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阻止宝宝上窜下跳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不要盲目阻止宝宝上窜下跳

不要盲目阻止宝宝上窜下跳

2015-09-21

丁丁喜欢爬来爬去,一会儿爬到柜子里,一会儿爬到桌子底下,还喜欢玩沙发垫子,一个一个往上摞,摞好后踩上去蹦跳,倒下来后再来一遍,乐此不疲。外出时,丁丁喜欢从高处往下跳,喜欢爬假山,喜欢走马路牙子,喜欢走不平的河沿。当然,令妈妈头痛的花样还远不止这些,丁丁最酷爱的游戏是朝上扔东西,一天,他将沙发垫子扔到柜子上,居然要求蹲在柜子顶上看电视。妈妈对丁丁的这些举动烦透了,经常威胁他说:别胡闹,再淘气,看我怎么收拾你!

点评与解析

从安全的角度看,丁丁的表现是胡闹或淘气,但若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弹跳运动有健身健脑的作用,因为弹跳过程能产生振动,外源性振动与内源性振动相结合,会让孩子受益匪浅。从孩子自身成长的角度说,丁丁在全方位使用他的感觉系统去感知、探索空间,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努力掌握空间智能,这些活动对孩子将来掌握空间概念、识别几何图形非常有帮助。所有这些在大人看来毫无意义、淘气的行为,正是孩子了解物体、空间之间的关系,建构空间概念的最好时机。

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下来,实际上是成人以爱的名义,包办代替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让孩子行动,就等于不让孩子思考。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别总是拼命地想去改变,而应该尝试着去了解。从生命的0岁到18岁,某个成长环节虽然对成人来说似乎难以理解,有些甚至具有不可知性,但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即便是照料他的成人,也难以达到对他的完全了解,这是人类心灵的广阔和丰富所在。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给他爱与自由,这是最明智的做法。承认对孩子了解还太少,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因势利导

所谓天时,就是什么时候开什么花,什么季节结什么果。同样道理,什么时候教孩子也是有讲究的,养儿育女也有一个时机问题。

学者们把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称为敏感期,具体说来,4个月~2岁是语言敏感期;1岁半~4岁是细微事物敏感期;2~4岁是秩序敏感期;2岁半~6岁是社会规范敏感期;3岁半~4岁半是书写敏感期;4岁半~5岁半是阅读敏感期;6~9岁是文化敏感期;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只要抓住孩子成长的天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几乎孩子的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敏感期,做父母的岂不是每时每刻都要谨慎面对吗?怎样才能不错过敏感期?有一个很简便的办法,就是顺势而为。丁丁正处在爱蹦的年纪,就让他蹦去吧;孩子一段时间会把凡是能拿到手里的东西往嘴里送,把软软的香蕉捏得糊满手,挥着沾满香蕉泥的双手,在桌上拍来打去,高兴得手舞足蹈,就让他玩去吧。孩子捏香蕉、拍桌子,正是手的敏感期的一个表现,他在体验粘糊糊和硬梆梆的感觉。只要不是危险品,让他咬一咬又何妨,他需要用嘴去认知这个世界,不要人为地给孩子设置障碍,剥夺孩子用嘴、用手的自由,就等于剥夺他认识世界的机会。

所以,在孩子的敏感期,给孩子丰富多彩的刺激,尽可能地让孩子去尝、去抓、去爬、去嗅、去看、去跳、去听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与“不要盲目阻止宝宝上窜下跳”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不要盲目阻止宝宝上窜下跳”还看
动作的发育
宝宝安全学爬的7个攻略
面对孩子的恶作剧你该怎么办
如何应对宝宝夜晚不睡觉的习惯
婴儿操可增进母婴情感
猜你喜欢
“穷养儿,富养女”OUT了吗?
常打孩子阻碍儿童智商发展
影响孩子成长的10大误区
五种“特色妈妈”千万不要做!
全职奶爸“炮轰”天价早教!
父母容易误解孩子的几个细节
切勿盲目跟风早教时尚
5种游戏方式逗宝宝很危险
中国宝宝最欠缺的早教是什么?
智力,在宝宝的指尖上跳舞
母爱或影响孩子恋爱心理
让宝宝的听力更灵敏的方法
王菲:父母为什么需要学习?
有趣的各星座BB挨批评反应
别老说“不要你了”
教育孩子的6种错误态度
你对孩子说善意的谎言吗?
当着孩子面能不能吵架?
多元智能让学习成为乐趣
让孩子“窒息”的三种爱
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
童趣:人生起跑线的着力点
子宫里面的多胞胎世界(图)
让孩子做“不听话”的小朋友
80后父母多陷养育焦虑
幼儿情商教育3大误区
向犹太妈妈学习智慧育儿经
家庭游戏中的感统训练
激励让孩子更优秀
别陷入这3个早教误区
李开复:“给家长的育儿妙方”
书法家王羲之劝子于学
莫把早教变成对宝宝的早虐
宝宝双语教育的4大误区
别让夫妻教养不同调伤了孩子
拼养孩子有风险需谨慎
父母4种行为,孩子伤不起!
人前教子不利孩子自尊心
宝宝七宗罪父母必须说不!
血型不同读书方法也不同
注意!五种亲子关系害苦孩子
情绪管理优质父母的第一堂课
解析三大育儿“慢”养攻略
少儿英语并非“上班”越早越好
传统vs域外:洋为中用的育儿观
家庭教育存在的极端问题
切忌:这些育儿“高频率语句”
国外大亨对孩子的“苛求”
教得越多可能越糟
有一种伤害叫“无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