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招入园烦心事:午睡+便便+晚饭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接招入园烦心事:午睡+便便+晚饭

接招入园烦心事:午睡+便便+晚饭

2015-09-01

宝宝入园之后总会有一些烦心事儿,比如他中午总是睡不着、从来不肯在幼儿园便便、一定要第一个去接他、到哪里都要抱着他的宠物熊、晚饭回家不停的吃吃吃.......如果你家宝宝中招了,不妨看这里!

接招入园烦心事:午睡+便便+晚饭1

打死也不睡午觉宝宝们入园后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很可能来自于恼人的午觉!因为他在家有自己的睡觉时间和睡觉习惯,而到了幼儿园,会统一入睡时间,加上本身对环境不熟悉,午睡困难也是人之常情。怎么办才能帮助宝宝顺利养成午睡好习惯呢?

小编支招:通常一个孩子到幼儿园后,是可以很好的午睡的。前提是父母和老师都不要因为此事给孩子压力。孩子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在集体都入睡的午睡氛围下,是很容易被感染而乖乖午睡的。而且入园后宝宝往往需要早上很早起床去幼儿园,晚上由于一天没有见到爸爸妈妈,又很希望跟父母多玩一会儿,往往也会睡得较晚,应该说是有午睡的需求的。

宝宝在入园之后,是否接纳了幼儿园这个环境,有两个很显著的标志:一个是他能在幼儿园安然入睡,还有一个就是他能在幼儿园大便。如果宝宝不能在幼儿园很好的午睡,妈妈需要首先考虑的是,宝宝不午睡,是否是由于还没有真正从内心接纳幼儿园。心中还存在紧张和焦虑,感觉在幼儿园还不够有安全感。此时妈妈一定不要因为自己很担心宝宝在幼儿园的午睡情况,就反复询问宝宝在幼儿园有没有午睡,或是反复强调,明天一定要好好睡觉啊,甚至不停给宝宝讲为什么一定要午睡的道理。这些举动实际上是在给宝宝施加压力,会让宝宝对午睡这件事更加紧张。

面对这个问题,妈妈首先不要太把这件事当成一回事,淡然的面对。另一方面,可以用和宝宝一起看一本书或讲一个故事的方式,帮宝宝做一些心理的疏导。

便便一定憋回家不少宝宝对幼儿园便便是坚决sayno的,无论如何一定要将便便憋回家。其实这是由于他对环境的变化还没有适应,也有可能是不习惯幼儿园的蹲便,或者是由于自己还不会擦屁屁的原因。但是憋便便这个事情对孩子影响是很大的,对身体不好之外,最主要的是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因此一定要帮助宝宝做到不憋便便。

小编支招:孩子在1岁半到3岁左右会经历肛欲期。肛欲期对应着孩子的第一叛逆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跟父母抗衡。但是大人很强大,孩子没有能力跟大人叫板。发现只有大便是可以自己控制的。因此,孩子会把便便当做控制大人的筹码。爸爸妈妈如果表现得好,我就把大便赏赐给你们。如果表现得不好,我就憋着,让你们着急。具体到不在幼儿园便便的问题上,可能跟父母要求孩子去幼儿园的强硬态度有关,进而导致孩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抗衡。对待孩子这个状况,妈妈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想要解决便便的时候,帮助他尽快找合适的场所解决。但不要批评孩子,也不要就这件事发表任何意见,以免激起孩子的进一步逆反。

一定要和宠物熊在一起很多家长会发现,在宝宝入园的前几天,会一定要求带着一件心爱的玩具,或者是自己的小被子。而且在幼儿园里,也一定要和这些依赖物在一起,那么到底要不要让宝宝带着去呢?

小编支招:应该允许孩子带。此时孩子最喜爱的那个玩具充当了过渡客体的角色。孩子在小时候会认为和妈妈是一体的,任何和妈妈的分离都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撕裂感。孩子要求带一个喜欢和熟悉的玩具去幼儿园,实际上是把对妈妈的依恋转移到了这个过渡客体身上。这样就不会感觉内心撕裂感太过强烈。

必须第一个接刚刚上幼儿园的宝宝会格外盼望家长第一个接,家长早早到了,孩子会格外神气,如果去晚了小家伙甚至会哭鼻子。其实这都是因为宝宝刚入幼儿园,一切都不习惯,期盼早点见到爸爸妈妈,早点回家;另外,新生活伊始,小家伙还没有安全感,会担心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早点见到家长会安心一些;而且,如果看到别的小朋友被接走了,心里就更着急了。

小编支招:妈妈要尝试去理解孩子一句话背后隐藏的想要表达的意思,去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的感受。孩子要妈妈第一个接,实际上是在表达:我想早点见到妈妈。所以,妈妈不必非要正面回答孩子能不能第一个接的问题。而是要尝试像镜子一样,替孩子照见心里的感受。并替孩子把这种感受说出来。当孩子感觉被理解了,就不会执着于一个要求了。

晚餐还要吃吃吃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家长会格外担心吃的好不好啊?能不能吃饱?营养跟不跟得上?尤其是,每次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之后都像小饿狼一样,来者不拒,就一个需求吃!吃!吃!好像更加印证了自己的担心。当然,不排除宝宝在幼儿园吃不太饱的情况,因为有时候宝宝习惯喂饭,还不会用勺子;或者本身比较挑食,幼儿园的饭菜不合口味;也有可能是宝宝一紧张就使劲儿吃,回家通过吃的方式来化解自己的焦虑。

小编支招:父母可以放心,幼儿园是按照孩子的年龄标准来进行统一营养配餐的。三餐供应的量和营养都可以满足孩子身体的需要。当然,在入园初期,孩子可能需要有一个对幼儿园饭菜口味的适应过程,出现暂时没有吃饱的现象,也是正常的。父母可以多和老师沟通,告诉老师孩子的食量一般是怎样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老师的反馈来判断孩子是否已经吃饱了。妈妈可以在接园后询问孩子,如果孩子感觉没吃饱,就再回家吃一点。如果孩子已经表示吃饱了,就不要强迫孩子吃。事实上,在入园初期,孩子由于情绪紧张本来就容易上火。如果三餐,尤其是晚餐吃得过多,就很容易导致积食的问题。建议父母,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宁可让孩子饿着点,也最好不要在晚上给孩子加餐太多。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与“接招入园烦心事:午睡+便便+晚饭”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接招入园烦心事:午睡+便便+晚饭”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教父母如何读懂孩子这本书
宝宝总爱藏东西怎么办?
培养孩子好行为的策略
请大声赞美孩子的交往能力
1岁注意培养孩子行动的意欲
5个招改善宝宝坏脾气
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
孩子淘气情况紧急处理
父母必知:罚孩子的10大智慧
七种游戏培养l~2岁宝宝的观察
春节让孩子学会礼仪和孝顺
0-1岁宝宝运动启蒙教育
解开宝宝咬人的“心里话”
母亲比父亲更善于与婴儿沟通
别强迫孩子“分享”
孩子的自信心被什么打击
哭是宝宝自然的交流方式
父母如何做宝宝的礼仪老师
坦然对待1岁宝宝攻击行为
容易让父母误解的孩子行为
宝宝手指运动宝典须知
音乐可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4种方法,改变宝宝固执行为
孩子喜欢玩别人玩具的原因
培养宝宝刷牙习惯的步骤和方法
纠正孩子错误行动胜于言语
9招帮孩子建立规则
宝宝总爱撕东西怎么办?
如何对待宝宝的独占行为?
孩子抚弄性器官该如何制止
宝宝的健康生物钟怎样建立
六招让宝宝听你的话
宝宝这些习惯其实不“坏”
孩子大胆探索,叫停还是放行?
怎样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
通过交往促进孩子行为发展
宝宝为何口水泛滥
如何引导宝宝适当看电视?
父母如何做孩子的好朋友
美国孩子必须学习的22条礼貌礼
教孩子“说话算数”的办法
孩子为什么越打越犟
让宝宝展开笑脸的十种方法
三个坏习惯影响BB骨骼发育
避免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给婴儿拍艺术照危害多
孩子出现对长辈不尊重怎么办
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
不满三岁的宝宝为何爱发火
幽默是改变宝宝坏脾气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