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敏感期和关键期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敏感期和关键期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敏感期和关键期

2019-01-11

(一)敏感期理论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帮助孩子完美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 八个月大的东东,喜欢在地上爬行,但他老爱捡拾地上的小东西,往嘴里放。妈妈十分担心,只好打他的手心,威吓他不行。

王家上个月搬家后,两岁的宝宝却是一进屋子就啼哭不止,不论妈妈如何哄骗都无法安抚。

上述的现象,是否在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似曾相见?可惜许多父母不是没有发觉,便是觉而不察,亦或觉而不知如何进一步帮助孩子。以致错失了幼儿期独有的生命力。

何谓敏感期?

孩子从呱呱落地后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孩子一切从无开始,是如何完成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以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

那是因为自然赋予正在发育成长中的生命特有的力量。蒙特梭利指出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物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逝。蒙特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蒙特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卓越的贡献。

掌握九大敏感期

根据蒙特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九种:

1、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至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2、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特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3、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籍著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三一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特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比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

您也可以在家中准备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检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遭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您培养孩子具有钜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5、动作敏感期(0-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特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7、书写敏感期(3.5-4.5岁)

8、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9、文化敏感期(6-9岁)

蒙特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於三岁:但到了六一九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敏感期的教养重点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亦不彰。而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①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他们会循著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这是父母首要改变的观念。

②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

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并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

③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

当成人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④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

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⑤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当孩子热衷於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心灵的火焰

蒙特梭利形容"经历敏感期的小孩,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敏感期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期,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生命力。

大量的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神经突触生长呈倒U状,表明神经突触生长高峰期的童年是智力开发最佳时期。脑的不同功能的发展有不同的关键期,某些能力在大脑发展的某一敏感时期最容易获得。此时相应的神经系统可塑性大,发展速度特别快,过了这段时期,则可塑性和发展速度都要大打折扣。

(二)关 键 期 理 论

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说:

"儿童出生后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

现代教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脑资源的开发主要在0~7岁,尤其是0~3岁.儿童的智力(注意!不是知识)和性格,从出生后到三岁,就已经完成了60%。这三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是生命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

1、关键期的含义:

关键期理论是早期教育的重要依据,是教育研究的重大突破,它的发现使21世纪人类的学习产生巨大的改变生物学家劳伦滋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一理论的基本含义是:

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是不同的。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某个特定时期对某些能力或知识信息的获得特别敏感,如果接受了适当刺激的影响,就不知不觉地、毫无困难地获得这些能力和知识;如果在这个时期未能受到适当刺激的影响,那么,他们以后对这些知识或能力的获得就会事半功倍,得花几倍、几十倍的时间与努力,甚至永远失去获得这些能力和知识的可能。即使以后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由于早期没有得到适当的刺激而造成的影响,收益也是甚微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效果。这样一个时期,心理学称之为发展的关键期。

2、关键期内的黄金时期

脑资源的开发主要在0~7岁,尤其是0~3岁。

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确,三岁可以说是人的第一个完成期,孩子一到了三岁,就基本上已打下一生的基础了。然而,脑的细胞功能并不会自己发酵。婴儿一生出来,脑部恰似一张白纸,要有外界足够的听、视、触觉等感官刺激,各种功能才会渐渐发达,刺激越多,发展也越快。但是,这种快速发展的时间并不会持续一生,它只存在于出生后短短的几年内,其中又以零岁到三岁之间为黄金时期。假如不能把握这个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启发、培养的功夫就越费力,效果也就越差了!所以,抓住婴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利用其脑神经的敏感性进行早期教育,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工作。

3、关键期内脑的开发决定一个人终生的智力

现代教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就一般人而言,人的一生仅仅运用其智能的10%,甚至更少,即使是那些最杰出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等也只用了智慧潜能的 30%。儿童的智力(注意!不是知识)和性格,从出生后到三岁,就已经完成了60%。(每年成长约20%),这三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是生命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

到了六岁,脑细胞的组织完成了80%(每年约成长10%),在这段时期内若能以趣味化的学习方式教导孩子音乐、语言、文字或者绘画等,就会有明显的教育效果。从六岁到八岁,这两年脑部的发育达到了90%(每年为全部成长的5%),也就是说,孩子聪明与否,在这个时候大致上就已经决定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敏感期和关键期”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敏感期和关键期”还看
宝宝智力低下的七大方法
培养宝宝艺术气息的6个好方法
5款小游戏帮助宝宝轻松识字
孩子为何学啥都三分钟热度
揭秘孩子不愿你提起的四件事
猜你喜欢
新生宝宝护理的10大禁忌
日本老太的“超级育儿法”
“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
新生宝宝的护理注意事项
10个绝佳小策略培养勤快孩子
给父母一张关于BB成长的地图
教育,不能让“情感”走开
学会给不到2岁的宝宝讲道理
婆婆驾到,妈妈成“空气”?
关注:如何让女童远离性侵害
把孩子给爸爸照看是最佳选择
怎样安排孩子的大小便训练
凡事都要“从娃娃抓起”?
“古代”家长VS“现代”孩子
盘点《家有儿女》中的教子误区
早教:善用“生活元素”
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
隔代育儿冲突--宝宝谁养
早教教育孩子也教育家长
孩子,在“问题”中成长
男孩女孩的五点教养区别
聪明爸妈不强制宝宝“分享”
新生宝宝的护理经验二十条
早期阅读,从胎教开始
给孩子立规矩当心五大陷阱
儿童教育应如呼吸般自然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无理要求
孩子早教需注意“因龄施教”
要让孩子听话不要用“绝对”
一岁半前BB能力和猩猩差不多
刘墉:不做虎爸做弄臣
85后父母的草根育儿经
爸爸别错失孩子的成长瞬间
如何让宝宝开开心心学做家务
当BB看到性爱镜头,这样回答
孩子的天赋如何关注和培养
宝宝会走后的早教重点
不要用“否定”来教养孩子
一岁半前上亲子班等于白上
中国常见的九种错误家教方式
育儿和种树是一样的道理
看各国性教育有何不同
别把孩子当“小屁孩”
诗人沈睿写给天天的满月贺信
现代好妈妈育儿4大准则
0-1岁宝宝亲子早教游戏指导
女孩富养长大就一定嫁得好吗
新生儿黄疸应注意事项
巧用七招解决家长教育烦恼
新生儿黄疸早期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