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015-09-18

生活中常常有朋友讲述这样的故事,讲自己总希望能够摆脱家庭的影响,却在成长的过程中,越长大越发现自己的行为和父母很相似。原来,我们不仅长的像父母,连性格、行为和习惯,都和他们紧密相连,因为父母是我们生命的第一任老师。

今天,年轻人对下一代的教育观已经和二三十年前的父母有了很大区别,我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内在人格的发展。这种关注其实只有一个要点,那就是“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为,宝宝的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的特点,可塑性很强,受过自父母的积极暗示的孩子将会成长地更为顺利。

孩子摔跤是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事,不同父母的反应也显现了不同的家教。孩子摔倒在地,一个妈妈赶紧抱起孩子,心疼地说:“宝宝,摔疼了吧?”,然后孩子大哭。另一位妈妈则平静站一边,让孩子自己爬起来,然后继续跑着去玩。为什么一个孩子娇气而另一个却很勇敢呢?其实关键因素不在于孩子,而在于两位妈妈的不同表现。第一个妈妈的态度是紧张不安的,她的紧张暗示孩子摔跤是很痛的,在心理上增加了孩子疼痛的感觉,让他变得娇气。这种反应就是消极的暗示。而第一位妈妈的态度很平静,同时也暗示摔跤没什么大不了,给了孩子积极的暗示。

心理学家说,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施加心理影响的过程,暗示的结果是使受暗示的人在心境、情绪、兴趣、意志方面发生变化。暗示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暗”,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稚嫩的心灵。

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的认识和体验,让孩子于无形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举止、以及坚强的情感意志。据调查,有接近 90%在品质、意识、和智力方面有杰出表现的人,年幼的时期都感受过来自家长的积极暗示。因此,父母应注意善用积极暗示,避免消极暗示。

积极心理暗示的多种方式

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很多种方法,主要分为两类,语言暗示和非语言暗示。语言暗示主要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角色体验等方法,将道理孕育在普通生活中,起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在暗示过程中,也要注意讲究方法,比如纠正孩子的错误,父母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给孩子树立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孩子,使其不断进步,注意恰当运用暗示性对比,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在鼓励孩子的时候,也可以采用激将法。好胜心强是孩子的天性,用暗示性的语言激起孩子的好胜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他很快去完成某项事情或达到某种要求。

非语言暗示,主要是父母自己要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记住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时刻影响着孩子,为孩子所效仿。父母自觉排队,用行为暗示孩子,插队的人是不受欢迎的;在公共场所不随地乱丢果皮纸屑,也会让孩子学会自觉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父母良好的行为举止都在无形中暗示孩子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

此外,在孩子独立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给孩子赞赏、肯定的眼神,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孩子遇到挫折时,给孩子鼓励、安慰、爱抚的目光,让孩子感受到勇气和力量。这些饱含情感和爱的积极暗示,能对孩子产生更大的影响。因为,神态表情是人心灵和内在情感的直接表现,孩子能直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反应。

暗示用得好,将会培养一个健康、勇敢、乐观、拥有优良品性、良好习惯的宝宝。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与“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看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这10个问题,一定要考考孩子!
怎样开启孩子的自闭心扉
猜你喜欢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掌握正确方法转移宝宝注意力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6种黄金性格要从小培养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父母可知孩子最想成为谁?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0-3岁宝宝的心理
任性是宝宝成长期的心理需求
如何对待宝宝的依恋?
婴儿也有“星期一焦虑症”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教你做处理情绪的高手父母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勇敢者游戏打开BB害羞情结
过早教育小心“恐学症”
读懂儿童心理5个主要标志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害怕什么?
1岁女婴嚼舌缓解孤独婴幼儿更需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自闭症儿童会有哪些表现?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0—3心理常见问题问答
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儿童自闭症的三大症状
如何控制好孩子愤怒的情绪
从幼儿时培养孩子自我肯定感
宝宝情商培养的3个工具箱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幼儿成长的四个敏感期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独睡,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BB为何这么缺乏安全感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生活中哪些东西会让宝宝恐惧
宝宝最恐惧的6件事,你了解吗?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