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家长的“入园焦虑症”?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如何缓解家长的“入园焦虑症”?

如何缓解家长的“入园焦虑症”?

2015-09-02

宝贝初入幼儿园,很多家长表现的比宝贝更痛苦,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比家长们想象的要强得多。家长们必须经历一道充满眼泪和痛苦的关,给宝贝一个成长的机会!

如何缓解家长的“入园焦虑症”?1

送孩子入园不当的六种做法:1.善意谎言、不辞而别

今天不去幼儿园,快点穿好衣服,妈妈带你去看鱼!、你去跟小朋友玩,妈妈上厕所,妈妈不走。很多家长都是用这种方式把孩子骗到幼儿园,为了不直接面对孩子的眼泪和纠缠,就不辞而别,当孩子发现家长不见的时候,会哭得更凶,而且会让孩子失去了对亲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2.悲悲切切、难舍难分

再见说了一遍又一遍,总不忍心离去,再抱一抱,再亲一亲,家长总是想多陪伴一会儿,希望孩子能多一些安慰,但这样的做法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这就如同演员演戏一样,入戏越深,越难从角色中抽离。幼儿园老师其实也不喜欢家长这种做法。

3.过度担忧、加倍补偿

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苦受罪了,接回去以后,百般宠爱、处处迁就,有的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和食品。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娇气、任性,有的孩子还会把上幼儿园当作条件进行要挟,大人必须答应孩子所提的要求才去幼儿园。

4.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一哭就不去幼儿园了,反反复复,送送停停。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很难融入集体,不坚持入园的孩子会错过很多课,对游戏规则和学习都不熟悉,往往会成为尴尬的局外人。

5.消极暗示、威胁恐吓

听老师话,要不我就不来接你了。威胁加吓唬是很多成人对付小孩儿的绝招,但这样的孩子一般胆子会比较小,特别是到了不熟悉的环境当中,认为处处都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

6.疑神疑鬼、中途放弃

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尿湿裤子、吃不饱饭、生病没人照顾,因此果断退园,这也是某些家长的做法。他们的担心有时候确实是客观事实,新生入园阶段,老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幼儿都面面俱到。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并尽量调整心态,不要轻易打退堂鼓。

送孩子轻松入园的六种做法:1.未雨绸缪

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家长要给孩子多带几套衣裤和袜子,以备尿湿裤子时更换,书包里准备一个袋子,用来装换下的脏衣服。女孩子的头发要便于打理,不给老师带来附加的工作量。

2.积极暗示

用正能量影响你的孩子我们的孩子长大了,终于可以去幼儿园了!、老师说今天我们家孩子表现可棒了,不用老师喂,自己吃了一大碗饭呢!除了语言暗示以外,情绪、表情、行为的暗示更为重要,家长的态度孩子都能读懂,并且深受影响。

3.情感援助

给孩子带上安慰物 一个毛绒玩具在成人眼里不算什么,但是在离开亲人的陌生环境中,这个玩具承载的是孩子情感的依托。现在很多幼儿园也会在入园须知上建议刚入园的孩子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

4.信任园方

既来之,则安之 有的家长会躲在幼儿园的某个角落当侦察员,看老师有没有修理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心神不宁,到处搜寻亲人的身影,也不利于信任感的建立。既然来了,就选择相信,家长的信任感会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和老师。

5.避重就轻

不要跟孩子讲大道理 对于3岁的孩子,只讲大道理是没用的,要运用一些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方法,比如把起床穿衣服当成一种游戏,跟小孩子不能较真,要懂得迂回和转弯。

6.持之以恒

不要让眼泪动摇了决心 孩子入园的第一个月是最关键的,这个月如果能顺利坚持下来,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这个关键时期,家长可以采取晚来早走的方式入园,减少在幼儿园的时间,让孩子感觉一天不是那么漫长、难熬。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与“如何缓解家长的“入园焦虑症”?”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如何缓解家长的“入园焦虑症”?”还看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猜你喜欢
教材露骨英性教育从5岁娃抓起
解读兴趣班的六大误区
玩具过多容易影响宝宝智力
对孩子来说,什么最难学?
3岁前认人比认字重要
如何检验孩子是否不专心?
中国式家教的6大硬伤
从孩子身上学习什么叫快乐
春节拜年,孩子很烦心!
父母打骂孩子实乃不可为之事
宝宝看动画片的度怎么把握呢?
父母应为孩子建立心智功能
送宝宝上“兴趣班”的3原则
学习知识≠开发智力
深度好文:富养女儿不如富养自己
放养教育得当孩子更好飞翔
法国加拿大:给孩子更多自由
低龄娃娃“上学”热潮何时休
早教3要诀教育不是填鸭式灌输
孩子早学外语的好处多多
毁掉孩子一生的N种烂教育
父母当孩子的面吵架害处多
幼儿“圣人训”切忌死记硬背
小魔术可以提高孩子注意力
“家庭主夫”令宝宝更聪明
正视宝宝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
“早笑”的孩子更聪明
最伤孩子自尊的4句鼓励话
王雅明:早教对孩子的帮助大吗?
孩子需要“笑容教育”
警惕!宝宝看电脑弊大于利
“虎妈”“猫爸”与“别人家的孩
“厨房教育”,我家行得通吗?
不要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
父母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很重要
父母适当示弱宝宝才会更强大
多元智能品质在儿童早期设定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钱文忠:教育不可能无惩戒
笑是宝宝聪明的秘密武器
亲子共读的3种方式
“女要富养、男要穷养”是啥标准
耐心训练让孩子学会等待
买不买玩具先听孩子“说”
教育重英语轻母语不可取!
给孩子一个年味儿十足的春节!
谈谈家庭教育中奖惩的度
感统训练的作用及误区
幼儿园小朋友需要多少证书?
孩子说话越晚越聪明科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