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带亲孙子也要给钱吗?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父母带亲孙子也要给钱吗?

父母带亲孙子也要给钱吗?

2018-03-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双职工父母已成为常态,在生完孩子之后,很多妈妈都会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重新开始自己的职场生涯,这也带来了一个超级难题。

父母都不在家,生出来的宝宝谁来带?

有很多超人父母会咬咬牙自己带,想着就算辛苦自己也要把娃带好,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会请育儿嫂或者让保姆帮忙带,但绝大多数父母,都会让自己的爸爸妈妈搭把手和自己一起带娃。在中国,让父母帮忙带娃似乎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再细细想来,这样啃老真的好吗?

这不,有些老一辈就不干了,这些老一辈认为我不能无偿带娃,我需要有偿带娃!

有些老人还要求把娃的生活费和辛苦费分开支付。还有一些老人,直接状告自己子女,要求子女补偿自己带娃的辛苦费。

对于老人带娃这件事,有的年轻人表示理解,老人毕竟也要生活,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能再把晚年搭在孙子辈头上,不能再用自己养老钱补贴自己儿女的家用;有的年轻人表示宝宝心里苦,物价上涨厉害,孩子花费不低,工资还要还房贷,让老人有偿带娃实在荷包有些吃紧。对于老年人有偿带娃这件事,你怎么看?

网友评论

在小编看来,有偿带娃是一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谈钱虽然有点伤感情,但毕竟,我们要把这件事说清。来看看网友对于“有偿带娃”的观点。

@向往田园的呱呱子:可以接受,前提是照顾老人也一样明码标价就很公平。

@萌萌滴麻麻萌萌哒:可以接受,关键是我婆婆太忙了,忙着带外孙没时间带孙子

@ll朵朵仙子:可以接受给钱,但是接受不了老人带孩子,多年后孩子大了就会发现父母带是最好的。

@missleo:老人没义务带孙子!老人放心又免费老人该安享晚年了子女一句上班老人必须带孩子还免费,这是哪门子道理!什么是孝顺?不给老人添麻烦才是孝顺!不上班没收入就找时间自由有收入的工作,否则找保姆,非得老人帮忙不要等老人开口问你要钱子女主动每月给老人带孩子辛苦费,这才合理公平,这也是一种孝顺!

@徐香花:与其让老人直接说出来,倒不如做子女的体谅老人,主动给予一定的带孙费。比起雇保姆我还觉得给少了呢。我也快生产了,如果要让婆婆或妈妈帮忙带,我肯定给带孙费。老人在体力上本来就不如年轻人,带大你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还想再让她无偿带你孩子,长点心吧。

@豆芽菜菜子天真妈:我觉得应该的,本身老人带大我们就该享福了,带孩子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没有义务而且他们已经年老了本身就需要照顾。

谁说老人就要义务带娃?

各位子女首先要明确一个观念。老人并不需要义务带娃,老人自愿无偿帮你带娃是原因是老人们对孩子的爱,他们辛苦把你拉扯长大,在年老之后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又要帮你照顾孩子。对于老人主动帮忙带娃,年轻人应该心存感激,理解老人的不易。有些老年人热爱旅游,或者希望在退休后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因此并不愿意帮子女带娃,对于这种情况,子女也要理解老年人,不能过份强迫老人,强制老人帮自己带娃。

老人主动帮带娃,子女不仅应该在心里心存感激,同时在行动上也要做到。比如,子女可以定期进行日常采购,带着老人孩子一起去超市采买生活用品,备齐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防止老人破费;在双休日时,子女应该把带娃的任务重新接过来,让老人在周六周日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子女也可以多给老人买一些衣物,营养品等,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带老人去旅游;在日常生活中,子女也应该注意孝顺老人,主动赡养老人。

但隔代教育,让老人带娃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有些年轻人“死也不让老人看孩子”,对于这种事情,我们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隔代教育问题多

1、对孩子过度溺爱。祖辈对小辈往往容易心软,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孩子长长期孤独一人,祖辈往往有着补偿心态,想着尽量提供更好的生活给孩子。祖辈往往代替孩子包办一切,不让孩子做家务活,不给孩子劳动的机会;祖辈对孩子的要求也尽量满足,“孩子说什么祖辈就听什么”,孩子成了家里的“小霸王”。

2、新旧育儿观的冲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媒体的进步,越来越多正确的育儿观念正在不断被普及。但,祖辈因为年龄较大,而且世界观形成较久,往往有着老一辈的思想印记,在新旧育儿观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打出“养了这么多孩子”“你都是这么长大”这种口号,拒绝吸纳新观念,一直恪守着古板的老旧观念,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3、孩子与父母的隔阂。父母与孩子长久不接触,孩子由祖辈带大,孩子与父母虽有亲情,但少有联系,长久以来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会淡化,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孩子只认祖辈,不认父母的情况,造成“隔代亲”的现象。

隔代教育怎么办?

1、无论再忙,坚持陪孩子

祖辈始终无法代替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位置,无论再忙,家长都不能缺失孩子的教育。家长要挤出更多的时间,尽可能的多去陪陪孩子,增加与孩子的互动,比如可以利用假期带着孩子出去玩,或者在寒暑假里把孩子接到身边教养,利用挤出来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慢慢长大。

2、用多种方法陪孩子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长可以换一种思路,不只拘泥于老的形式陪孩子,可以多用一些新的巧方法。家长和给孩子互通视频电话,或者给孩子录下小视频,还可以通过电商给孩子准备礼物,也可以给孩子写写信,用巧方法增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家长陪在他们身边。

3、注重家庭关系的培养

家长要注重亲子关系的培养,要注意家长和孩子的互动,平时耐心教导孩子,不能因为工作忙或者时间紧迫,就把孩子丢给电子保姆,让孩子迷上电视电脑,而要多带孩子从事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祖辈往往喜欢看电视打发时间,孩子们往往也会“跟着看”,要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用电脑的时间。或者给孩子找年纪相仿的玩伴,让孩子多与同龄人接触,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3、多和祖辈沟通

家长应该经常和祖辈沟通教育经验,亲切孩子的成长,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和祖辈交流,在虚心听取祖辈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达到双赢的局面。

父母要意识到,家长才是孩子教育的主体,隔代教育只是缓兵之计,永远不能代替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位置。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与“父母带亲孙子也要给钱吗?”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父母带亲孙子也要给钱吗?”还看
学前教育至关重要
不知道怎么选择幼儿园?来看看幼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
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宝宝发育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猜你喜欢
王雅明:家长怎么配合幼儿园的蒙
孩子,宠或者不宠
父母通病!和宝宝说话五大忌
对宝宝谈钱父母之“三不要”
早教“软肋”:仅4%父亲参加教
扔摔玩具也是一种学习
兴趣班为何竟成了“负累班”
独立性的教育,告别伺候孩子
1个月大婴幼儿智力开发
王雅明: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怎么
自信的女孩更漂亮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难成大器
王雅明:早教班宝宝不配合老师
鉴定宝宝智力的五方法
父母要真正走入孩子心里
王雅明:孩子胆小怎么办呢?
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
王雅明:怎么建立孩子的秩序感
1岁前宝宝智慧教育大行动
时尚育儿:情商第一智商第二
培养入眠好习惯同房不同床
王雅明: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谁给“神童”后天扫平路
早教的3大误区,你知道吗?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追赶计划
孩子太听话会失去其自身动力
王雅明:宝宝变得不爱说话了?
体罚孩子,只会“两败俱伤”
宝宝不专注妈妈别心急
宝宝早用筷子的三大好处
孩子会遇到这3个“压力期”
规划早教平凡中见真知
小心兴趣班认孩子没了兴趣
12句不该跟孩子说的话
淘气男孩是好的,调皮女孩是巧的
十种溺爱方式毁掉孩子一生
千方百计的“奶嘴”告别式
孩子最大的三个天性,您了解吗?
警惕“独二代”的教育误区
零岁教育:潜意识的作用
王雅明:1岁前的早教机构怎么选
父爱当“潮”!奶爸日记很流行
孩子过早骑车易患“童车病”
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王雅明:特好动的孩子怎么管?
童车里的宝宝难“长大”
“放养教育”教育的回归
不要本末倒置,成人比成才重要
急脾气慢性子,不同性格教育法!
解析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