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阻止宝宝上窜下跳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不要盲目阻止宝宝上窜下跳

不要盲目阻止宝宝上窜下跳

2015-09-21

丁丁喜欢爬来爬去,一会儿爬到柜子里,一会儿爬到桌子底下,还喜欢玩沙发垫子,一个一个往上摞,摞好后踩上去蹦跳,倒下来后再来一遍,乐此不疲。外出时,丁丁喜欢从高处往下跳,喜欢爬假山,喜欢走马路牙子,喜欢走不平的河沿。当然,令妈妈头痛的花样还远不止这些,丁丁最酷爱的游戏是朝上扔东西,一天,他将沙发垫子扔到柜子上,居然要求蹲在柜子顶上看电视。妈妈对丁丁的这些举动烦透了,经常威胁他说:别胡闹,再淘气,看我怎么收拾你!

点评与解析

从安全的角度看,丁丁的表现是胡闹或淘气,但若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弹跳运动有健身健脑的作用,因为弹跳过程能产生振动,外源性振动与内源性振动相结合,会让孩子受益匪浅。从孩子自身成长的角度说,丁丁在全方位使用他的感觉系统去感知、探索空间,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努力掌握空间智能,这些活动对孩子将来掌握空间概念、识别几何图形非常有帮助。所有这些在大人看来毫无意义、淘气的行为,正是孩子了解物体、空间之间的关系,建构空间概念的最好时机。

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下来,实际上是成人以爱的名义,包办代替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让孩子行动,就等于不让孩子思考。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别总是拼命地想去改变,而应该尝试着去了解。从生命的0岁到18岁,某个成长环节虽然对成人来说似乎难以理解,有些甚至具有不可知性,但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即便是照料他的成人,也难以达到对他的完全了解,这是人类心灵的广阔和丰富所在。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给他爱与自由,这是最明智的做法。承认对孩子了解还太少,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因势利导

所谓天时,就是什么时候开什么花,什么季节结什么果。同样道理,什么时候教孩子也是有讲究的,养儿育女也有一个时机问题。

学者们把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称为敏感期,具体说来,4个月~2岁是语言敏感期;1岁半~4岁是细微事物敏感期;2~4岁是秩序敏感期;2岁半~6岁是社会规范敏感期;3岁半~4岁半是书写敏感期;4岁半~5岁半是阅读敏感期;6~9岁是文化敏感期;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只要抓住孩子成长的天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几乎孩子的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敏感期,做父母的岂不是每时每刻都要谨慎面对吗?怎样才能不错过敏感期?有一个很简便的办法,就是顺势而为。丁丁正处在爱蹦的年纪,就让他蹦去吧;孩子一段时间会把凡是能拿到手里的东西往嘴里送,把软软的香蕉捏得糊满手,挥着沾满香蕉泥的双手,在桌上拍来打去,高兴得手舞足蹈,就让他玩去吧。孩子捏香蕉、拍桌子,正是手的敏感期的一个表现,他在体验粘糊糊和硬梆梆的感觉。只要不是危险品,让他咬一咬又何妨,他需要用嘴去认知这个世界,不要人为地给孩子设置障碍,剥夺孩子用嘴、用手的自由,就等于剥夺他认识世界的机会。

所以,在孩子的敏感期,给孩子丰富多彩的刺激,尽可能地让孩子去尝、去抓、去爬、去嗅、去看、去跳、去听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与“不要盲目阻止宝宝上窜下跳”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不要盲目阻止宝宝上窜下跳”还看
孩子需要从小培养的5个好习惯
宝宝“不听教”爸妈该咋办
怎样“调教”急性子宝宝?
9良策让宝贝不再贪求玩具
这几个习惯不是宝宝坏习惯
猜你喜欢
嘴硬的犟孩子该如何教育
莫把母子之爱变成伤害
孩子上托班家长注意啥?
教育男孩的几点建议
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
孩子好性格从小咋培养
犟孩子要智取不要强攻
宝宝“偷钱”爸爸怎么办?
孩子早期教育的黄金时段
孩子入园父母必学的教育技巧
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有天赋?
管教孩子要有底限原则
八大方法让孩子告别胆怯
父母虚夸让BB陷入困惑之中
把握宝宝早教的4个关键期
怎么培养好动宝宝的专注力
5个细节让宝宝感受到你的爱
一位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九个参考项了解孩子个性
美国孩子为啥"伤不起"?
好孩子养育的四个新标准
怎样让你的孩子自信?
娃模仿小燕子上吊身亡
你尊重BB创造的童话世界吗
男孩养育五大误区
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爱的阳光
宝宝到底都怕些什么?
孙云晓:怎样防止童年恐慌
"穷养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想我吗”别老这么问孩子
两三岁的孩子怎样才会听话
溺爱分为:包办型和放纵型
在宝宝面前6种牢骚发不得
让我们这样对孩子表达爱
孩子养成坏习惯的三大罪魁
溺爱,让孩子挥刀自杀
父母谁对孩子影响更大?
梦想不是一份不及格的答卷
老人带孩子到底哪儿不好?
莫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0-4岁宝宝成长20个里程碑
怎样打消孩子的“虚荣心”
教育的价值是激活学生梦想
"现代好妈妈"六大判定标准
10个小细节养育快乐孩子
孩子怎么吃亏才是“福”
3成父母与BB相处不足1小时
关爱来自“外星球”的孩子
家长怎样看到孩子独立性?
方言妈如何教宝宝说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