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早教:问题宝宝—逻辑敏感期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小编说早教:问题宝宝—逻辑敏感期

小编说早教:问题宝宝—逻辑敏感期

2015-09-05

在《爸爸回来了》第二季里边,十万个为什么的Jagger小王子,着实让冷面酷爸郑钧头疼了一阵子,其实不止是郑钧会头疼,很多爸爸妈妈在面对自己宝宝化身为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都会一个头两个大。可是小编要悄悄跟您说,这时候真真是高兴还来不及啊!因为宝宝的逻辑思维敏感期到了,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宝宝会有质的飞跃哦。

现象描述宝宝在2岁多,3岁左右的时候会特别执着的问为什么,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水剪不断?、为什么天会黑?、为什么不能玩剪刀?、为什么要去幼儿园?、妈妈为什么要上班?、为什么小鱼会游泳、为什么我要穿衣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问不到的。面对宝宝没完没了的提问,真是要崩溃了有木有?顶住!千万要顶住。因为你此时的做法直接关系到宝宝逻辑思维的养成、学习欲望的激发和思考问题方式建立。

小编说早教:问题宝宝—逻辑敏感期1

小编解读通过对1000名2-10岁的孩子日常生活进行分析,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数据统计表明,一天内,孩子们平均对妈妈提问了228个问题。临床心理学家安妮.麦科马克分析,孩子的大量提问来自于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周围的点点滴滴对他们来说都充满新奇,他们渴望能了解的更多。

事实上孩子的提问,恰恰说明了他们在主动思考,当我们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解答时,他们慢慢出现了逻辑思维,逐渐能够理解,身体饿了要吃饭,食物能提供给我们营养,让我们变得更高更壮。;夜晚过去了白天会到来,是因为地球在转动......正是通过这一问一答,孩子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

很多时候孩子会对同一个问题反复提问,或者开启连环夺命追问模式,打破砂锅问到底,其实他们可能并不是想要一个答案,而是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展开交流,他们反复提问的背后或许是在告诉你妈妈,我想和你多谈谈这个,或者是在向你传达妈妈,其实我想怎么样,,或是妈妈,其实我不想怎么样。家长们除了要给出答案之外,还要能准确捕捉到小家伙的弦外之音哦!

一般来讲,敏感期通常会在2周、1个月、3个月甚至半年或者一年内消失,当然每个孩子过渡的时间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顺利渡过了敏感期之后,孩子的心智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

小编支招面对小小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一定要耐心,多加鼓励和引导,不要不耐烦或者随便给出一个答案,搪塞敷衍。长此下去,孩子会不敢提问,慢慢被扼杀了求知欲,或者不能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

好奇、好问、不满足于一知半解是非常可贵的思维方式,当孩子提问时,如果妈妈手头有些事情,最好能停下来,先解答孩子的提问,如果不能,也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另外,如果家长确实不知道答案,不要不好意思,或者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家长权威而胡乱给出一个答案,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对宝宝说我们一起去看看书吧,书里会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这样可以激励孩子探索未知的领域。当然此时如果能有一套百科全书最好不过了,因为在敏感期,孩子的认知速度是事半功倍的。

面对孩子的提问,家长也可以适时的反问,比如孩子说为什么要洗手,你可以问宝宝你觉得为什么呢?或许孩子会给你一份充满想象力的答案也说不定哦。而且通过反问模式,可以启发孩子自己思考,形成良好的互动。

不仅如此,家长们如果能举一反三,引发孩子的联想,那就再好不过了。比如孩子会问妈妈为什么我要穿衣服,而小猫就不穿衣服?你可以告诉他答案,然后启发引导他思考和小猫一样,小猪、小狗、小牛、小羊都不穿衣服,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孩子会理解的更加深刻,长此以往,思维也会变得更加开放。

当然有些时候,我们也要知道,孩子的提问有时候只是在表达自己的一种想法,比如孩子会反复提问为什么要睡觉?为什么不能看电视?,如果你跟他解释如果不睡觉,身体会累啊,会生病啊.......就错了,直截了当告诉他睡觉时间到了,必须上床睡觉了!效果会更好一些。

小编说早教:问题宝宝—逻辑敏感期3

嘉宾支招张帆:逻辑是我们的大脑进行思考的规则。如果有人的话不合逻辑,我们的大脑立刻就会发觉。

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我们对事物进行对比,分析,概括,综合,推理,并且通过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不同于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非常依赖于语言,因为逻辑思维能力不是以事物的形象作为基本原料的,而是以语言为基础。艺术家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而数学家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

当宝宝开始不知疲倦的问为什么,对因果关系表现出极大兴趣的时候,表示宝宝开始进入逻辑思维敏感期,这也意味着宝宝的语言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个时期的爸爸妈妈们,面对宝宝的追问,务必耐心,在面对一些严肃的问题或者是科学问题的时候,要给予专业的回答。更多时候,可以引导宝宝自己思考并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宝宝答案,这样等有利于锻炼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宝宝问妈妈,为什么叶子会落下来?,就可以引导宝宝观察并思考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而在面对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的时候,爸爸妈妈可能会觉得有点哭笑不得,不知怎么应对。这种时候爸爸妈妈要记得,重要的不是回答的是不是正确,而是一定要以认真的态度给宝宝一个合理的解释。开动脑筋奇思妙想,神话故事会给我们提供灵感,比如为什么天上会有星星?因为盘古开天地的时候,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而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这样的交流可以促进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成长阶梯:宝宝发育指标评测)

小编早教方案学说反义词

妈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说一些词语,然后让宝宝说出这个词的反义词。比如你说大孩子说小,你说白天,孩子说黑夜。

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孩子的词汇量,发展孩子逆向思维记忆力以及思维流畅性和敏捷性。

谁高谁矮

家长准备3-5个高矮不同的小人(如果没有,可以用粉笔、空水杯等代替)。

在小人下面垫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积木,使它们看起来一样高。然后让孩子根据所垫木块的多少,判断这3-5个小人中,哪个高,哪个矮。

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发展孩子逆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感知能力。

小编说早教:问题宝宝—逻辑敏感期4

小编早教关键词:逻辑思维敏感期(3-4岁)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一场需要耐力的马拉松,当孩子进入反复提问阶段,说明孩子开始学习思考了,家长要耐心解答,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促进孩子思考。

只有当孩子想知道为什么的时候,他才会主动思考,去找寻答案。这个良好习惯的形成,对孩子今后在学习、观察、实践等许多方面都是有好处的。而不耐烦的斥责、敷衍搪塞的答案,都会挫伤孩子的求知欲,不利于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形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与“小编说早教:问题宝宝—逻辑敏感期”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小编说早教:问题宝宝—逻辑敏感期”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六大策略帮你调教顽皮宝宝
孩子咬指甲家长大意不得
8习惯影响BB智力发展
为何宝宝总要大人抱着睡觉?
弱智儿童的早期行为表现
宝宝咬人的原因有哪些?
儿子为何爱搞破坏
小宝宝的忍耐力要怎样培养
孩子哭了,要不要理?
智障儿童的表现症状与防治
警惕家庭战火“烧”了孩子
用“60秒”纠正宝宝坏习惯
宝宝“人之初,本自私”?
2岁孩子难缠的第一反抗期
父母宠坏孩子的11个坏习惯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的对策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如何改造小小“电视迷”
巧妙对付宝宝16大“不愿意”
宝宝自控力小课堂
孩子的破坏行为是有理由的
宝宝不理你时,你该怎么办?
家长千万不能放纵的几件事
好父母首先是个“好演员”
爱捣乱是宝宝好奇心的表现
孩子“小气”怎么办
宝宝总是把书倒着看要紧吗
6大妙招改善宝宝赖床毛病
孩子边吃边玩与喂养习惯有关
如何分辨孩子在说谎还是想象
宝宝“恋物”怎么疏导
理性对待宝宝的“坏”习惯
不能强硬压制孩子的倔脾气
宝宝19种不听话行为全揭秘
宝宝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教你如何纠正宝宝自私的行为
怎样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
延时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孩子遭欺负如何处理?
怎样让磨蹭BB乖乖上床睡觉
孩子的脸型与性格的关系
容易宠坏孩子的行为与坏习惯
父母11个坏习惯宠坏孩子
父亲暴躁会让新生儿常哭闹
胆大BB都是“折腾”出来的
看卡通助宝宝改变暴脾气
孩子咬人的心理情绪问题
给宝宝一个机会去失败
如何应对宝宝不良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