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误区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走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误区

走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误区

2018-08-02

走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误区 1

古语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人们对于子女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开始重视起来。但大多数人对早期教育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对于早期教育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使得家长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早期教育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有偏差 有的人误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智力开发,因而忽略了孩子全面素质的教育。不少年轻的父母都注重宝宝的大脑开发,但容易将大脑开发与智力发展等同起来。家长普遍认为抓紧一切机会刺激宝宝的感觉通道,便认为是开发大脑。

实际上早期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要学好口头的母语;三是丰富感性知识,掌握生活常识。到幼儿园之后,孩子再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其实,前几年的美国《新闻周刊》上刊登的两幅婴儿脑成像的照片已说明,良好的人际互动,才能真正促进宝宝的大脑发展。不能顾此失彼,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样重要。

2、早期教育范围有偏差 有的家长认为早期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孩子早识字,多识字,早学算术,早学外语等等,反而忽略生动感性实际的生活中教育。这些现象在当前家庭中较为普遍,他们会把孩子所会的暂时记忆的内容拿来展示,以显示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孰不知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都会有不好的影响,导致孩子骄傲自满甚至厌学。

3,早期教育越早越好

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要对孩子进行一种超前的教育。 持这种观点者主张让孩子在3岁以前,掌握3-6岁的知识,3-6岁学小学的课程,小学时学中学的课程,中学时学大学的课程。这种学法对个别人来说是有可能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古今中外许多研究证实,人的智力、生理、心理发展分成相对稳定的阶段,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对孩子的教育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这样做表面上看来是慢了一些,实际上是扎扎实实的。

4,宝宝的早期教育主要依靠专业人员

随着亲子园、早教中心的迅速普及,不少年轻的父母都愿意花钱去让宝宝接受早期教育。可是,许多父母把家庭当成学校的“附庸”,学校往往围绕自己的教学给家长布置任务,家长也乐于接受,家庭教育丧失了它的独立性。而婴幼儿的很多情感反应,必须靠养育者细心去观察,及时给他们以反馈、抚慰和鼓励。唯有此,宝宝的情感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其实孩子越小受家庭影响越大,专业教师或专业机构很难替代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挚爱,这种父子或母子亲情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只有家庭和早教机构共同配合,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5,早教只选最贵的,而不选最合适的

在现在早教机构遍布全国大中小城市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家长应该选择那些有正规营业执照和正规师资的早教机构,在挑选时也要重视环境,0-6岁的婴幼儿大脑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不能因为硬件设施的问题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另外很多双语教学的早教机构,一个星期短短的一两个小时之后,回家又没有口语发育的环境,这样一来反而会制约孩子的母语发育,所以选择孩子喜欢的早教机构和早教指导师应该是家长们首先要考虑的。

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而且正走向家庭化和社会化。父母应意识到的是,他们不仅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更是孩子行为规范的启蒙老师。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家长,而不是幼儿;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而不是“拔苗助长”式地强行给幼儿大量的刺激和灌输;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家长与幼儿互动互进式的,而不是家长与幼儿单向促进式的。这才能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正确的早期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建立良性的早期教育亲子关系

早期教育中主要是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这种关系十分复杂与微妙,它对起主导地位的父母来说,是在完成他们自己的使命,可对婴幼儿来说,这可能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幸福。在这个社会中,有很多人不能适应社会,人格障碍,神经症,违法犯罪等一系列问题,这和婴幼儿在早年时亲子关系处理得不好有关。如果婴幼儿在幼儿时被父母严厉地惩罚,过度的责骂,经常被否定等,这不但会影响婴幼儿的社交能力的培养,而且他会一直自我暗示,我不行,我做不到。因此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是非常需要的。

良性亲子关系是婴幼儿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通过专业的早期教育机构有效的促进感情交流并且形成良性亲子关系是必要的。那么如何进行系统的早期教育呢?父母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1、自身的提高 中国自古有句俗语:言传身教!婴幼儿天生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是婴幼儿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婴幼儿学习的榜样。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一言一举。作为父母,要不停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文化的修养,用心理的方式去对待子女,理性地去了解婴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理性地对待婴幼儿问题而不是粗暴地对待婴幼儿。

2、尊重婴幼儿 尊重婴幼儿,保护婴幼儿幼小的心。把婴幼儿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婴幼儿那些在你看来看似很可笑的想法、问题、收藏的东西等等。说话做事要站在婴幼儿的立场去说话做事,考虑婴幼儿的接受能力耐心地回答婴幼儿的问题,不要应付地用“嗯”、“哦”来回答婴幼儿,敏感的婴幼儿知道你心不在焉地回答他的问题,会觉得自己自讨无趣,以后就不会再问你的问题了,更严重的,他会怀疑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他了,为什么对自己不理不睬的,他会觉得自己已经被遗忘了,被冷落了。这样久了,有的婴幼儿就会变得顽皮捣蛋,因为他想引起大人们的注意,寻找爱和安全感;有的婴幼儿就会冷漠、孤僻、更加敏感。

3,应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陷入早教的误区

首先 对宝宝要有责任和爱心。现在的家长都较忙,但再忙都一定要抽出时间与宝宝一起游戏,这十分有助于宝宝情绪的良好发展和各项能力的提高。在游戏中宝宝会体验到家长的关心。

第二 要有耐心。孩子从吸收、加工、储存信息到输出信息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差。有的孩子突然会满屋子地走路,突然会说出许多话,突然会认一些汉字。而在此之前,他只是在不知不觉地吸收信息,积聚能量,并没有令人满意的表现。因此,家长除了要耐心等待以外,更应该为孩子创造有助于无意识学习的环境,对于他们的行为能正确理解和判断。

第三 要有信心。要相信大脑发育正常的孩子,在成人良好的引导下都能成才。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家长应该细心地观察、了解、欣赏、鼓励、支持、配合,使孩子在优势领域获得技能和自信,才会有胆量去尝试其他领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与“走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误区”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走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误区”还看
惊呆!一家八口获得十一个博士学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等等小花个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这些中国式早教不合理你做了多少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猜你喜欢
宝宝爱发脾气怎么办?
哄宝宝开怀大笑的方法
如何让孩子懂得分享呢?
父母6种行为阻碍孩子的成长
中国宝宝最缺运动早教
宝宝哭不停时该怎么办
让磨床宝宝迅速起床的小妙招
让宝宝养成良好睡觉习惯
宝宝学爬行,爸妈做什么?
宝宝到时候就会出现的问题
父母应对宝宝哭闹之道
让宝宝吃饭告别边吃边玩
怎样看待宝宝的破坏行为?
惊呆!一家八口获得十一个博士学
宝宝学走路,爸妈应该注意的小地
让宝宝不吃手的妙招
学步宝宝的个性变化
良好习惯,从小养成
必学安抚哭闹宝宝的5大妙招
宝宝会爬后“危险”也来了
10种处罚孩子的招数
婴儿学步早易患近视眼
分清宝宝的气质与性格
幼儿锻炼平衡力的居家运动
让孩子不在吃手的小妙招
专家教你解开孩子的表情密码
宝宝睡觉磨牙的6个原因
应对孩子哭闹的三个误区
1岁的宝宝该掌握哪些动作
怎样帮孩子戒掉电视瘾
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哭”
孩子的好性格从小咋培养
宝宝乱扔东西
9条建议让你的孩子不再说谎
宝宝爱坐摇摇车家长用不着太担心
宝宝的表情会“说话”
“脾气坏”的孩长大更聪明
孩子经常迟睡熬夜的3大危害
如何培养宝宝的入眠好习惯
从小培养良好的文明礼貌教育
必须纠正孩子的坏习惯有哪些
宝宝抠鼻子妈妈要喊Stop
宝宝经常流口水怎么办?
孩子撒谎,父母该正确应对
每天和宝贝一起做游戏
“脾气坏”的孩子长大更聪明
为什么宝宝左右不分?
巧妙应对任性孩子的四种武器
婴儿吃手行为需要强制?
宝宝喜欢撕纸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