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身体语言”在说啥?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宝宝的“身体语言”在说啥?

宝宝的“身体语言”在说啥?

2015-09-22

想逗婴儿开心吗?歪着脑袋试试看

1岁以下的婴儿通常还不能说话,当然极个别的神童除外。实际上即便是大至2-4岁的幼儿,大多也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表示自己的情绪和意愿。鉴于此,熟悉婴幼儿的特殊语言并揭开其中隐藏的密码,成为一些科学家的愿望。

婴儿不同的啼哭方式表达不同的信息

婴儿常常会哭个不停,但父母又往往不知他们为何而哭,因而总是被闹得精疲力尽。其实,新生儿基本上就是以啼哭的方式来向家长传递信息的。

法国研究者发现,如果婴儿的啼哭声强劲有力、富有节奏但又不太响亮时,他们往往是要求家长给予照料:如口渴了需要喂水,饿了需要喂食,尿布湿了需要更换,太热了需要松松被子,寂寞了需要拥抱,睡不着心里烦闷因而需要有人陪伴等等。此时如果家长能及时、准确地猜中他们的意图并予以解决,啼哭声自会渐渐停止。

但要是啼哭显得异常顽强,虽经过各种照料和护理仍不能打住,而且哭声反而更响亮更尖利,并伴有顿腿、舞手、翻滚等身体动作,那么十有八九是有病不适的表示。此时家长须特别注意辨别不同时间、不同声音并伴随不同症状的啼哭所传达的不同意义。

一般来说,大声哭嚎并用手护肚可能是消化不良等肠胃病,哭声嘶哑可能是喉部出现炎症,哭声时而尖利时而低沉并拒绝进食可能是身体出现感染,夜间反复低低啼哭可能是体内有寄生虫作怪,高烧时哭声突然停止可能是由于出现了惊厥,边大声啼哭边摇头抓耳可能是头痛中耳炎,阵阵高声号哭,喉声音渐小并不再伴随身体猛烈动作,特别应引起警惕因为这往往意味着病情严重须尽快急救需要强调的是,听懂宝宝的啼哭只是发现有问题,为安全起见应及时去看医生,而不宜自行单凭哭声盲目为宝宝开药方。

眼睛是婴幼儿最能表达多种意义的器官

而英国研究者证实,小于2岁的婴幼儿在不太会说话的情况下(尤其在刚学会说话前),相互之间其实也能进行交流,只不过使用的是大人们难以解读的身体语言(即以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和脸部表情来表述自家的情绪或要求)罢了。据研究,眼睛是婴幼儿最能表达多种意义的器官,最常见的有:长时间不眨眼地紧盯着一件物体是企图占有的表示,盯着一个人但不停地眨眼是我对你有兴趣或好感的代义词,瞟一眼后目光随即离去意味着我对此无所谓或我对你并无兴趣。

如果两个婴幼儿在目光对视一会儿后其中一个将其视线转至上方或左右侧,那就是说:我才不怕你呢!而要是相反将视线转至下方,那就是说:不妨让我们友好相处吧!婴幼儿的笑也可能包含有丰富的内容,而并非单单表示快乐。如:当他噘起下嘴唇发笑时,他的笑外之意是对对方作出威胁;当他脸上堆笑但眼神里并无笑意时,他很可能是在对对方作嘲笑或讥讽;甚至他还可能会作出冷笑通常笑声低哑、神情木然,与成人的冷笑极为相似。

在正常情况下的突然俯身也许是侵犯、挑衅或即将自卫的潜台词。专家们认为,这种身体语言可能源自人类祖先类人猿以及今天的许多动物在与敌手搏击前往往会俯身或弓身:对家长或保育员来说,了解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要是成人们以这种姿势和他们说话或游戏,他们便会感到惶惶不安,甚至受到惊吓。

每个婴幼儿都拥有其独特的身体语言

在和婴幼儿谈话或游戏时经常轻微偏动脑袋往往会赢得他们的好感。这是因为对他们来说,偏动脑袋是我们是朋友的友好信息。据此,有专家曾做过一次试验:先后对10名2-3岁的幼儿不时偏动脑袋地说话或游戏,结果其中9个竟然乖乖地奉送上了自己手中紧握的苹果或糖果。

研究者们还发现,婴幼儿中运用身体语言的能力显然也有强弱之分。通常,那些较熟练地经常使用身体语言的宝宝智力发展较快,较容易受家长或老师的宠爱,较有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感情较丰富,学说话较早且较快。如此看来,家长或保育员如能有意识地引导婴幼儿在牙牙学语之前多多使身体语言,对宝宝身心也起积极作用。

须说明的是,婴幼儿的身体语言还可能因人而异。美国研究者还认为,既然婴幼儿拥有其身体语言,那么大人们理应可以利用一种特殊的手语,在婴儿还不会说话之前主动和他们作交流。美国有研究人员撰写了一本《和婴儿用手语》的书,介绍了北美所使用的标准手语。但父母们即便未能熟练掌握婴儿手语,也可早至婴儿8个月大时,借助一般的手势与孩子进行交流。

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平常而又非常简单的手势,它可以告诉父母,婴儿是否受到了伤害。此外专家们还在研究中发现,会使用手语来表达自己需要的孩子不容易有挫折感,学会说话的年龄也更早,而且以后的智商也比其他孩子要高一些。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孩子一旦提前学会了说话,他们往往有更多的话要说,因为在应用手语的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语言的结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与“宝宝的“身体语言”在说啥?”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宝宝的“身体语言”在说啥?”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宝宝安全学爬的7个攻略
童谣:菜花请蜜蜂
8大战术巧妙化解孩子任性
宝宝恐惧感来自父母
为什么音乐可以让孩子变聪明
5句话培养优秀宝宝
你该给宝宝挑什么样的玩具?
童谣:大船和小船
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行为?
4个月宝宝即可进行早期阅读
童谣:猫儿煮饭笑死我
10首古典音乐培养孩子音乐气质
性急父母莫过早锻炼婴儿
如何给一岁大的孩子讲故事?
新手爸妈容易犯的九大错误
童谣:白白鹅
如何应对宝宝夜晚不睡觉的习惯
全面了解婴儿触觉的发育
幼儿的早期教育
如何教1岁宝宝学看书
让BB用自己的眼睛感受色彩
从小培养孩子艺术感的6个动作
动作的发育
不可强迫孩子过早学走路学乐器
让音乐来“充满”孩子的生活
童谣:孙悟空打妖怪(二)
如何帮宝贝“起跑”?
这些行为最易伤害孩子的心
孝顺孩子从小咋培养?
十首适合孩子听的古典音乐
童谣:孙悟空打妖怪(一)
面对孩子的恶作剧你该怎么办
为1-4岁宝宝选择图书
童谣:看红灯
婴儿操可增进母婴情感
念书给孩子听的五个小诀窍
家长不要埋没了BB的美术天分
5大感觉领域锻炼宝宝右脑
童谣:二月二小儿戏具谣
童谣:大桥头
童谣:牵磨
幼儿才艺早教---启艺潜能
如何不让宝宝吮手指?
如何保护孩子的艺术天分?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从“玩”书开
色彩喜好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孩子为什么爱画画?
发展幼儿的音乐潜能益成长
顺应自然是早教最高原则
看宝宝小手知宝宝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