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该不该对孩子进行体罚?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家教该不该对孩子进行体罚?

家教该不该对孩子进行体罚?

2015-09-17

现代教育专家认为不能把体罚当成孩子的最佳教育方式。

体罚可以作为终极教育手段,这就像核武器,大家都知道,如果滥用核武器,大规模使用核武器,必然会造成人类最终的困局,但是为什么那么多国家公开、私下进行核武器研发,不顾国际公约与周边国家的严正交涉,尤其以朝鲜、伊朗存在外部危险的国家?因为核武器,在相当程度上时相互间的核震慑。同样,体罚可以是家庭教育的象征。

但是,不能简单的吧体罚作为家庭教育的不二法宝,唯一选择。任何一种东西,一种手段,频繁使用的结果必然是失去原有的意义。就像敬鬼神一样,心中有信仰,礼佛敬神,是心灵净化,保持恭谨谦卑的例图,但是遇庙即拜,见佛请香,甚至泛滥,影响到生产生活,是为淫祀。

一。体罚损伤自尊心。

马卡连柯早就指出:对学生的要求越严格,对他们就愈要尊重。而体罚和体罚的变种???讽刺挖苦、训斥辱骂等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严重挫伤,它会造成三种不良后果。一是,产生对立情绪,越罚越皮。既然你不把我当人,也别怪我不拿你当人,从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发展到对抗、顶牛、恶作剧。二是,慑于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形成两面性格。在拳头、棍棒的威胁下,有的孩子好汉不吃眼前亏,学会了文过饰非、弄虚作假、欺骗说谎,以求过关。三是,思想绝望,走向极端,采取行动,不计后果。表现为忌恨报复,对老师和家长采取触犯刑律的越轨行为;或自寻短见。

二、体罚妨碍自我意识的正常发展。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形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时,对他们的评价非常慎重,尽量做到客观公正、恰如其分。同时,要逐步引导他们自学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而体罚则是家长和教师的唯我独尊,说一不二,不讲道理,单靠拳头和武力的简单粗暴的评价。这势必防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及自我观察、自我批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能力的形成,这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三、体罚扼杀独立思考和创造性。

由于体罚强制、迫使学生和孩子服从,使他们处于一种压抑、恐惧、担惊受怕的不正常的心境之中。在一个经常体罚孩子的班级,由于老师声色俱厉的粗暴态度,讽刺挖苦,尖酸刻薄的语言和吓人的体罚手段,竟使得一些优秀生听到老师的提问就胆战心惊,吓得直打哆嗦。在家长经常打骂孩子的家庭,也是如此。洛克说:受罚最重的儿童,长大了很少有成为最好的成人的他们的态度是怯懦的,精神是抑郁的,很不容易振作起来,很难做什么事业。四、体罚使人呆傻,形成奴隶性格。体罚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感,神经过度紧张,形成一种保护性的反射状态,导致情志异常,甚至会造成恐怖症。这种反常状态的畸形心理,轻则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失去主见、一切听喝儿;重则丧失信心、自尊心,变得性格懦弱,形成奴性。

五、体罚使人屈服压力,不敢追求真理。

在体罚盛行的班级,多数学生有这样一种心理、同学捣乱自然不对,老师体罚也不应该。学生的心里还是有是非标准的,但看到老师怒气冲天的模样,便明知不对,不说为佳还是保自己吧。家庭亦然。

六、体罚助长以势压人,以强欺弱的歪风。

爱动武的老师,十之八九爱依靠动武的学生干部去管理其他学生。这几乎成了爱搞体罚教师的通病。这种以势压人以强欺弱的做法,造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立与隔阂。

七、体罚使教师和家长威信扫地。

体罚只会使教师和家长建立一种虚假的威信。学生表面上拍你,但心里却认为教师或家长无能、粗野、水平太低、就这两下子。因此,师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会建立起那种真诚、信任、平等的关系。搞体罚,就必然使教师和家长变成言行不一,而言行不一就必然导致丧失威信。教师和家长的说教也必然会使学生或子女怀疑、鄙视,产生反效果。

但是,适当的体罚是必要的,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一味地追求道德、教化,并不利于学生成长。在竞争的社会,风和日丽只能是神话。而如果不先期磨练,学生就会很脆弱。现在很多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和平时的溺爱有极大关系。

教育的惩戒和社会对违法犯罪的惩罚是不同的,教育的惩戒应该首先是教育,其次是处罚。在尊重人格的原则上进行适当的体罚对学生是很必要的。成人犯错要受到社会舆论、刑法等处罚,学生犯错也应当受到一定的处罚。让他知道犯错所要承担的后果,他才能知道该如何正确地生活。但前提第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即使他犯了错,

第二是尽量用合适的处罚代替体罚,毕竟目的是为了让他改错,而不是惩罚。所以,适当的体罚有利于学生成长,作为学校或是教师,负有社会给予的管理学生的职能,这个职能之一就是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的处理。这个处理涉及如何进行处罚的问题,处罚进行得合理合法,就不应属于体罚范围,相反,这样的处理方式还应提倡,并以法律的形式认可。对于体罚学生的做法,中国目前还缺乏法律方面的具体的规定和制裁,普通的体罚行为够不上违法,更谈不上犯罪。

教育不能靠体罚,但体罚对教育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适当的体罚能让学生体会到为自己的违纪违规违法是要付出代价的,让他们知道不是什么事都可以为所欲为。

体罚表面伤害的是孩子的身体,实质上还给孩子们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阴影,如果不用体罚就能解决问题就尽量不要去体罚孩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与“家教该不该对孩子进行体罚?”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家教该不该对孩子进行体罚?”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贪吃是为寻求心理满足感
用爱和智慧唤醒封闭的孩子
越出格的孩子更容易抑郁
家长如何矫正孩子的任性?
对待闹脾气宝宝的策略
勿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言
让宝宝内心充满同情心的方法
如何教孩子抗拒诱惑
7招培养孩子乐观开朗性格
怎样养成宝宝乐观向上的心态
父母要谨防早教“跑偏”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恐惧?
可培养宝宝自控力的四类游戏
留心宝宝的嫉妒心理
宝宝性格孤僻源自父母教养不当
父母要学会看宝宝的“脸色”
喜爱哭闹宝宝的心理分析
培养宝宝健康心理9个“No”
正确把握宝宝的依恋关键期
如何与家里的犟孩子好好相处?
心理发育过程
如何对付幼儿三大常见情绪
怎样给学龄前孩子们立"规矩"
孩子怕生的主要原因
孩子闹脾气父母如何应对
父母过度关切孩子不善交往
宝宝健康心理家长须注意8个“不
打造快乐宝宝的八大宝典
0岁起培养孩子的人际关系
11项技巧帮宝宝克服分离焦虑
英国:母亲童年经历影响孩子智力
孩子眼中的世界
宝宝靠自我伤害来释放情绪
颜色喜好可预测孩子性格
培养孩子的情商请别忽视六大要点
妙招让“叛逆”宝宝快乐转型
儿时常被体罚心理易扭曲
婴儿"偏心"怎么回事
三步骤让任性孩子变乖
婴儿心理特点
孩子恋上父母的床是妈妈的错
如何培养宝宝的安全感
孩子性格孤僻的表现及引导
新生儿的心理卫生
“话痨”父母培养巧嘴孩子
宝宝六个月大可以学什么?
家长如何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
孩子太害羞怎么办?
如何看待孩子胆小的毛病
盲目批评会扼杀幼儿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