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早教”父母要警惕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伪早教”父母要警惕

“伪早教”父母要警惕

2015-09-16

人们越来越关注早教,将早教作为教育孩子必需的一项,说明人们的教育观念在转变,这是一件好事。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早教亲子园都在做早教,有一种早教虽然我们经常在说,但并不是真正的早教,而是伪早教。

“伪早教”父母要警惕1

假如孩子上了这样的早教亲子园,上多了这样的伪早教课程,不仅毫无益处,甚至是有害的。

专家认为,经常听见有人反对早教,认为阻挠了孩子的发展,其实,他们反对的并不是真正的早期教育,而是一种错误的早期教育。也就是说,早期教育没有错,错的是个别鱼龙混杂的早教亲子园机构。

专家告诉家长,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并没有错,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形式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利的。确切地说,科学、适时的早期教育是有益的;不科学、任意超前的早期教育不仅无益,而且还是有害的。科学、良好的早期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丰富感性知识等等,对孩子的一生益处是很大的,是属于锦上添花。

当然,还要警惕现在所说的超前教育。专家说,超前教育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一种认识错误的早期教育,就是将教育时间大大提前,比如让孩子在3岁以前掌握3-6岁孩子的知识,3-6岁孩子学习小学的课程,小学时学中学的课程,中学时学大学的课程等。这种教育对个别人可能适应,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行不通的。

0-6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但要促使其发展是有条件的。按照美国著名儿童学家格塞尔的思想,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两者之中他更看重成熟。

早期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不能跟学校教育(即正规教育)相比。幼儿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也是一种非正规教育,不能把教育过早地正规化。我们不能违背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教育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专家说:另外,家长还有一些在早教中的误区。将孩子送到亲子园,第一,要避免严重的过度教育,不能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和上学的孩子一样满;二是不能让孩子早识字、多识字、早学算术、早学外语等等,这是不正确的。她总结道:早期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2、学好母语,3、丰富感性知识,掌握生活常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与““伪早教”父母要警惕”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伪早教”父母要警惕”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孩童易被忽略的天才特质
宝宝犯错教你10招巧妙惩罚
如何成为宝宝最爱的父母
儿时抢一步长大误孩子一生
宝宝太“兴奋”也是问题
苏洵教子有方
BB的领袖教育,你重视了吗?
八种做法会让孩子成绩差
爱孩子要敢于说“不”
小心!压岁钱的“后遗症”
助你亲手“打造”聪明宝宝
法国妈妈如何让BB安睡
妈妈态度决定BB大部分性格
孩子在家上学能否hold住?
“压力”真的能成就孩子吗
和执拗宝宝交流的5个技巧
宝宝4个第一次让人紧张
父母惩罚孩子的10智慧
孩子天生具有五种天赋
不给孩子安全感孩子才粘人
与婴幼儿亲子沟通秘诀
把BB谎言变成智慧的四策略
孩子学英文重在沟通先行
如何教出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解密:你的BB为什么要撒谎
教育BB哪些话不能说?
怎样让孩子遇事敢跟你说
平等沟通:现代家教之本
早期教育需遵偱的五大原则
艺术教给孩子为人之道
孩子受欺负为什么不跟家长说
韩国父母推崇"自然育儿法"
假期孩子如何过最划算
如何帮助半岁宝宝树立自信
爸爸如何成为“故事大王”
如何有效让BB听话又有主见
李嘉诚教子做成功的人
咋应对三岁BB的敏感期
家教:别用物欲淹没孩子
“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
让孩子跟你亲的小妙招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
宝宝学走需要注意的细节
齐常才:如何有效亲子沟通
"在家上学"是富人的传奇?
别让孩子成为“草莓族”
中西教育目的有何不同?
《妈妈,请这样爱我》连载
语言暴力宝宝快乐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