉不住气的妈妈爸爸和他冲突。孩子似乎一直在挑衅父母的决定权:到底谁是头儿?这时,父母要做的就是让他明白,这件事情上,头儿绝对不是他。当然,有一些父母所采取的息事宁人的妥协做法,或许可以换来暂时的轻松,但是小顽固更需要的是学习对事物尺度的掌握。

第三个叛逆期:1岁半到4岁半长脾气了

他为一丁点儿事就乱发脾气:被禁止吃一块糖,你拒绝把手机给他,或者只为了你让他停下手中的玩具而来吃饭,他就变得出奇的暴力,哭闹得昏天黑地,而且此时正是他开始说话的年龄,他甚至会说一些你接受不了的话:妈妈坏,讨厌妈妈之类。

到底怎么了?

您的孩子目前正处在一个新的阶段:人生第一个叛逆时期。从学会说不到发动战争。他的愤怒经常和他被剥夺的权利联系在一起:您拒绝他的愿望或者没收了他的物品。这个年纪的孩子只知道享受欢愉。当快乐被剥夺,他们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不会忍耐和包容;当然,这和他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脑部有关。

如何度过这个时期

保持冷静

这是正常的孩子举动,人性弱点,不要丧失教育孩子的信心以及无端去找寻自己教育的错误。

如果您大声喊叫,只会火上浇油。也许他会因为你的暴力举动而停止哭闹,但是内心深处他会更加没有安全感。

面对这样的哭闹,不如先自娱自乐转移注意力

来,我们来听音乐!我们来跳舞!如果他还是不理睬你,那么您可以自己先开始,如果这样还不能让他平静,让他自己回自己屋里生闷气吧。和他隔离一段时间,当他开始平静下来,重新和他在一起,现在我们可以出门玩了吧?口渴了吧?

在公众地方和家中,注意用同样态度对待孩子

否则,孩子的自我表现欲加上愤怒简直可以培养出一个好演员。拥有众多观众的注视,在他就犹如找到了保护伞,他会变本加厉地哭叫。如果孩子当众哭闹,马上隔离孩子和众人,尽快把他带回家。

避免让他跟您对着干,每次尽量给他一个选择,比如面对早上不愿去幼儿园的孩子:咱们去幼儿园,还是上医院?

每次哭闹之后,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都经历了一场身心疲惫的斗争,哭喊后还要伴随几分钟的抽泣,此时应该让他放心你们的关系并没有因此改变,轻轻的拥抱让他忘记刚才的不愉快。最后,安慰孩子,告诉他你理解他的感受,他有权利生气,然后否认他的抗议,虽然哭闹,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你的决定。

第四个叛逆期:2~5岁独立的宣言

突然有一天,他决定什么都自己干:自己起床,自己穿衣,自己摁电梯上的按钮甚至自己去幼儿园!谁帮忙他跟谁急;第二天,他又什么都不想做了,甚至自己的袜子都懒得脱,哪个才是真正的他?

到底怎么了?

从拒绝他人的阶段过来,孩子开始有独立自主的渴望。独立完成的愿望显示了他小小的权利欲望,以及挑战自我极限的本能:他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对自己的环境做多少改变呢?这正是一个让孩子进步的好机会,但是很多家长却还没反应过来,仍然一成不变的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家长善意的保护性措施扼杀了孩子独立自制能力。另外惰性也干扰和影响孩子的进步,难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如何度过这个时期

鼓励支持他独立自主的愿望,比如他决定自己穿鞋,尽管左脚穿入右鞋。你要做的是保持事物的趣味性,给予方向性的指导。仅仅去帮助他记忆什么标志可以区分左右脚,最终祝贺他的进步!

一些小的损失是必然的,也许目前您耽误一些时间,但是从此以后,您会赢得更多的时间。一个孩子有学习的欲望,他心里的成熟度已经前进了一大步。相反如果您阻止他的求知行为,他可能会丧失这种学习能力。如果您赶时间,那么尽力在平时多让他练习或者直接帮助他完成。如果到4岁,他还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进度,那么您应该重新审视以前的教育方式了。

也许衣服系错了扣眼,脸没洗干净,接受他做的不是很完美的事情,不要苛求。

当然,您不能忽略安全问题。在他提出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事情的时候,向他解释一个年龄段有一个年龄段可以做的事情,目前他还太小。让他期待自己的成长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与“帮宝宝平稳度过“四大叛逆期””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帮宝宝平稳度过“四大叛逆期””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
巧妙构设孩子眼中的世界
尊重宝宝创造的童话世界
克服孩子性格软弱的好方法
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快速的时代,更需要“慢养”孩子
妈妈须知:婴儿也会罢奶绝食
宝宝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
解读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怎样让孩子喜欢亲近爸爸?
6招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
潘多拉效应的早教启示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怕什么
宝宝成长过程中真正的快乐
宝宝的尖叫沟通法
3岁前宝宝必须纠正的性格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怎样正确教会孩子学说话
消除宝宝小脾气有方法
宝宝的阅读习惯从可以竖起头起
父母如何给宝宝安全感
关注女儿的幼年成长
孩子欺软怕硬怎么办
怎样教会孩子善解人意
心智训练培养BB自控能力
独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父亲和女儿--怎样才不逾矩?
家长需尊重孩子的负面情绪
幼儿的自我意识该如何培养
妈妈太强势,影响孩子性别取向!
让孩子记恨一生的6个极端态度
让宝宝和家人一起就餐
宝宝学说话家长咋帮忙?
训练宝宝好奇心的N种方法
认识宝宝的情绪
宝宝比较内向该怎么办?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从偏爱的色彩看孩子的性格
18做法种毁掉孩子的自信
美国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给孩子添点耐性
爱做白日梦的宝宝更聪明
婴儿生来就会"吃醋"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宝宝为什么不爱洗澡?
儿童心理健康12忌
孩子哭闹到底该不该抱?
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
宝宝缺少安全感有这些表现
“孩子还小”的观念让孩子永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